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2)

-------------------------------------------------------------------------------- 二、针对刚才大师所说,不管任何管理,都离不开人,所以管理学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请问大师,如何把人管理好? 答:世间

--------------------------------------------------------------------------------

二、针对刚才大师所说,不管任何管理,都离不开人,所以管理学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请问大师,如何把人管理好?

答:世间上,物品的管理或事情的管理都比较容易,因为物品既不会表达意见,也不会和我们对立抗争,怎么安排,它就如何发挥功用;事情的处理,也有一定的原则,如果能将事情的轻重缓急拿捏妥当,把事情的好坏得失权衡清楚,管理起来也不觉为难。

管理学中最难管理的是「人」,因为人性是自私的,人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意见,尤其面对不同的思想、习惯、看法、学历、资历,不同的地域、籍贯、年龄……,在这么多的差异之中,要将他们统摄管理,是非常困难的。

有一段民间的绕口令说:「有一个城隍庙,东边坐了一个管判官,西边坐了一个潘判官,西边的潘判官要管东边的管判官,东边的管判官要管西边的潘判官,究竟是要东边的管判官来管西边的潘判官,还是西边的潘判官来管东边的管判官。」你看,连判官也彼此不服气,互相看不起。可见有了管理对方的想法,就有了分别对立,反而更难管理呢!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已于二○○五年十一月辞世),他曾为「人的管理」重新定义,认为在新时代,以资讯为导向的企业组织里,主管和有专业能力的员工之间,已不似传统的上下关系;主管不再是「管理」人,组织则如同交响乐团,身为指挥的,只是「带领」各有所长的团员,演奏出完美的乐曲。我觉得这样的团体颇类似我们僧团,僧团中的成员彼此之间是同参法友,有着弘法利生的共同目标,平时大家也是自治自律,有事时则团结合作,集体创作。

如何把人管好?我常说:「有佛法就有办法。」什么是佛法?慈悲、智慧、权巧方便、六度、四摄等等,都是人事管理时,可以运用的妙法。另外,要把管理学好,自己必须具备「以众为我」的菩萨精神,例如要能为人着想,能给人利益,肯帮助别人,让每个人「皆大欢喜」,就是管理学的最高境界。除此,在人事管理上,最好不要用否定的态度,不要一味的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过份讲究规矩,往往难于管理和成事。所谓「订法要严,执法要宽」,真正擅长管理的人不强迫要求,却在「无为而治」中,让属下「心甘情愿」的奉行,也从宽容、尊重里,得到进步成长和发挥的空间。

曾经有位泰国工厂的老板,他告诉我,他的六百名员工,每天上班前会有半小时的打坐、诵经。他的用意是希望从思惟法义、从打坐沉淀中,培养他们的慈悲、热忱和因果观念。长期下来,他发现对工厂的管理和营运,助益不少!

在台湾,也有不少企业团体成立佛学社、禅修班等,希望藉由佛法的净化,让员工情绪稳定,配合度高,进而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和提升工作效率。如电信局很早就成立「学佛会」,台塑有「福慧社」、「中道社」的佛学社团;长庚、荣总、台大等各大医院都设立佛堂,固定举行念佛共修;中钢、中油、中船等公司常举办佛学讲座;高雄炼油厂有「光照念佛会」、「禅坐研究班」,常与佛光会联合举办各类讲座和活动。还有,巨东建设集团不但认同我「发扬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更以「六波罗蜜」作为企业经营的大目标。

佛教一向重视人的管理,《禅林宝训》言:「善住持者,以众人心为心,未尝私其心;以众人耳目为耳目,未尝私其耳目,遂能通众人之志,尽众人之情。」人事管理上,必须注意几点原则,如要顾全大局、要明白分工、要知道协调、要用心策画、要全力推动、要向上报告、要知道承担、要追查成果。此外,主管与属下之间,必须能上下坦诚交流,彼此融和尊重,工作上主动勤奋,能自我厘订计划,平时处事多沟通协调。

我认为身为现代领导人、管理者,应该具备几个条件:

笑在脸上,赞在口上,怪在心里,气在肚里。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功归大众,过自承担。

不计得失,不可畏缩,不能颓丧,不会顽执。

顾全大局,倡导人和,上下交流,意见一致。

发心服务,遵守诺言,居安思危,知己知彼。

注意调和,照顾大众,善用机会,把握人生。

处事幽默,聆听报告,细心研究,双手合十。

做一个领导人,如何用人也是一门学问。身为主管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对属下只有批评,没有指教,所以对于人才,要能吸收、包容和培养。另一方面,身为主管或高级领导干部,也要随时自我检讨,并与属下沟通,才能做到「将相和」,让团体健全巩固地发展。

在管理时,我们常会跟对方说:「你都不听我的话!」「你都不接受我的意见!」其实,想一想,我们又何尝听自己的话?往往自己承诺的事情却做不到,所以与其说管人难,有时候管自己更困难。我们在管理别人之前,先要管好自己,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口说不如身行」,不言而教,即是最好的管理。

--------------------------------------------------------------------------------

三、懂得管理学,甚至善于管理别人,并不必然就懂得管理自己。有的人可以管理数家公司,可以统领数千员工,但不见得能管理好自己的「心」。请问大师,如何做好「心」的管理?

答:前面说「人难管,自己更难管」,其实比人、比自己更难管的,就是我们这颗「心」!如《五苦章句经》所云:「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牲,心取天人。」每天早上醒来,我们的心就这里、那里的到处走来走去,忽而欢天喜地,忽而痛哭流涕,在十法界里流转不停。

《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当我们心中希圣求贤,自然浮现圣贤的面貌;心如凶神恶煞,便表现出如魔鬼罗剎一般的狰狞模样。在佛经里,有许多对心的譬喻,像心如猿猴难控制、心如电光剎那间、心如野鹿逐声色、心如盗贼劫功德……此外,佛陀也说我们的身体好比一个村庄,村庄里面住了六个盗贼,他们的首领就是「心」。心是身体这个村庄的主人,所以我们要想治理身体,先要治心;把心管理好,身体就能听我们的话。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心之不正,何能作为眼耳鼻舌身的领导呢?何能让眼耳鼻舌身成为善良之辈呢?当一个人连自己的身心都无法管好,又怎能管理他人之事?

「心」是万物之本,没有把根本管理好,只管理枝末,人生当然不会圆满。能把自己的心管好,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心善则一切皆善,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学。因此,佛陀设教,就是倡导「心」的管理,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人都有自私心,如果没有把自私的心管理好,怎么有「天下为公」的观念呢?人都有疑嫉心,如果没有把疑嫉心管理好,怎么能以诚信待人呢?此外,诸如成见、执着、愚痴、谄曲、悭吝、我慢等,都是心中的鬼怪,如果不好好管理,让心中藏污纳垢、百病丛生,又怎能调和人际,服务大众,担负起济世的重任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