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五戒是良医(4)

三、食肉教杀非佛子 ‘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你们来山上受五戒,就要守好杀戒。你自己虽不杀,但叫人家杀,这叫‘口教授’;自己不做恶;指使人家做恶害人也不可以。‘若身自


  三、食肉教杀非佛子 

  ‘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你们来山上受五戒,就要守好杀戒。你自己虽不杀,但叫人家杀,这叫‘口教授’;自己不做恶;指使人家做恶害人也不可以。‘若身自杀’是自己亲自杀。不管亲自杀也好,叫人家杀也好,这样做就失去了优婆塞、优婆夷的身份。名义上是佛弟子,实实在在是魔子,唯有魔子才酷杀! 

  大家要注意!‘身’不杀能做到,‘口’不杀能不能做到呢?!你还没有戒口吃素啊!你没戒口吃素,那屠宰场所杀的生命,只要你吃就有一份恶业报,记一笔帐在那里等着你。人家为什么要杀生呢?你要买他才杀,他杀是为你吃的人而杀,那这罪业要谁负?当然杀的人、吃的人都要负;这叫共业。如果他今天杀,明天你不买,后天叫他杀,他也不会杀的。在戒律上,自不杀也不要教人杀;你若买,不等于教他杀吗? 

  佛法说:‘夫食肉者,断大慈悲性种子’,佛家吃素最高贵的就是没有残忍之心。不要认为自己想吃,就不惜众生惨痛,那你悲心何在?你不吃它半斤肉,就不用还他八两,将来能免三涂之恶报,而且于你切身有利益哦!福慧、健康、寿命都在这个素食里头。你不伤害它的健康、不断它的命,怎么会短寿?你尽是伤生害命,怎么会长寿?修恶因还能感好果吗?没这个道理!历劫来各处的刀兵劫,就是从口中吃出来的。 

  要想消除无始以来的杀业,首先要放生,一般佛教徒对放生都很积极;放生当然好,但不如吃素好,吃素才是真正的慈悲、究竟的放生。你放生而不吃素,那你一生能放多少呢?你放的没有吃的多啊!当然总比不放的好。如果你们想在灵岩山寺出钱放生,那我们就把钱聚积起来,倡印素食利益的书,令人知道素食的好处。这就是自修行,教人修行,使大家都得快乐。 

  佛家讲慈悲,你不恼害人,自己也不会遭人恼害!我们佛弟子能不恼害人,自已就不会受苦,想世界能安宁!第一条不杀生戒应该要守。大家是不是都想世界和平?唯有大家都信佛,世界才和平;大家不信佛,没有慈悲心,怎么和平?希望大家发菩提心,广度众生皆能信佛、成佛。 

  ‘是人尚不能得(火爰)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如果你不依戒律行持,连(火爰)法都得不到,更不要想得须陀洹乃至阿那含果了。什么叫须陀洹、阿那含呢?大家常听到‘阿罗汉’这名词,阿罗汉是声闻中的最高位。阿罗汉之前是初果、二果、三果,初果叫‘须陀洹’,二果叫‘斯陀含’,三果叫‘阿那含’,四果叫‘阿罗汉’。只要得到初果须陀洹,就已入不退位,入不退位就不会再堕三涂了。证了四果就能超人天,不受生死之苦。初果前有四个位子,就是‘(火爰)、顶、忍、世第一’这要研究教典才知道。 

  小乘行人修五停心观及四念处观已,次须修四谛观。当智火将生,心中光明启发,名为‘暖位’:进而智慧增长达于顶点,名为‘顶位’;再进而明四谛之理,其心坚注,决定不移,名为‘忍位’;更进而到达有漏智的最终点,在世间有情之中最为殊胜,名为‘世第一’。如果破了戒,你不要想得阿那含果,连(火爰)位都没有了,大家要当心啊! 

  或许有人会问:阿罗汉已经了生死!纯粹入于佛法之圣流,为什么戒经上不说:‘是人尚不能得(火爰)法,况须陀洹至阿罗汉’,而讲:‘况须陀洹至阿那含’?因为在家修行最多只能得阿那含果。为什么不能得阿罗汉果呢?因为绝对要修梵行才能证阿罗汉果。什么叫梵行?五戒只是讲‘不邪淫’,出家戒、八关斋戒是讲‘不淫’,不淫就是虽是夫妇都不可有夫妇之事,一定要断欲清净!也就是修梵行才能证阿罗汉果。‘那我们就在家断欲,不结婚就好了,是不是也可以证阿罗汉果呢?’不可以!为什么?要证阿罗汉果一定要出家现僧相。这不能含含糊糊的。 

  ‘是名破戒优婆塞、优婆夷,臭优婆塞、优婆夷,旖陀罗优婆塞、优婆夷,垢优婆塞、优婆夷,结优婆塞、优婆夷。’你不守戒,佛法的好处都得不到;那就回复你原有的凡夫本位。守戒就有道德、有戒香,有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破戒没有这些香;就是‘臭’,臭味多么难闻!有恶臭的人,谁愿意亲近他?‘旖陀罗’是印度话,译义就是刽子手、杀猪的屠夫,是印度四姓中最下贱之姓。‘垢’,看到垢就知道是很脏、污浊邋遢的。‘结’就是打结,破了戒;烦恼结就解不开:有了戒;就像有了智慧剑,不管什么结一斩就断了嘛! 

  ‘是名初重’,这是五戒中第一条重戒。第二条乃至第五条后而的文也是这样解释,以下就不再重述了。 


  第二条:不偷盗戒 


  一、不与而取是偷盗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以重戒来说;盗戒最容易犯;犯杀戒、淫戒、妄语戒、说四众过戒都有一个对象,盗戒自己一个人就可以犯。‘偷盗’,暗中拿人家东西叫偷;明明白白的抢就是盗。偷盗不限钱财,凡是‘不与而取’使犯了盗戒。 

  佛陀告诉我们,为了身命都不可以偷盗,何况等而下之的理由?顶天立地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偷盗?偷了就能济你的贫穷吗?不会的,稍微有点人格的,哪会做这等下流的事?当然不会的。大家希望自己的人格好,这件事就绝对不能做。世间有句话:‘饿死不作贼,气死不告状’,不因为快要饿死了就偷;你没钱、没人不要打官司,你若无人,就算你有钱!有理也输!谚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佛法讲,虽然为了身命,宁可饿死都不偷盗,也不愿意做失去人本份的事情。 

  我反问你,你的钱财愿不愿被人家偷?愿不愿被人家骗?将心比心嘛!如果你不愿意,那你也不可偷人家、骗人家。如果你想得到富贵安乐、不遭贫穷之苦;就不能盗骗他人钱财。有一种人宿世有偷盗的坏习惯,并不是不偷就会饿死,是有钱人反而偷贫穷人的东西,这是习气使然;不偷好难过!虽是习气使然,一偷了东西就是犯盗戒。而且犯盗戒有时也会连带犯杀戒;为什么?因为钱财是人生存所依靠的;你偷人钱财,令他失去生存的依靠而死亡,那就罪上加罪了。或者你的偷罪误栽赃他人身上,逼人受枉命之灾,那就更严重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