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惠:三个经典比喻和三句名言

圣贤教育,陈大惠

在《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特别节目)里面,陈老师多次用到的三个比喻,还有最常说的三句话。每个比喻每句话的含义都非常深刻,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值得我们借鉴以自我反省。三个经典比喻:

一、【厨房的油灯泡】

下面我们先做一个试验。有人就说了,说这个人你说他,他长的人的模样啊,说的是人的语言呢,他为什么就没有人味了呢,他就不是人了呢?他看着是个人呢,他怎么就不像人了呢?各位我们做一个试验,什么试验呢?我们拿两个灯泡。灯泡100瓦,刚买来的,都很亮。一个把它放在厨房,天天炒菜油烟熏着它,放多长时间呢?我们给它放三年。这个呢,很干净的一个房间,我们给这个灯泡也给它放三年,没有任何污染。好,三年之后,我们把这两个灯泡打开,一看,厨房这个灯泡跟没亮一样,灯一开,这个屋一点儿都不亮。为什么呢?它已经被油烟都糊死了。这边你一开这个灯,特别亮,很光明。你说你举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试验告诉各位,它就是人性的试验、习性的试验。这个话怎么讲呢?我们注意《三字经》头一句话,有人就讲了,《三字经》这个东西三岁小孩都会背啊!你不要看不起它,三岁小孩都会背,八旬老翁不理解啊,不懂啊。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凡是人他天然的那个人性,那个天性,那个人性是本善的,本来就是善的。善是什么呢?纯净纯善,这是它的天性,自然的,道,人与生俱来就这样。你看那个小婴儿生出来之后,打个比方,你不要说小婴儿,几个月,你拿一把刀,明晃晃的刀,你对着他,他冲你笑。说明什么呢?他一点点污染都没有,你骂他,他也冲你笑。为什么呢?他没有这个概念,就像一杯清水,无色,无颜色,无味,无味道,无嗅,也无这个气息,没有气味。透明的,这就像人性一样。人之初,性本善,天然的人性。

第二句,告诉各位什么呢?“苟不教,性乃迁”。假如你不教育他、不让他保持他这个纯善的人性的话,他那个刚出生的时候、从娘胎里就带来的本善的人性啊就改变了。我们刚才大家记得灯泡的试验,就是这个意思。今天我们看,是什么把我们污染的最重呢?四个字,自私自利。现代人自私能到什么程度呢?父母死就死吧,大货车轧死你也无所谓呀,我自己先第一,我重要。为什么呢?天天呢受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周围的朋友,周围人的错误的价值观的影响,不道德的这些价值观的影响,让我们怎么样呢?疯狂地,欲望炽盛地去满足自己的私欲,不管别人,只管自己。所以今天社会的通病。

-------

现在为什么父子也不亲了,长幼也没有秩序了,夫妇打成一锅粥了,然后君臣也不讲道义了,朋友根本不讲信用,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了教育,一旦这教育恢复,实现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身心,绝对不难,难在哪里?难在你不肯相信。现在的人欲望太重,每一个人都欲望炽热,完全糊涂了,欲望把我们的心给包裹住了,像厨房里的灯泡一样,被油烟熏黑了,到最后到厨房开灯跟没开灯一样了。其实灯里面亮不亮?亮,但被油烟糊死了的。我们要擦灯泡,先擦自己的灯泡,和谐自己的身心,擦一点亮一点,最后身心就光明了,一切灾祸、不和谐全都消失了。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无根的鲜花】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我在第一天就拿讲台上这个鲜花给大家做比方,我说它三天之后,你看,它真枯萎了。什么原因呢?它没有根啊。你那个钱财赚到了,你那个房子、车,名也好,利也好,拿到了手里之后呢?它不是你的,你只是替人家保管,或者是暂时有这么两天拥有,几天之后它就走了。“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什么意思呢?财富福报是结的果实,你有了根,这个财富它自然就来了。

我们今天人就没弄明白,天天去找这些花朵,苹果,桃子来摘,结果你什么都得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苹果树,没有桃子树啊,谁让你去摘呢?谁让你去无偿地占有呢?各位,财富是自己的德行长养出来的。

我们明白这个就会知道,《大学》里面讲,有德才有人啊,什么意思呢?你有了德行啊,你才能有人。人是什么呢?就是跟随你创业的这些员工啊,你手下有人跟着你走啊,你有人脉,什么原因呢?你有德行。有了人之后怎么样呢?“有人此有土”啊,那个土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市场。“有土此有财”,自自然然这个市场,你的客源就来了,你的财富就来了。大家看,在德行和钱财之间,还有两个什么呢?一个是人,一个是土啊,不是前面德行、我们的人才、加上我们的市场这三个都不管,直接就想要那个钱,怎么可能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