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欲的需求是一个很淡泊的只有一个伺察,那么这样子安立作无寻唯伺地,就是从初禅到二禅的一个中间定。
二禅以上无寻无伺地,他内心当中有殊胜的禅定的三昧乐的摄持,对五欲的境界没有任何的需求,这样的情况是无寻无伺地。 所以《瑜伽师地论》完全是约着内心当中,我们对于欲望追求的粗重或者是淡泊,来对于这个法界划出一个界限。当然这还都是生死的法界,只是这个烦恼障、业障、报障的厚薄不同,有这样的差别。 三地: 《瑜伽师地论》上讲本地分,它把我们凡夫的法界按照内心的寻伺分成三部分。 第一个是有寻有伺地,就是说不管你的善业多强,就你一念的心识对于这个五欲的境界还有寻伺,内心对这个寻伺还有所需求,那么这都属于欲界所收摄。这一类众生都是欲界,不管是善业成就的可乐果报,或者是罪业到三恶道受苦恼,总之你对于世间的五欲还有寻伺,那你这个补特伽罗就属于欲界所收摄。 第二个是无寻唯伺地,就是你能够善调你心中的烦恼,把这个粗的寻消灭了,对五欲的需求是一个很淡泊的只有一个伺察,那么这样子安立作无寻唯伺地,就是从初禅到二禅的一个中间定。 二禅以上无寻无伺地,他内心当中有殊胜的禅定的三昧乐的摄持,对五欲的境界没有任何的需求,这样的情况是无寻无伺地。 所以《瑜伽师地论》完全是约着内心当中,我们对于欲望追求的粗重或者是淡泊,来对于这个法界划出一个界限。当然这还都是生死的法界,只是这个烦恼障、业障、报障的厚薄不同,有这样的差别。 死亡好像还很遥远? 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很坚固,这个常见。我们很难会想到自己会死亡,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知道自己有癌症的时候,我们会非常的不能接受,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想到我们会死亡,没有想到这件事情。我们总是觉得我会经常的存在在这人世间,所以我要把所有的精神体力用在经营今生。当我们不思惟死亡的时候,我们的整个思考,我作这件事情只要今生安乐就好,把整个精神体力,整个事业,完全考虑到今生。等临命终的时候,全部的今生经营完全破坏掉。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提前面对现实,告诉我们死亡一定要到来。换句话说,我们迟早要面临来生,这样子有什么好处?使令我们提前为来生准备。 当然,假设人只有今生,人死如灯灭,断恶修善就没有意义了,大家就及时行乐就好。我们从业果的学习知道,生命是一个水流的相续,今生迟早要死亡,我们一定要面对来生,我们一定要为来生积集资粮,不能把所有的精神体力完全投资在今生,追求今生的财富、今生的眷属。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杀盗淫妄每一条戒你的烦恼都有三种的情况,第一个依止贪,第二个依止嗔,第三个依止痴。 在《瑜伽师地论》讲一个譬喻,比如说你杀一只鸡,你的犯罪动机是依止贪,说我实在不想杀它,但是我太想吃它的肉,所以我只好把它杀死,这是依止贪。第二种情况,说我不想吃它的肉,但是我看到这只鸡非常不顺眼,看到它就很生气,就用嗔心把它杀死。第三种是依止痴,我也不想吃它的肉,也没有看它不顺眼,但是觉得这个鸡本来就是给我杀的啦,鸡鸭鱼肉天下一道菜,鸡本来就是出生给人家来杀的嘛!依止愚痴邪见来杀。 我问诸位你觉得哪一个最重?贪嗔痴哪一个最重?对了,愚痴最重,第二个是嗔。诸位要知道,以下的每一条戒不管杀盗淫妄,最重的业,什么叫最重的业?就是这个果报现前是最难忏悔的。你看有的果报出现,你说诶,《八十八佛》拜三部就好了。有些人他业障现前,拜了三年的《八十八佛》还没好,这个业特别坚固,就是愚痴。 为什么说明知故犯的罪比较轻? 一个人愚痴,他的特点是什么?他不知道怕。所以很多人说,我不想受戒,因为我看那么多戒我就怕。其实你怕的时候才对啊!你不知道怕那佛菩萨就真地害怕了。因为你不知道怕,你造业是尽情地造业,就像一个人开车,你没有踩刹车是整个撞下去。 我问诸位一个问题,你说你不敢受戒,你认为明知故犯比较重,还是明知故犯比较轻,你们认为?在世间法是明知故犯比较重。你明明知道错你还去做比较重,对不对?其实你看戒律,你把那个《瑜伽师地论﹒瑜伽菩萨戒﹒业果篇》看看,明知故犯比较轻。因为一个人他看完戒法以后他会有惭愧心,就算他一时控制不住,但是他的惭愧心会在。他造恶业的时候,他经常觉得不对。惭愧心就像一个人踩刹车了,他不敢尽情地造罪。一个人你完全不知道这个错,然后你尽情地造罪,这个业是很严重的。所以你看《瑜伽师地论》上说,最严重的罪就是邪见。你看那个恐怖主义那个恐怖攻击,这个罪是很难忏的。他把自己绑上炸弹,跑上飞机上去引爆。那他的犯罪动机,他认为说,我把你们炸死了我可以升天。这个人他的业得果报的时候,你几乎没办法,那非常坚固,因为无惭无愧嘛!你在佛法当中了解得越多对你越有帮助,因为你可以产生惭愧心。你这个车子是撞了墙壁,但是你踩刹车了,势力减少很多了。 所以从佛法的角度,世间上最大的罪恶是什么?就是愚痴。没有一个罪恶比愚痴更严重了,因为你不知道怕,你不知道怎么去反省,你这个过失造了你还以为是对。所以贪嗔痴的造业最重的是痴,第二个是嗔,贪是最轻的。 唯识相与唯识性 《唯识学》在解释诸法实相分成唯识相和唯识性两部分。唯识相是讲世俗谛,它讲到随顺于杂染缘起的生死法,也说明了随顺于清净因缘的涅槃的功德,这个都属于唯识相。那么因为不管是杂染的生死,不管是清净的涅槃,都不离开我们一念的心识。唯识性,就是这一切法,不管是杂染,不管是清净,它的体性都是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