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净宗学苑·答疑解惑第004期

答疑解惑第004期 入所知相 这个「入」就是契入。契入在本论当中,由浅入深有二个内涵:第一个是悟入,第二个是证入。这个悟入就是假借文字思惟观察,我们刚开始观察这个生命相貌的时候,必须要

答疑解惑第004期

入所知相

这个「入」就是契入。契入在本论当中,由浅入深有二个内涵:第一个是悟入,第二个是证入。这个悟入就是假借文字思惟观察,我们刚开始观察这个生命相貌的时候,必须要假借文字,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真理不能完全契入,要有文字来作引导,或者说有文字来作桥梁,才能够思惟真理,这叫悟入。第二个叫证入,智理一如,平等不二。当我们观照的智慧跟真理已经完全是一如,不必假借文字,就能够完全契入,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再假借文字,智理一如,平等不二,这个叫证入。也就是说,悟入是属于资粮跟加行位二种阶位,证入就是通达位、修习位跟究竟位,总共有五个方法、五个阶位,都是可以契「入所知相分」,也就是可以契入生命的真理,有五种的阶位,这叫作「入」。

成就大乘止观的自体的四种因缘

这个地方讲,只有菩萨,才有资格成就大乘止观的自体。成就大乘止观的自体,这种智慧的自体,有四种因缘:第一个是内因力,内在的内,因果的因,内因力。什么叫内因力呢?「大乘多闻熏习相续」,就是说在你的生命当中,要「相续」、不间断的听闻「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熏习」,要栽培是不容易的,不是你听了三天二天就可以有的,要不断的、重复的去「熏习」。从「熏习」当中产生大乘的信解──信心跟理解,然后由信解当中发起菩提心。所以这一科就是强调你从听闻大乘佛法当中,生起了无上的菩提心,所以是一个成佛的正因,叫内因力,天亲菩萨把这个判做内因力。第二个是善友力,就是善知识的摄受,「已得逢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你在生命当中要经常的遇到「佛」陀,或者广义来说,遇到能够弘宣教导大乘佛法的善知识。这个善知识有开导佛法跟纠正过失二个优点:你不明白道理,他告诉你道理,他陪着你成长;你有过错,他随时的纠正你。人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这个善知识在你成长的过程当中,扮演着一个辗转相谏、相教、忏悔的重要角色,就是修行一定要有同参道友,乃至大乘善知识的摄受。第三个是作意力,「已得一向决定胜解,已善积集诸善根故」。这个地方就是你要不断的修习大乘的止观,这个「胜解」就是你对于大乘的空性──「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你对这个观念的理解,要产生一个什么相貌呢?「一向决定」,就是信心具足,无有疑惑,没有何的疑惑,这叫「一向决定」。任何人跟你作任何邪知邪见的散播,你都不为所动。为什么呢?「已善积集诸善根故」,因为你已经长时间的听闻,而且不断的数数思惟观察,已经产生「一向决定」的「胜解」,这个叫作作意力,心中不断的如理作意。第四个是资粮力,「善备福智资粮菩萨」,这个地方的「资粮」是偏重在福德资粮。我们如果是修习小乘法,这个福德资粮所扮演的角色就不是这么重要,因为小乘法它偏重出离心,所以它这个福报不是非常重要。但是你要修习大乘佛法,你没有这个福报力,那你简直是「入道多辛苦」。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上说:一个大乘的行者,如果福报太少,很容昜生起邪见。为什么呢?因为福报不具足,你就很容昜遇到恶知识,这个世间上有善知识、有恶知识,你就很自然的遇到恶知识,生起邪见。所以这个福报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有保护你大乘善根的作用。这个地方是讲能修行的人,就是具有这四种因缘。这四种因缘,后面是把它称做大乘善根,其实这四种因缘,我们可以把它会归成二种因缘: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空正见,大乘的二种善根。这怎么说呢?大乘「多闻熏习相续」这是主要的因,就是菩提心;后面三个──善友力、作意力跟资粮力,其实主要是空正见,就是这个作意力;因为你的善知识、你的福报,都是在帮助你的空正见。所以在整个大乘的止观当中,你所依止的善根有二个。你为什么有资格修大乘止观呢?因为你有空正见跟菩提心,你就有资格成就大乘止观智慧的自体,这四种善根可以会归成二种善根。

资粮位跟加行位最简单的判定方法

我们前面说过,大乘止观它破除遍计执,主要的观察是「四寻思」。就是说所谓的好坏──这个人是好人是坏人、这件事情是得是失,它没有真实体性。没有真实体性,我们怎么会有这种观念呢?第一个是我们的名言,我们心中对这个人跟事,自己捏造了很多的联想。由这个联想,就产生一个义相,就产生差别的作用,然后这个作用就有它的体性、有它差别的变化。所以当我们不生起这个联想的时候,其实这样的差别好坏作用是不存在的。就是它到底是好坏、得失,是我自己心中的联想捏造出来的。所以这个「四寻思」,就破除我们心中一种不平等的联想、这种情感性的联想,这个时候慢慢地调伏自己,这个地方主要是「遍计本空」,这时会产生一个「下品」的「无义忍」。「无义忍」这个「无义」,就是前面「四寻思」产生的结果。就是我们观察到一切法是唯识无义,其实外境本身没有任何的意义,它有任何的意义,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所以叫唯识无义。对唯识无义的道理,开始产生忍可随顺,念念的观照,这样的观照,在暖位的时候是「下品」的,就是它这个智慧刚开始生起,不是非常坚固,经常会忘失掉,叫「下品」。这个暖位的智慧叫「下品无义忍」,它依止的禅定叫「明得三摩地」,禅定当中它有一种观照的光明,叫「明得三摩地,是暖顺决择分所依止」。

我们在判定资粮位跟加行位的差别,主要是依据禅定。资粮位的菩萨,我们现在就是叫作资粮位的菩萨,我们的菩提心非常脆弱,完全靠着一个誓愿力跟简单的行动,这个行动还不是六波罗蜜的行动。资粮位的行动力是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如此的行动力而已。所以资粮位菩萨的心,是随风飘荡的,这个八风在吹的时候,是不断的波动。但是这个资粮位菩萨的不可思议,就是他不放弃努力,他内心的希望──对无上菩提的追求、对圣道的追求,我可以做得不够好,我也可以随时调整自己,但是我绝不放弃,就是靠着这个不放弃的力量,在资持着资粮位的菩萨。所以《三十颂》说:「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就是「求住唯识性」,他内心当中对于无上菩提的追求,是永远不放弃的,虽然他内心当中还有很多感情的障碍、他内心当中有很多的善根还没有成熟,但是他内心当中永远不会放弃他的目标,资粮位就是这样的一个相貌。但是加行位菩萨不是这样子,他不是只是靠着一念的誓愿而已,他内心的观照力,因为禅定的加强,他内心不平等的这种情感,已经被调伏下来,他有禅定,所以他那个誓愿力的旁边,多一个观照力,就是多一个光明,就是在黑暗当中,他出现一道光明,叫「明得三摩地」。所以资粮位跟加行位最简单的判定方法,就是禅定,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分界线。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