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的奥秘(3)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父亲造作了什么罪过,结果牵连到一家人都受到打击。于是很多人就误以为业力是可以传递的。甚至于发展出世俗中自己造福儿孙享用的观念。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一个人犯罪,全家受到牵连,依然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父亲造作了什么罪过,结果牵连到一家人都受到打击。于是很多人就误以为业力是可以传递的。甚至于发展出世俗中自己造福儿孙享用的观念。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一个人犯罪,全家受到牵连,依然是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有这样的因,故此会有果报。而不是因为某个人的所作所为,其它人得到果报
  我们也同样看到,一样有很好的父亲却生出一个不幸的儿子,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他的亲属竟然很好。用业力可以传递、可以代受的理论是解释不通的。
  一个国王的儿子成为王子,并不是因为国王的原因,而是因为这个儿子一定造作了与此有关的业力。国王不过是助缘之一。
  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有个公主,聪明美丽,宫里上下都很喜爱她。父王对她说:“因为我的缘故,人们都喜爱你。”她说:“是因为我的业力,不是因为父王。”这样问三遍,她都这样回答。国王很生气,就把她嫁给一个穷人,说:“我看看你有什么业力。”后来公主跟着丈夫回到老家,意外地从地下挖出很多金银财宝。国王听说后,请问佛陀其中的因缘。佛说:过去迦叶佛时,有个女人想供养如来,他的丈夫阻止她。女人说:我已经发了愿,不要阻止我。她丈夫就同意了。现在的夫妻俩就是过去的夫妻俩,她丈夫因为阻止她供养,所以总是很穷困,又因为同意她供养,所以总是因为女人而致富。
  因果各业不同
  《大庄严论经》讲:
  复次我昔曾闻。有一国中王嗣欲绝。时有王种先入山林学道求仙。即强将来立以为王。从敷卧具人索于衣服及以饮食。时敷卧具人而白王言。各有所典。王于今者不应事事尽随我索。我唯知敷卧具事。洗浴衣食。悉更有人。非我所当。以此喻可知一切诸业。如王敷卧具人各有所典。业亦如是。各各不同色无病者财物可爱。智等诸业各各别异。有业得无病。有业能得端正色力。如彼仙人从敷卧具人索种种物终不可得。若生上族不必财富。诸业受报各各差别。不以一业。得种种报。若作端正业。则得端正色力。财富应从余业索。是故智者应当修习种种净业得种种报。

  这里说曾经有一个国王,没有儿子,于是入山学道求仙,希望将来有个继承人。于是向跟随他的负责卧具的仆人要衣服和饮食。这个仆人就说,大家各有分工。大王不该什么事情都和我来要,我只知道卧具的相关事情。而衣服饮食则有其他人。不是我来负责的。
  这个故事比喻的是一切诸业,如同仆人各有分工一样。各个不同。健康、财富、容貌、智慧这些业力都各个不同。
  有的业因可以得到无病的果报,有的则得到容貌端正。如同那个国王一样向负责卧具的人索要其它的东西是得不到的。如果生为皇族或许便无须财富,各种业力的受报是不同的。不会因为一种业因得到各种果报。
  就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什么因,就感什么果。杀生,感多病、短命、地狱等报;邪淫是不光彩的事情,所以极损功名、地位、名声,同时感配偶不贞洁、不守本份,多病、子孙不良、畜生、地狱等报;偷盗感贫穷、饿鬼等报。以安忍业感召相貌庄严,又以布施业感受丰富的物质生活
  有人说:学生成绩好的就容易考上好的学校,这不是全靠自己吗?要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有福报的学生成绩自然好,但也有不少成绩好的考不上好学校,而成绩差的却考上好学校。
  另外,有人机关算尽、钻营投机,当上一个小官,比如局长,以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殊不知,可能他正是因为心机太深,有损福报,才从县长降到局长。要知道,世间有能力的人多的是,很多人没有福报都当不了官,而当官的是因为他有这个福报,往世种了当官的因。如果出身、经历、机遇相同的话,并不见得他的能力比其他人强多少。
  有人以为“风水轮流转”,人家发财当官是运气好,说不定下辈子我也会。要知道如果没有种福报,下辈子也是不可能的,甚至比这辈子更不如。佛经里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还有人说:我又没有损人偷盗,怎么还是没福报?须知不偷盗和种福报是两种因,我们现在有饭吃、有水喝,本身就是往世积了福的缘故。“有饭吃、有水喝”并不是每个众生最低的基本“权益”。那些因为没有种福报而千百万年没饭吃、没水喝的众生太多了!
  有人觉得钱财是我的,自私自利是天经地义的,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要知道,只有“舍”,才能“得”
  很多人认为大富靠天,小富靠勤。事实上我们所有的财富,无论小至粒米,大至全世界,都是从我们的福业而来,在过去世中,如造作了很多福业,那么现在就有富有的享受。反之,便只有小小的福报,甚至穷困到无以为生。过去世的福业,决定了我们现在的财富与享受,施舍财物是富贵的正因,拼命工作不过是导致富贵一种助缘罢了。假如过去(世)没有布施,今天不管你怎么努力赚钱,也是赚不到钱或无法积聚钱财的。我亲眼见过许多做多做生意很卖力的商人,甚至还节俭到舍不得住在旅馆而睡在自己的轿车里;也有做生意勤奋到数天才洗一次澡,可是最后还是负债累累,贫无立足之地,处处向人租借房子。这不是时也、运也,命也,而是因为前世没有布施,没有种财富的正因。所以今生虽然拼命工作,到头来还是穷困度日。有人不懂因果道理,他们会感叹地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也许有人认为赚不到钱是找错了职业,运气不佳、人缘不好,方法不对等等因素造成的。事实上,这些因素都只是致富的助缘,而非真正的原因,布施才是将来致富的根本原因。
  一业多果,多业一果.
  在佛法中讲述的因果业报都提到过,一种因会得到不同的果报。但这些果报都是与此业因属于同类的。
  比如不邪淫的果报,经中讲:邪淫有十恶事。何等十。常为其夫伺捕楚毒。室家不和善法消竭。不善法增。危败躯身。不检其妻。不守财贿。常为人疑。宗亲不信。种业如是。门不贞洁。身坏命终生地狱中。设得为女非独一主。设得为男驰骋邪淫。自失其妻。是十恶事。

  所以种下一因,得到的可能是多种果报,这和我们自然界的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一样,果实总是比种子大,而且还不止一个果实。
 
  再比如说杀生得到的果报,决不仅仅是被人杀这么简单。一命抵一命的说法在因果理论中是不现实的。
  不要认为因果就是欠债还钱、杀人偿命那么简单。问题其实非常多。
  在《鬼问目连经》就叙述了非常多的业力果报的例子,例如:
  一鬼问言。我一生以来。恒患头痛。何罪所致。目连答言。汝为人时。好以杖打众生头。今受花报果入地狱。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