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谦恭能使人受益

谦恭是中国传统教育里对人处世态度的一种要求,它是个人行为处事方式成熟的一种表现。因为真实的谦恭意味着对别人的礼貌和尊重,对自己言行举止适宜的克制和修饰。在崇尚自由的现代,很多人认

谦恭是中国传统教育里对人处世态度的一种要求,它是个人行为处事方式成熟的一种表现。因为真实的谦恭意味着对别人的礼貌和尊重,对自己言行举止适宜的克制和修饰。在崇尚自由的现代,很多人认为这种克制和修饰是对自己的一种束缚,是没有必要的一种行为。甚至认为这种态度里或多或少有点虚伪的成分。殊不知那种随意挥洒,纵横自如的人际交往方式正是在个人修养到一定程度后的厚积薄发。展现出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那种随意和自如,看不见的则是长期的学习和积淀。缺乏基本修养的随意和挥洒展现的只能是一个人的浅薄和鄙俗。谦恭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在最基本意义上对他人的一种尊重;相反,只有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人才不敢谦恭。
通常情况下谦恭会让他人觉得被尊重,反馈回来的是自己也受到尊重,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它能使懂得它的人受益。这是从最浅显的一个方面能看得到的,但这显然不是“谦受益,满招损”的完整诠释。从心理的角度看,谦恭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对外界保持敬畏的一种心理状态。有所敬畏,在行为上和意识上就会有所检点,就会减少许多没必要的过失,使自己的人生轨道保持相对的畅通。从更深一个层次上来讲,人是必须有所敬畏的。你不选择主动敬畏,就要被动接受焦虑和恐惧的侵袭。因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具有能量的特性,哪怕是一个极细微的念头(思维是一种具有能量的活动),也一样是一种具有能量的活动。这种能量活动会对它四周的场产生影响,当一个人的行为哪怕是意识毫无敬畏时,它就会无所顾忌。而无所顾忌的行为和意识一定会和周围的场和事物(爱因斯坦晚年认为:物质是人类的错觉。所有的物质包括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场的表现形式,场的相对集中就形成了物质)产生冲突。不懂敬畏就会只懂得关注自己而忽视周围的一切,这样的能量活动是发散性的,不懂得关注周围存在的一切,就会对别的场形成冲击。这种冲突产生时就会给施受者以障碍。看得见、明显感受得到的是生活中的冲突,看不见、会莫名其妙的觉得焦虑和恐惧的是相对较弱的场的反作用力。这种看不见的场的作用力比看得见的障碍更折磨一个人的心志,也更摧残一个人的生活。在中国的传统习惯里,通常把这种看不见的场称之为天地鬼神。是一些我们思维方式以外的、不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存在和物质存在。它们不会象生活中的障碍一样直接表现出来,但是它们无处不在。它的反作用就象水的渗透一样,缓慢而不间断,阴柔而不终止。正面堵住它的时候,它会从侧面渗进。当你把自己完全密封起来的时候,它会围绕在你的周围守侯。而我们和它们和谐共处的时候,它们对我们的心灵的滋养和生活的无形的改善也是一样绵密而持续。因为谦恭的心态是一种内敛的状态,它首先关注的是周围的存在,和别的场和能量接触时选择的是主动而适当的留出对方需要的活动空间。这样的能量活动具有内敛、函纳的特质,周围的一切都是其容纳、充盈自己的资源。这种主动的留和被动的撤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会得到别的场的主体的眷顾(场本身不过是一种载体),给其留下更多的空间;后者则会彼此相耗,丧失更多的空间。
社会领域里面,一般真正懂得谦恭的人只有这么两类:一类是真正有智慧、有能力、对自己也有足够的信心的人,一类是心怀慈善、老实厚道的人,其余的多半不敢谦恭。从命运的运行轨迹来看,前两类人就算不是都得成大器,其人生的果实也是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步丰硕而成熟。发育不成熟和酸涩的果实多是不敢谦恭,投机取巧者所结。在修行领域,谦恭更是修行者得到真实利益与否乃至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华严会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大愿即为礼敬诸佛岂是偶然?其中的原理固然有前面所分析的因素,但那毕竟是妄心所现的境缘里的一些规律,更重要的则是收摄妄心。佛祖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的一刹那所讲: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在华严会上也讲:一切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金刚经》上更是说的明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我们礼敬诸佛、谦恭一切,从状态上讲是收摄内敛;从实质上讲则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尊重和礼让。因为一切本是我们自心所变现出来的产物。到最后敬无可敬时,恰如十字街头见亲爹,得大安乐了!
我们现在有很多修行人在这方面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实在讲,很可惜!修行的实质是在心地上用工夫,离开心地用功,都属于边外事情。有些同修参禅参得目空一切,说起来字字珠玑,行起来却是妄想分别执着依然,甚至越来越盛;有些同修念佛时散漫随意,毫无恭敬,如印祖(印光大师)所言:虽种成佛得度之远因,而其亵慢之过有不堪设想者……要知道,我们之所以为凡夫,就在于我们在妄想、分别、执着的旋涡里翻滚不休。如果不将这翻滚不息的妄心降伏,怎么可能有成就?毫无恭敬就是放逸,放逸就是随着妄心而去。而恭敬,或者说谦恭是我们收摄妄心的最关键的一步。古人读书尚且收摄身心,何况用功办道!很多同修将佛经和世俗的闲书放置一处,摸脚抠鼻之后也不洗手就拿起经书翻看。视恭敬为执着,以放逸为潇洒。明知佛经载法,法为佛母,依旧如此亵慢,其过怎堪言及!见别人持戒精进不仅不加赞叹,反以有取有舍落在两边,不是究竟无取无舍(其实说无取无舍本身就是一种取舍)的正道来自诩高明。却不知究竟无取无舍是成佛以后的事,成佛以前那一桩事不落在取舍里头?即就禅宗的见性成佛也还有个断惑证真,何况其余?明明执理废事,做着欲望的奴隶,还要自认为潇洒。其实真正的潇洒是于诸尘缘幻境中了无粘着,而不是无作无为什么事都散漫随意。那种只做表面工夫,以为持持戒,诵诵经就万事大吉的执着当然是不对的,可是当于事上又离于事上就是了手功夫了。我们以为人家执着的时候,也许人家正享受着大自在呢!我们即使什么都没做,可是心底的妄想分别执着如果连绵不断的话,还不如死持戒的人能修得一些世间福报了。所谓宁可执有若须弥,不可执空如芥子。纵然知见再高,也要塌塌实实做去。按古修大德所讲: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最后再撒手纵横去。如此才不辜负自己得来不易的知见和诸佛祖师的恩德!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