净宗法要--憨山大师著(发帖人:众生) 净宗法要一书,原出于憨山大师全集,憨山大师为明代高僧,至今肉身不坏,与六祖慧能大师肉身同在广东南华供奉,其所述全集共五十五卷。今之净宗法要,乃清道光赵钺居士自全集中所选录出,内容精简,开示习禅修净学人,句句踏实真切,大师确实修行过来人也。 民国三十九年冬,余往香港大屿山宝莲寺禅堂时,一日忽从废纸堆中发现此书。虽已破旧不堪,而其封面净宗法要四字夺人眼目,即时披阅一遍,心大欢喜,生难遭想,全身毛孔一时通畅,不可言喻!内心叹为希有法宝。 全书法语二十一篇,另加书前附文一篇,共成二十二篇,精要开示,随身法宝,至今已有四十二年矣。近又再读再喜,决心再版以供诸方大德法侣共沾法益,藉此以明修行要旨,以期早日见性明心,最后同登西方上品莲也。 佛历二五三六(一九九二)年佛欢喜日 旧金山般若讲堂智海谨序 憨山大师净宗法要 近今修净业者多矣,然有效有不效,生死根株未断故也。偶读梦游集,见其策进学人处,直抉病源,语语痛快!虽从上诸祖竭力提唱,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因摘录此册,俾净业行人得有切实下手功夫,不致虚度光阴,有名无实;亦令知生死大事,断非浮沉悠忽者所能希冀也。同人赞助,愿共流通,用付剞劂,以广法施。赵钺谨识。 一、示优婆塞结念佛社 惟吾佛出世,说法利生,四众人等,各皆得度,随机教化,各有方便,普令获益,是故法有千差,源无二致。然以佛性而观众生,则无一生而不可度,以自心而观佛性,则无一人而不可修。但众生自迷而不知,又无善知识开导,故甘堕沉沦,枉受辛苦耳!余蒙遣雷阳,复来五羊,有善士某某辈,十余人作礼,愿乞教授优婆塞五戒法,余欣然应请,即为羯磨,自是归心日诚,听法弥笃。余哀其未悟,愍其不达造修自度功夫,因授以念佛三昧,教以专心净业,痛厌苦缘,归向极乐。月会以期,立有规制,以三时称名礼诵忏悔为行,欲令信心日诚,罪障日消,必以往生为愿。果能此道,虽在尘劳,可谓生不虚生,死不浪死,岂非真实功行哉!然佛者觉也,即众生之佛性,以迷之而为众生,悟之即名为佛。今所念之佛,即自性弥陀,所求净土,即唯心极乐,诸人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出现,步步极乐家乡。所以道:心净则土亦净,心秽则土亦秽,一念恶心起,刀林剑树枞然,一念善心生,宝地华池宛尔。由是观之,天堂地狱,又岂外于此心哉!诸善男子!各谛思维,应当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况日月如流,时不可待,倘负此缘,当面错过,大限临头,悔之何及!各宜努力珍重珍重! 二、示容玉居士 三、示刘存赤 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由是观之,众生与佛,本来无二,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但心净是佛,心垢即众生,生佛之辨不远,只在心垢灭与不灭耳。以此心本来清净,但以贪嗔痴慢,五欲烦恼,种种业幻,垢浊障蔽,故名众生;此垢若净,即名为佛,岂假他力哉。无奈一切众生,无始业障深厚,烦恼坚固,难得清净,必假磨炼之功,故参禅念佛,种种方便,皆治心之药耳。众生心垢难离,必须工夫精勤调治,垢去心明,故说众生本来是佛;非一向左烦恼垢浊之中,妄自称为佛也。参禅看话一路。最为明心切要,但近世下手者稀,一以根钝,又无古人死心;一以无真善知识决择,多落邪见。是故独于念佛参禅,兼修之行,极为稳当法门。若以念佛话头,蕴在胸中,念念追求,审实起处落处,定要见个的当下落,久久忽然垢尽明现,心地开通,此与看公案话头无异,是须著力挨排。若以妄想浮沉,悠悠度日,把作不吃紧勾当,此到穷年,亦不得受用。此则自误,不但一生,即从今已去,乃至穷劫,无有不误之时也。子试著实审究,果在烦恼垢浊之中,如水清珠,以此受用,但非彻底穷源耳。子只默默自验,万无一失,若到真离垢处,如经云:明相精纯,不为客尘烦恼留碍,如此不唯弥陀接引,即十方诸佛,亦皆同声称赞矣。 四、示玉觉禅人 学人修行;为生死大事也,以心中念念不停,故生死不断,欲实为了生死,必要把一切万缘,尽情放下,放得干干净净。然有无始习气种子,不得干净,必须参一话头,先把从前妄想,一齐放下,不容潜生,缓缓专提一句阿弥陀佛,著实靠定,要观此念,从何处起?如垂纶钓,于深潭相似。若妄念又生,此因无始习气太重,又有放下,切不要将心断妄想,只把脊梁竖起,不可东想西想,直于妄念起处觑定,放下又放下,缓缓提起一声佛,定观这一声佛,毕竟从何处起?至五七声,则妄念不起。又下疑情,审这念佛的,毕竟是谁?世人把此当作一句说话,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是得力处。如妄念又起,即咄一声!只问是谁?妄念当下扫踪灭迹矣。睡时一醒,就提起话头,如此不但坐如是,行住茶饭动静亦如是。在稠人广众中,不见有人,在诸动中,不见有动,如此渐有入处,七识到此不行。如此日夜靠定,不计工夫,一旦八识忽然迸裂,露出本来面目,便是了生死的时节也。但参禅之时,不要求悟,任他佛来祖来魔来,只是不动,念念单提,行将去,中间再无疑难。如是绵绵密密,心心无间,日用间著力做去,自有下落。 五、示董智光 学人即知罪根深重,古德教人,随时消旧业,切莫造新殃,佛为业重众生,开忏悔一门,最是出苦方便。偈曰: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为正行,此外皆助方便也。众生自性,与佛平等,本来无染,亦无生死去来之相,但以最初不觉,迷本自性,故号无明。因无明故,起诸妄想,种种颠倒,造种种业,妄取三界生死之苦,是皆无明,不了自心,随妄想转。须是以智慧光,照破无明,的信自心,本来清净,不被妄想颠倒所使,则诸业无因,以妄想乃诸业之因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