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禅师语录》导读(3)

《临济录》导读 临济禅师生前的开示法语、接众机缘及其行录(参学经过),由他的门人三圣惠然记录成书,流行于世,见《古尊宿语录》。 《临济录》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语录,收录了临济禅师的上堂和示众法语(共2
《临济录》导读

临济禅师生前的开示法语、接众机缘及其行录(参学经过),由他的门人三圣惠然记录成书,流行于世,见《古尊宿语录》。

《临济录》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语录,收录了临济禅师的上堂和示众法语(共22小节),为整个语录的重心部分;第二部分是勘辨,记录了临济禅师接引学人和来参者的机缘公案(共25个小节,其中正录部分有19个小节,补余部分有6个小节);第三部分是行录,记录了临济禅师的生平和参学历程(共28个小节)。

临济宗在五宗七家中立宗最早,影响也最大,这跟临济禅师的禅法思想(包括教法思想)有直接的关系。临济禅师的禅法属南岳马祖禅系,它继承和融合了马祖道一、百丈怀海和黄檗希运等诸位祖师的禅法之精华,并加以活用,既有正面的开示,方便初学者树立宗门的正知正见,找到修行的下手处,同时又有丰富多彩的接人手段,令学人直趋向上一路。临济宗之所以能独秀于五家并风行天下,可能跟此有直接的关系。

临济禅师的禅法思想可分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理法,即确立对自性三身佛的决定信解。

二是观法,面对当下的见闻觉知而不起心动念,把握无形无相、历历孤明的听法者、无依道人、无位真人,以此为修行的入手处;在日用中,依“休去歇去、平常无事、无心无为、无修无证”的原则用功,破一切相。

三是教法,根据学人根性,给予相应的接引方法,包括三玄三要、四喝、四料简、四照用、四宾主等,皆是临济禅师的门庭施设。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三个部分来介绍一下临济禅师的禅法思想。

一、临济禅法的重心:

树立“真正见解”是宗门修习的第一要务。

临济禅师认为,修行必须首先建立“真正见解”,也就是对即心即佛、无心合道等宗门的基本理念产生决定的信解(即信心和领解),这是修行成功与否的首要前提。如果见地出现了偏差,修行就会出问题:轻则劳而无功,重则落入魔道。临济禅师所说的“真正见解”主要是指理法和观法。

临济禅师讲:

1.今时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

2.道流,切要求取真正见解,向天下横行。免被这一般精魅惑乱。无事是贵人,但莫造作,只是平常。你拟向外傍家求过,觅脚手,错了也。只拟求佛,佛是名句,你还识驰求底么?

3.夫出家者,须辨得平常真正见解,辨佛辨魔,辨真辨伪,辨凡辨圣,若如是辨得,名真出家。若魔佛不辨,正是出一家入一家,唤作造业众生,未得名为真出家。

很显然,临济禅师所说的“真正见解”,不是泛指教下所说的文字知见,而是指建立在大乘佛教的佛性论和般若空观之基础上的正见正念(具体内容详后)。

临济禅师之所以强调修行首先要树立“真正见解”,源于他对当时丛林修行所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全面认识。

临济禅师悟道后,一度行脚参方,对当时丛林修行的现状非常了解。他发现,有四个方面的弊端比较严重:

1.心外求法。

很多修行人,并不真正理解“即心即佛,一切现成,无心合道”的意义,置“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马祖语),一味“旁家波波地求觅”,“担钵囊屎担子傍家走,求佛求法”(临济语),不知回头在自家心地上用功夫。这种现象很普遍。赵州和尚也说过类似的话:“我见千百亿个汉子,尽是觅作佛底(的)人,中间求个无心道人不可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