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愿浅释(2)

三、释迦佛出世本怀 同时,第十八愿也是释迦牟尼佛成佛的目的,所谓「出世本怀」。《无量寿经》说: 如来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 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释迦牟尼佛所以要来这个五浊恶世成佛,目的就是要讲

三、释迦佛出世本怀

同时,第十八愿也是释迦牟尼佛成佛的目的,所谓「出世本怀」。《无量寿经》说:

如来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

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释迦牟尼佛所以要来这个五浊恶世成佛,目的就是要讲这一部《无量寿经》,拯救五浊恶世的造罪凡夫,给我们真实的利益。

那么,什么是「真实之利」呢?就是这第十八愿──念佛往生。

诸大乘经典,说诸法实相,是不是真实之利?

(是。)(不是。)

也是,也不是。怎么叫「也是、也不是」呢?对于能够修行的上根利智之人,他能够契入真如实相,他就能得真实之利;对我们来说,谈不上啊!给你讲真 如实相,听了半天,头都听晕了。「什么『无我无人』啊?明明我在这儿站着嘛!」所以,圣道门所讲的利益,对我们来说,因为根机不堪,我们得不到。

释迦牟尼佛来恶世成佛,对我们造罪凡夫「惠以真实之利」,不是跟我们讲那些高深玄妙的道理,那些高深的道理在我们嘴上说,就成为戏论。佛法不是戏论。

什么叫戏论呢?讲来讲去,就好像唱戏表演一样,不真实,得不到真实的利益。戏说佛法,那个,不尊重佛法。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造罪凡夫的真实利益,就是要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每个人听得懂、做得到、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利益。

如果把「念佛往生」拿掉,我们在座各位啊,不用学佛了,你学什么呢?有什么利益呢?大家想一想,如果现在佛法在世间流行,恰恰少了「念佛往生」,一切就没有意义啦!顶多成为学问的研究、哲学上的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不能解决生死问题。

释迦牟尼佛来此世间,就是要宣说这一条愿,祂就带着这样的目的应现在这个世界。当然,这也是顺了阿弥陀佛因中的第十七愿:「我成佛的时候,十方诸 佛,莫不咨嗟,称叹我的名号。」所以,释迦佛来到这个世界,讲说净土三部经,乃至一代经教,就是为了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因此,印光大师赞言:「无不从此 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一切法门都是从第十八愿念佛而开出,而又回归到第十八愿念佛。乃至古德说:「一大藏教,原来是六字名号的脚注。」

四、阿弥陀佛的生命

第十八愿,更是阿弥陀佛的真实生命,是阿弥陀佛所以成为阿弥陀佛的地方。没有这第十八愿,大宇宙当中就没有大慈大悲救度罪业凡夫的这么一尊阿弥陀佛的存在,那样,可以说,宇宙黑暗,我们将永远陷没在轮回的大苦恼中。

别于诸佛

我们常常听说「佛佛道同,诸佛平等」,其实这只是一方面。诸佛可以说有平等、有差别。怎么平等呢?诸佛所证悟的诸法实相完全平等。但是,祂们度众生的方法、利他的方便,就有差别。阿弥陀佛这尊佛之所以有别于诸佛,就是因为这第十八愿。

大家请翻开《善导大师全集》四百七十九页,《往生礼赞》,我们来看这一段:

问曰:一切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亦应无二。

这是佛法通途的道理。

「三身同证」:一切诸佛都圆证法身、报身、化身。

「悲智果圆」:慈悲、智慧、佛果圆满。慈悲、智慧圆满,才得到佛果。

「亦应无二」:应当没有差别。

随方礼念,课称一佛,亦应得生。

这是指一个人心中的认识。认识正确不正确?没有判断,这是他这样认为。

「随方礼念」:「我随便礼哪个方向的佛──我未必礼西方阿弥陀佛,我可以礼北方佛啦、南方佛啦……」

「课称一佛」:「随便称一佛的名号。」

「亦应得生」:「也应该可以往生吧?」

何故偏叹西方,劝专礼念等,有何义也?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祂们都要偏偏、恰恰赞叹西方阿弥陀佛?劝我们专礼、专念?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答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

弥陀、释迦、药师……这一切佛本身所证境界,是平等、是一。

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

但是,如果以祂们因地的誓愿、修行来说的话,都是有因缘的──别有因缘。

底下讲阿弥陀佛之所以有别于诸佛,十方诸佛之所以偏叹、偏劝我们专礼、专念阿弥陀佛,以求往生:

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然」是转折,前面虽然说「所证平等是一」,下面说有差别,因缘不同,度生不同,有差异。差别在哪里呢?善导大师就拿这第十八愿来说明阿弥陀佛跟诸佛的差别。可知这第十八愿正是阿弥陀佛之所以成为阿弥陀佛的地方。

「深重誓愿」:是哪一条愿?从下面的解释就知道是第十八愿。

「光明名号」:光明和名号一起说明。光明就是名号,名号就是光明,只是表达的角度不一样。光明是没有声音的名号,名号是有声音的光明。所以,我们 称念这句名号,佛光来照。我们打过这样的比喻(因为世间很难找到贴切的比喻):像雷和电,雷是声音,电是光明。声就是光,光就是声。从声的角度讲,叫做雷 ──雷声阵阵;从光的角度讲,叫闪电──电光闪烁。雷声响的时候,闪电就亮了;闪电亮的时候,雷声就响了。那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从声音讲,就是心口称 念、有声音的名号;从光明讲,就是佛的光明,所以叫「光明名号」。

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管口中有声音还是心中有声音,当下,佛的光明就在这里。《观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光遍照十方,救度称念名号的众生,所以说「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摄化」就是救度、化导。

「十方」就是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

「但使信心求念」:只要你信顺,愿意往生,愿意念佛。

「但使」是只要,显明很简单、很容易。「信心」是信;「求」是愿,求愿往生;「念」,是行,称念弥陀名号。

「信心求念」就是信愿行,也就是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那么,怎样念佛呢?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这就是具体解释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就是一辈子念佛,接触这个法门,了解弥陀誓愿,一信永信,一念永念,毕此一生,不再改变,叫「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因为阿弥陀佛本愿力的缘故,个个能够容易地往生。也就是第十八愿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