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诚”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信愿”。佛教中说,没有信愿不足以导行;相反,有了圆满的信,就会有强烈的愿;有了强烈的愿,就会有不折不扣的行——也即心正、身修。 什么是圆满的信呢?例如,面前放着一个烧红的铁块,此时如果你将手放在上面,手立即就会被烧伤,你对这个事实会深信不疑,这就是圆满的信!有了这个圆满的信,你一定会有这样强烈的愿:千万别让自己的手碰到这个烧红的铁块,于是你就会心正、身修——也即不会生起将手放在铁块上面的想法,也不会产生这样的举动。 又如,面前放着一块面包,你伸手就能拿到,对“伸手就能拿到”这个事实你也深信不疑,这就是圆满的信。假如此时你很饥饿,你就会生起强烈的愿:伸手拿!有了这个强烈愿,拿面包的心念就会生起来,最后拿面包的动作也会产生。 对改变性格这件事来说,例如,面对别人的讥讽,自己有很多态度——发火、怨恨、包容、惭愧、反唇相讥、悲悯等等,对这些态度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心里清清楚楚,没有半点含混;对哪些态度会导致安乐乃至安乐的大小,对哪些态度会导致痛苦乃至痛苦的程度,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比如,对发火、怨恨、反唇相讥等态度的恶果心里清清楚楚,于是就会有强烈的愿:不能发火、怨恨、反唇相讥!对包容、惭愧、悲悯等心态的好处清清楚楚,心里就会产生强烈的愿:我无论如何要包容、惭愧、悲悯!有了这样的愿,发火、怨恨、反唇相讥的恶心就不会产生,包容、惭愧、悲悯的善心就会产生,于是恶行就得到遮止,善行就会随后而生。 所以,面对一个对境,做到“意诚”,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对各种态度所导致的结果有一个圆满的信心,一个是对所希望的结果有强烈的希求心。有了这两个就算是意诚了。圆满的信心与强烈的愿望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信心没有转化为愿望之前,还不能算是意诚。 五、从事例说明什么是意诚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中所说的俞净意公的事例,就说明了断恶行善需要“意诚”为基本条件。一开始的俞净意,虽然理论上也知道行善断恶,但由于行善断恶的意不诚,因此恶习仍然未改。直到灶神显身后加以劝说,他才深信因果不虚,并且发大誓愿断恶行善。如果我们对灶神帮助俞净意的手段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灶神主要在两个方面改变了俞净意: 一、通过俞净意自身的经历,来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真实不虚,以此增上了俞净意对因果的信心。 二、劝勉俞净意增上断恶行善的决心。灶神劝俞净意说:“君从今后,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 俞净意在改过的过程面临的也是“信心”与“决心”这两方面的问题。《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中说:“因焚香叩谢,即于次日元旦,拜祷天地,誓改前非,实行善事,自别其号曰净意道人,志誓除诸妄也。初行之日,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忽忽时日,依旧浮沉。因于家堂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愿善念永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每日清晨,虔诵大慈大悲尊号一百声,以祈阴相。” 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俞净意虽然发了断恶行善的誓愿,但是“初行之日,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忽忽时日,依旧浮沉”,也就是说,俞净意在真正开始发愿断恶行善的时候,心中出现两种妄念:一类是“疑”念,也即怀疑这样做是否有好处,换句话说,就是因果报应是否真实不虚;一类是“惰”念,也即懒惰,不愿意发大愿,坚定信念去改掉原来的心理习惯。 俞净意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呢?通过忆念自身经历增上对因果的信心,通过在佛菩萨面前发大愿的方法巩固自己断恶行善的决心。 我们知道,“疑念”是信心的反面,“惰念”是决心与誓愿的反面。从这里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信心与决心是断恶行善的前提条件,如果让信心与决心的反面——“疑念”与“惰念”这两者占据自心,则改过行善永远会落空。 所以,所谓“意诚”就是这样一种心灵状态:彻底断除了对因果的疑念,去掉断恶行善的惰念;内心充满了对因果的信心与断恶行善的决心。当我们的心步入这种状态的时候,正心与修身就是很自然的一个结果了。 六、观察自心 回过头来观察我们的自心,一个善行未落实,一个恶习未改掉,原因何在呢?其实就是“信得不真,愿得不切”,换句话说,就是“非疑则惰”——也就是,不是对因果怀疑,就是懒惰。 “我内心怨恨这个人,说一下这个人的坏话,恐怕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吧!”、“我对这个异性生一点贪心,恐怕问题也不那么严重吧!”“吃肉,问题恐怕也没有那么严重吧!”……,这些念头都是对因果的未知、谬知与怀疑,一句话,就是内心对因果还处在愚昧的状态,还没有生起信心。 内心对别人生起了怨恨,甚至背后说了别人的坏话,对异性生起贪心等等,一点也不惭愧、后悔、对自己感到厌烦,或者,明明知道不对,却还安慰自己,暂时就这样吧!以后再改!这就叫做“懒惰”。 如果我们的心被怀疑与懒惰占据,即使过一百年,性格也不会有丝毫好转。 七、如何使意更诚? 意诚的因是“知至”——也即对因果的道理知道得圆满了。如果对因果知道得不圆满,信心就生不起来,信心生不起来,断恶行善的决心也就生不起来。 所以,要使“意”更“诚”,务必使“知”更“至”;要使“知”更“至”,务必要“物格”——也即不停地观察因果规律,直到内心断除一切疑虑为止。 例如,《十善业道经》中佛陀对娑竭罗龙王说:“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亳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