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认知的异同—美国大学生与藏传佛教僧侣(2)

黑丘州立大学: 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的斯皮尔菲什市(Spearfish),也是该州规模第三大的综合性公立大学,大学开设了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 摘要: 过去四年里,我们使用了基于PER(物理学教育研究)课程教材,对
黑丘州立大学: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的斯皮尔菲什市(Spearfish),也是该州规模第三大的综合性公立大学,大学开设了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

摘要:过去四年里,我们使用了基于PER(物理学教育研究)课程教材,对藏族佛教僧人进行了各种物理学主题的教学。通过翻译,我们聆听了僧侣们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我们发现他们的理解,与我们在美国课堂中听到的,有着不少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僧人与美国学生认知的相似程度,却随课题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例如,双方对于磁场的理解通常是一致的,而对于色彩叠加的理解,有时僧侣们与美国学生使用的概念有巨大的差别。僧人们说话的方式,也让我们相信文化背景也部分地决定了,他们最初是如何对物理学中的具体课题进行思考和认知的。此调查报告会引用实例,针对双方对于物理学认识上的相似与差别给予说明,并尝试找出其异同的原因。 

关键词:文化差异,磁场,色彩,藏族,课程教材 

1、引言

物理学教育研究(PER)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推理论证能力。PER正在建立一套美国学生式的先入之见,以及质疑问题思维方式的知识基础体系。如此一来,课程开发者可以开发出一些能有效针对学生实际的课程教材。然而,在非西方国家的学生身上,我们几乎没做过什么工作——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西方学生一样吗?美国所开发的PER教材能否成功地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者呢? 

我们也许会期望那些非西方文化的学生对物理学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美国学生相比,非美国学生在教育背景上的差异,可能导致隐性知识和/或知识鸿沟,与西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差异相比,他们的问题更加特别。文化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对现实本质的思考和认知方式上的不同,这点在西方学生中并不普遍。最后,一些认知科学家坚信,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会促成认知。因此,在盲目地假设美国的PER结果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之前,我们应该先检验一下。 

然而,通过探询/定向实验法来教授物理学的过程中,有理由相信,非西方文化的学生至少在某些概念上,与西方科学家是相似的。我们相信物理世界不管观察者的文化背景如何,都应该以同样的方式运转。同样地,所有人类都具有相同的身体和大脑结构,这影响着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而西方文化正在全世界传播。本研究未涉及对前述最后一个现象之重要性的描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