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素食进行到底

将素食进行到底 中国有句古训:“良药苦口利于脖。同样,对于在肉食中长大的大多数人来说,于身心和整个自然环境都益处良多的素食也不是寡淡无味、食之无趣的。 其实我认识的不少朋友对素食的好
素食进行到底

  中国有句古训:“良药苦口利于脖。同样,对于在肉食中长大的大多数人来说,于身心和整个自然环境都益处良多的素食也不是寡淡无味、食之无趣的。

  其实我认识的不少朋友对素食的好处耳闻目染,也感到很是动心,他们或多或少对自己的现状都有困扰之处,有人是工作太繁忙,精力透支、备感疲惫;有人应酬交际数不尽,肠胃已经被酒肉惯坏,出现了健康上的问题;大多数人则是感到生活失去了原有的乐趣和活力,希望重新找回曾经的勃勃生机。他们经常羡慕我简单、朴素又多彩的生活,也为我的精力而折服,其中有不少人也化心动为行动,开始尝试素食,但结果大多数人开始得认真,结束得却仓促,留下了没有实现的空洞愿望。

  有时我了解他们放弃的缘由,很多人都认为过食素关实在很难,第一关便是难以压抑的口腹之欲,有的人还会在食素初期身体产生一些抵触性的不良反应,例如头晕、乏力。于是口味上的不惯、生理上的不适,让很多人在食素的道路上无功而返,潦草地画了个不圆满的句点。

  前面谈到,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我也不是天生的素食者,没有信仰的支撑,没有对素食的天然偏好,我的食素之路也并不顺畅,也经历过曲折往复的波折。

  第一次的考验是面对食素刚开始时的欲望挣扎。虽然我从心底深刻地理解并赞同这句话:“口感是可以养成的习惯,而身体常常被这样的习惯伤害了”,但这么多年成型已久的味觉偏好仍然固执地不能合作,时常向大脑发送扰人的暗示,不断地提醒肉食的美味,唤醒对肉食的向往,理智与本能的冲突征战让人不得安宁,有时真的想就此放弃。也许是从小养成的性格使然吧,我是那种要求自己做一次事情就要做到最好,不允许自己由于意志软弱而放弃目标的人。可以说,在执著、不服输韧性的作用下,我才在最初难熬的时光中坚持了下去。

  在纯食素的次数和频率日渐增多后,身体也开始出现需要克服的难题,最明显最直接的就是饥饿感比以前更频繁,经常在两餐中间就开始饥肠辘辘,让人坐立不安无法集中精神。于是,我便注意在饮食中适当增加一些蛋白质丰富的豆类食品,若时间和地点允许,我也会选择少食多餐的方法,让肠胃不至于有太长时期的空荡感。

  我知道放弃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也许身体会得到一时的快感与满足,但心里却会落下一片失败黯淡的影子,比起饥饿的感觉,这是我更不愿意接受的。身边曾有人在素食尝试中,输给了自己的犹豫,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开始了,但又未能坚持下来。这样循环往复几次,她的心理便形成一个消极的暗示,每一次半途而废都是对自己的否定和怀疑,这种感觉是苦恼的。当放弃和开始都变得轻易时,成功会愈加困难。

  我遇到的第二次曲折是在初次食素近乎成功之后。那时,我在美国养成了素食习惯,回国后,由于身体和精神状态已经恢复到了很好的水平,内心渐渐地放松了警惕。之后,自恃有了不错的身体资本,便忽略了对健康的关注,饮食在一次次的社交应酬中开始松懈,加上不规律的生活方式。毫无悬念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重新返回了食素之前的原点,而且被摧毁过后的再次损伤,让人身心的脆弱状况更加严峻。这时我终于意识到这场因为放松和自负导致的放弃为生活带来了多大的负面影响。于是,我真正地彻底下定决心食素,并且一直坚持至今。

  素食者最宝贵、也最自豪的品质之一就是韧性和毅力,食素后大多数人会感觉人虽然平和舒缓了,减退了一些钢的硬性,却添了更多水的柔劲。钢,遇硬则阻;水却仍能继续前行。对女人来说,在坚持素食的艰辛中,会平添几分可爱的“柔韧”,这也算是一种内心的磨炼,让女人更有理性、有毅力地克制自己,迈向既定的目标。正如英国保健知识女作家海泽尔·科特尼所言:“自觉地生活,为你所吃的、所想的、所做的承担更多的责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