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叩问我们的心灵(3)

从来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但他一定要这样做,哪怕用尽自己后半生的精力气血。为什么?93岁的老人说不出什么崇高的道理。他只说,「我帮助别人,也就是我的快乐。」于是我们恍然:在他的世界中,别人的幸福就是他的


  从来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但他一定要这样做,哪怕用尽自己后半生的精力气血。为什么?93岁的老人说不出什么崇高的道理。他只说,「我帮助别人,也就是我的快乐。」于是我们恍然:在他的世界中,别人的幸福就是他的快乐。他通过付出获得了拥有,而且拥有了很多。

  于是,这位孱弱的老人,从人性中最本质的善良为出发,以坚韧的毅力为铺陈,忘却物质的贫瘠,伴随着一路舒畅、一路快乐,一步步通向无私忘我的境界。所有的过程,也最终升华凝聚成感人至深的博大力量。
 

我们明白了——感动并不一定需要慷慨激昂的舍生取义,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的舍己为人。感动,更多地来自平凡和普通。它是一种善良的情怀,坦荡的心胸,真诚的相助,忘我的境界。感动的力量,来源于本性,是节操,是精神,是人格的力量。

  所以,一个普通的人同样能因为他的行动和他的精神,而成为可敬可爱的楷模。白方礼布满皱纹的脸上,苦难已经积淀为慈祥。他一路艰难行进的车轮,已在人们心灵深处辗下了深深的痕迹。「驮在车轱辘上的丰碑」,终于成为一种民族力量的象征。

  感动的力量,最终作用于叩问自我。

  一些怀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念追逐私欲的人,是否能够理解、体会到老人那种高尚的快乐与幸福?一些哀叹自己并非没有为善之心只是没有为善之力的人,是否也该想想,我们难道不比白方礼老人富裕,我们难道不比白方礼老人强壮?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商业化泛滥的时代,我们是否还应该坚持什么?
 

叩问心灵,我们期待更多美丽的回答。( 采写 /本报记者 曹静)



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5角钱计算,15年来,白方礼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

——转载自《人民网》

编后语:什么是真富贵?我们的家当可能远超过他,我们的精力、体力可能远胜过他。可在老人家面前,我们抬得起头吗?


让我们默默地怀揣老人这良善、纯朴的挚爱,驱逐自己私欲的阴暗,照亮利家、利众、利国的前程,温暖人间的各个角落……用我们的真诚付出也谱写人生真乐的乐章。

可敬的老人,定会以他慈祥的目光,欣慰地注视着我们。 

(摘自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