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的奥秘(2)

佛在《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讲:假使经百劫不坏诸业因,因缘和合时有情随受果 就是说我们造作的业因,种种因,哪怕是过了很久很久的世间,依然不会损坏,无论我们做得是善因、还是恶因。都会成为一颗种子,一旦和其


  佛在《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讲:假使经百劫不坏诸业因,因缘和合时有情随受果
 
  就是说我们造作的业因,种种因,哪怕是过了很久很久的世间,依然不会损坏,无论我们做得是善因、还是恶因。都会成为一颗种子,一旦和其配合的条件具备,那么就会有果报出现。
 
  为什么许多好人没得好报?
  印光大师说:作恶而得善报的,好比富家子弟,吃喝嫖赌,挥金如土,但不会马上冻死饿死,因为他的财产丰厚;行善而遇到灾殃的,是往世恶业成熟,比如犯罪的人虽然立了一些小功,但罪行不能完全消除,但可以改重为轻。
  世人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不知因果之理非常深奥。
  人们常对现实中的一些事情愤慨,有人说,某人恶行,子女尽管学习不好,却用捞的钱出国留学,回来后定到工资高、福利好的工作单位,仍是出人头地,处处占尽了便宜,也没有见到他有什么恶报应。其实因果是贯通前生后世的,不能在一世一事上下结论。就是从现代来讲,也要有长远的眼光,要用十年甚至于二十年的时间来验证,不要看到眼前一、二年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就下结论。我们也确实看到有的人捞的更多了。但另一方面,他的儿子吸毒,已经开始败家。还有的人钱没有少得,孩子却连大专都没有考上,为培养后代,花钱出国,几十万元进去了,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这就是因果报应。同时,世上纯善纯恶的人太少了。有的杀人犯,临死前天良发现,捐献人体器官。有的强盗扶养孤儿,大恶之人也有善的一面。反过来。有的人表面行善,实在做恶。所以,不要只看眼前就下结论,更不要只看表面就下结论,要知道因果报应是微细而复杂的,是一丝一毫都不会错的。因果报应并不因为你不相信而不存在。就如一个人存了亿万元的钱,我们看到他不工作,却花钱如流水,还会因为造恶被罚款。但是他存的钱还有许多在银行里,不会立即就贫穷。所以,有的人造恶不但没有遭殃,反而还提升了官职,或者凭借生意的作大,成了社会名流。这是因为他们是过去生积的福报很大的缘故。
  印光大师文钞全集引述了一件唐朝玄奘法师记录下来的事:唐朝时西域天竺国有位戒贤法师,德高望重,名震四天竺国。某一年身患恶病,痛苦极为惨烈,无法忍受,正想自杀以求解脱时,忽见文殊、普贤、观世音三位菩萨降临,指示他:“你在久远劫前,作过多次国王,做了许多迫害恼乱百姓的恶行,本应堕落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称为恶道〕,长久受大苦报,由于你宏扬佛法的缘故,得以免除将来的地狱大苦报,将它转变成目前的人间小病苦,你要忍受。再过三年,有位大唐国僧人名玄奘,会到此拜你为师,求受佛法。”戒贤法师于是强忍病苦,力行忏悔,经过很久,终于康复。过了三年,玄奘法师果然来拜师求法。戒贤法师叫弟子述说病苦的情形,徒弟边说边哭,可见病苦的惨状。若非菩萨指明往世因果,或许有人会说,如此大有修行的得道高僧,尚且得到这样的惨病,佛法有什么灵感和利益呢?其实这全是往世业因,以及转“后报重报”成为“现报轻报”的缘故

  《华严经》讲:于一业分别知无量诸业种种缘造。如一业。一切诸业亦复如是。
  就是说,从单单一个业力来认识,就可以知道我们大家的无量业报、果报,都是由种种缘的聚合而成。就和这一个业力一样。我们自身的一切业力、果报都是如此的。
  业的活动就是我们生死轮回的相续,我们日复日年复年的生活着,这就是业的活动。我们在受业报的过程中,又再造新的业因。比如说,我们有这样的身体,脑袋和思想,那是过去的业形成的;但是今生的我们仍然利用现世的身心继续造业,以总的六道而言,因业因的善恶差别,所感的果报有苦乐之别。比如:天人是以善业转生天趣感受乐报,地狱众生是以恶业堕入地狱而感受无量痛苦。其次,以同一道众生而言,虽然共业相同,但以个业的善恶差别,而须别别感受不同的苦乐。比如:一般的饿鬼每日都被饥火逼恼,而有些大力恶鬼却能享受天人般的妙欲。至于人道,如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人口有十几亿之多,却无法找到两个命运完全相同的人。人类纷繁复杂的苦乐万象,唯一是由业的善恶差别所致。再次,即便是同一个众生,由于所造业的善恶繁杂,他的人生境遇也是有苦有乐。  

    如果非要用比喻来讲:每个人的因果都如同一片没有尽头的森林,无数的种子、无数的发芽、开花成长、无数的果实。而果实则继续变成种子。不同的植物之间又相互缠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如《百业经》说:“众生诸苦乐,佛说由业生,诸业亦种种,造种种众生,漂泊于轮回,业网乃极大。”也可以比喻成一张没有边际的大网、上面纵横交错着种种因、种种缘、而这些条件聚集在一起就是一个交汇点:果报,无数的果报又继续和其它的因缘相交汇,层层叠叠无有穷尽。
  因果就是如此运行,每个因都在适合的条件下发展,同时又对其它的因的发展起着作用,相互缠绕、相互影响。非常复杂。复杂到我们普通人是难以想象的。
  《入中论》说:“有情世间器世间,种种差别由心立,经说众生由业生,心已断者业非有。”
  《俱舍论》也说:“形形色色世间界,皆由众生业所生。”
  众生无量的痛苦与安乐,佛说唯一由业产生,善恶业也有无量种类,以种种不同业造就种种不同众生,各有各的性格、相貌、苦乐、遭遇。这张“业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遍及一切情器世界。不但是有情本身,乃至有情所依的器世间也是如此:下至风轮,上到色究竟天的天宫,这一切差别相,都是由众生业力产生
  比如铁柱地狱里的众生眼里看到烧得通红的铁柱,是一个美女,等他去抱的时候,却被烧得冒烟。要知道根本没有人逼迫,那些刑罚都是罪人自己的业力所显现。不光地狱是业力的显现,人间同样也是,六道轮回都是。
  如果能信解以黑白二业决定苦乐,以业差别决定苦乐差别,再以这条道理观照世界,便会发现万法本是那么井然有序,丝毫不乱,而贯穿其中的规律便是因果律
  前面说了因果的运行。那么按照这个因果运行的模式,我们还需要了解因果的几个特点:
  因果是自作自受的
  因果的作用永远是自作自受,绝没有你造作的业果,导致别人承受的。或者别人造作什么业力,而你得到果报的。
  <般泥洹经>讲:‘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
  哪怕是父子至亲,其造作的业因也不会因为亲缘关系而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