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妮妮的提问,很高兴,当年那个趴在我背上奶声奶气地叫着:“贺叔叔、贺叔叔”的小姑娘已经长大了,可以一起谈论信仰问题了。另外,面对这个问题,我也很惶惑,妮妮提的这个问题是很重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关信仰幻灭的问题。 信仰幻灭是极为痛苦的,尤其是你穷一生精力来营造的信仰体系被击破后,那种痛苦不亚于天塌地陷、世界毁灭,所以我不赞成“先钻进去再说”的说法,你运气好,一头钻进个通途,越走越开阔,自然好,佛法的说法是你善根深厚。如果不幸一头钻进轮轮功呢? 在一次“闭关”人员出关的座谈会上,一个年近六十的老婆婆痛哭流涕地说她“断了自己母亲的法身慧命”,她母亲多年前一直在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修得很好,这个做女儿的就天天给妈妈说轮轮功多好多好,母亲也没了正见,就改练轮轮功了,现在她又劝母亲念佛,老太太不依了,说:“我过去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修得很相应了,你让我练那个功,我就放下了,现在又来劝我念佛,我年纪大了,我不改了!” 我们姑且先不谈正信佛法与附佛外道的区别,只就建立正见来说,因为没有基本教理作坚定信仰的基础,即使有一些实修体验,也很容易被人所转,将来知道错了也没时间改了。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此处千万警觉,那种“先钻进去再说”的说法极是莽撞,是误人之说。 另外,传的时间久的,也不一定就对,历史从来没有承担筛选善法恶法的职责,如果历史能起到这个作用的话,按理说现在世界上有历史渊源的学说都应该是善法了。佛陀诞生在公元前565年(佛陀诞生年代诸说之一),在时间上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时期,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说,在现代社会也都有其新的表现形式,能因 他们有古老的渊源,就说他们正确,值得“钻进去”吗?此说流于粗浅,经不起推敲。 持这个观点的人有他的具体情况,于普遍情况并不适宜,呵呵。 以我各人的体验,对于佛法的信心来自两方面: 其一,佛法的理论体系不是以制造偶像崇拜,剥夺人类理性思维为特点,而是引导人类理性思维,顺应人类趋乐避苦的天性,而形成的可以思辩、可以置疑、可以实验的理性信仰体系。 简言之,释迦牟尼佛不是造物主,不是万能的神,他只是一个觉悟了的人,他通过自己对宇宙人生现象的观察思考,通过内修内证,发现了帮助人们离苦得乐的终极方法途径,然后把这些方法教给人们。在教内,我们称他老人家为“本师”,他是我们的老师,不是高高在上,主宰我们命运的神。 所以佛法是提倡思辨的,在《楞严经》上,佛陀为了点化他的堂弟阿难,用课堂试验的方式来引导他的理性思维来寻求自己本具的佛性,那部经读来让人感到非常亲切。 其二,佛法的理论是可以用实践来检验的。 这种检验就不限于《楞严经》上所示的逻辑推论、理论推导,而是通过实际的修持来进行检验。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理论再精深博大,也是在名词概念上打转转,所谓“说食不饱”。而只有实践才能对理论进行检验,有人告诉你肚子饿了可以吃馒头,你吃了,饱了,下次就知道了饿时要找馒头吃。又有人说:吃果冻也可以的。你吃了,发现胃里还是不实在,下次就知道果冻不顶饥。 佛法是内学,是从内心下功夫的,所以这个所谓实验的结果,外人并不能完全了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是随着佛法的熏陶,内心越来越平和、安详、清净,自然对佛陀教我们的最终的离苦得乐有信心了。 佛法的理论是用来引导你实修的,通过实修,得了实益,就对理论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深层次的理论认识会指导你的实修更深一层,得到的实益更多。进入这种良性循环后,对佛法的信心就越来越坚定了。 当然,通过去“我执”而得到内心的安乐这是第一步,最后还要通过去“法执”来达到最终的解脱。 总之,佛法是内求,是开发我们内心本具的佛性,而不是在外部找精神寄托,因为你是内求,就不会因为外境的变化,因为某个道场不清净,因为看到几个不守戒的僧人,因为接触了几个只会空谈的佛学研究者、因为知道一些修行人的凡俗本性未改等等情况而丧失对佛法的信心。 六祖慧能明心见性后曾感慨:“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如果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对自性的内求,那外境的变化又怎会动摇它呢? ------------------------------------- 回答妮妮的问题,我是如履薄冰,因为你正是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初涉人世,心灵美好纯净,我稍有不当的表述,会对你的人生思考,对佛法的初印象产生改变,所以都是斟酌再三才能下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