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带来丰足自在(4)

一个人有了智慧,能深深地了解人心,他才能针对别人的需要,维护别人的自尊,做最适当的布施,使对方获得饶益;有智慧的人帮助别人是无形的、暗中的、不居功的,而且是针对对方的需要,这种行持在佛法上称为善巧方

  一个人有了智慧,能深深地了解人心,他才能针对别人的需要,维护别人的自尊,做最适当的布施,使对方获得饶益;有智慧的人帮助别人是无形的、暗中的、不居功的,而且是针对对方的需要,这种行持在佛法上称为善巧方便布施。 《大般若经》上说:
有巧方便所行布施及 随喜回向所引善根;
如月如日如吠琉璃宝如马宝。
常于有情,作大饶益;
如真金,如日月……。
应起决定施心,
应学无染布施;
观诸法,若顺若违,
皆能助引一切智智。
  帮助别人不但需要知识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所求,没有居功的用心,只有这样的布施行为,才会为自己带来丰足感和自在感,而使智慧衍生更丰富的智慧。
  倘若一个人的给予是有所求的话,则不论所求为何,均非完美,因为只有无为的爱才是由清净心所发出的爱,才是自我实现所发出的真爱,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行于布施”的本义。
  博爱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占有,给予是自我实现的开始,它的过程是丰足和喜悦,它的终点是人生的圆满和自在。给予只有在懂得“无用之用”的人手里,才真正表现了生命的光辉。

摘自《清心与自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