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淫断欲圣典汇编(2)

学问未明,所作不办,未伏诸根。见淫荡女颜色妙好,淫意为动,志在放逸。著淫荡女,口出软柔恩情之辞,怀亲附心,与语周旋,彼家日日不懈分卫。比丘睹其好色,听闻音声,淫意为乱,迷惑愦错,不能自觉。而 佛经 曰

  学问未明,所作不办,未伏诸根。见淫荡女颜色妙好,淫意为动,志在放逸。著淫荡女,口出软柔恩情之辞,怀亲附心,与语周旋,彼家日日不懈分卫。比丘睹其好色,听闻音声,淫意为乱,迷惑愦错,不能自觉。而佛经曰:“目见好色,淫意为动。”又世尊曰:“虽睹女人,长者如母,中者如姊,少者如妹、如子、如女。当内观身,念皆恶露无可爱者,外如画瓶,中满不净,观此四大,地水火风因缘合成,本无所有。”时彼比丘不晓空观,但作色视,淫意则乱,为淫女人而说颂曰:
  淑女年幼童渍净,颜貌端正殊妙好;
  一一观容无等伦,吾意志愿共和同。
  时淫荡女,见此比丘所说如是:“吾本不知凶恶贪淫,反以清净奉戒意待,谓之仁贤。喜犯罪舋,随其来言,当折答之!”即时以偈而报颂曰:
  当持饮食来,香华好衣服,
  若干种供养,尔乃兴仁俱。
  于是,比丘以偈答女颂曰:
  吾无有财业,观我行举动;
  以乞讨而立,所得者相与。
  于是,淫女以偈颂曰:
  假使卿身无财业,何为立志求难致;
  如卿所作无羞惭,驰走促出离我家。
  时,逐出比丘,追至祇树门。诸比丘即来诣佛,启白世尊,具说本末。
  佛言:“此比丘宿命曾作水鳖,淫女曾作猕猴,故亦相好。志不得果,还自侵欺;不入正教,增益恼患。于今如是,志愿淫女,愿不从心,逆见折辱,惭愧而去。”
  佛言:“乃住过去无数世时,大江水中,鳖所居游,其江水边,树木炽盛。彼丛树间,有一猕猴,止顿彼树。于时彼鳖,从江水出,遥见树木,有此猕猴,而与谈语,稍稍前行,欲亲近之;数数住返,相见有日,日日如是,睹之不懈;则起淫意,心为迷惑,污染秽浊,不能自觉。”则时以偈而叹,颂曰:
  颜貌赤黄眼而青,游丛树间戏枝格;
  吾今欲问毛滑泽,欲何志求何所存?
  猕猴以偈答曰:
  吾今具知鳖本末,为国王子有聪明,
  今卿何故而问我,我用此言怀狐疑。
  于是鳖复以偈答曰:
  吾心常存志在卿,心怀恩爱思想念,
  以是之故而相问,当以何法而得会。
  猕猴以偈报颂曰:
  鳖当知之我处树,不应与君共合会,
  假使欲得与我俱,在丛树间相供养。
  于是鳖复以偈答曰:
  吾所服食以肉活,柔软甘美胜果蓏,
  不当贪求不可获,当为汝致众奈果。
  尔时猕猴以偈报曰:
  假使卿身不处树,何为求我不可致;
  如今观我无羞惭,且自驰走不忍见。
  佛告诸比丘:“尔时猕猴,今淫荡女人是;鳖者,分卫比丘是。彼时放逸而慕求之,不得如愿,今亦如是!”佛说如是,莫不欢喜。

  《撰集百缘经》节录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能离恩爱者,永断无怖畏。

  《贤愚经》节录
  夫淫欲者,譬如盛火,烧于山泽,蔓延滋甚,所伤弥广。人坐淫欲,更相贼害,日月滋长,致堕三途,无有出期。夫乐家者,贪于合会、恩爱、荣乐因缘;生、老、病、死、离别、县官之恼,转相哭恋,伤坏心肝,绝而复苏。家恋深固,心意缠缚,甚于牢狱。

  《杂宝藏经》节录
  淫欲之事,乐少苦多。犹如逆风而执炽炬;愚者不放,必见烧害。
  欲为不净,如被屎聚。
  欲现外形,薄皮所覆。
  欲无返复,如屎涂毒蛇。
  欲如怨贼,诈亲附人。
  欲如假借,必当还归。
  欲为可恶,如厕生华。
  欲如疥疮而向于火,爬之转剧。
  欲如狗啮枯骨,涎唾共合,
  谓为有味,唇齿破尽,不知厌足。
  欲如渴人饮于碱水,逾增其渴。
  欲如段肉,众鸟竞逐。
  欲如鱼兽,贪味至死,其患甚大。

  《大庄严论经》节录
  色缚于凡夫,五阴悉羁系,
  生能缚于物,死缚亦复然;
  今身至后世,未始不系缚,
  轮回羁缚中,数数受生死。
  佛说聚会者,必当有离别。
  一切有为法,悉皆是无常,
  无常火炽然,烧灭于三有。
  爱我者极多,我爱亦不少,
  我今皆能舍,如此爱著等。
  生死黑闇处,轮回险阻中,
  亲亲更相恋,恶见于乖离;
  无常无悲愍,破坏使别离,
  恩爱无别离,不应求解脱。
  展转相亲爱,相恋转善厚,
  毕竟必别离,以是因缘故,
  智者求解脱,都无所遗恋。
  复次,譬如幻师,以此阴身作种种戏,能令智者见即解悟。
  我昔曾闻:有一幻师有信乐心,至昼闇山,为僧设食。供养已讫,幻尸陀罗木作一女人,端正奇特,于大众前,抱捉此女,而呜唼之共为欲事。时诸比丘见此事已,咸皆嫌忿,而作是言:“此无惭人,所为鄙亵,知其如是,不受其供。”
  时彼幻师,既行欲已,闻诸比丘讥呵、嫌责,即便以刀斫刺是女,分解支节,挑目截鼻,种种苦毒而杀此女。诸比丘等,又见此事倍复嫌忿:“我等若当知汝如是,宁饮毒药不受其供!”
  时彼幻师而作是言:“尔众比丘见我行欲,便致嗔忿;见我断欲杀彼女人,复致嫌责。我当云何奉事众僧?”
  时诸比丘见其如是,纷纭称说,扰动不安。
  尔时,幻师即捉尸陀罗木,用示众僧,合掌白言:“我向所作,即是此木!于彼木中,有何欲、杀?我欲安于众僧身故,设是饮食,欲令众僧心得安故,为此幻耳。愿诸比丘听我所说,岂可不闻:‘佛于修多罗中说一切法,犹如幻化。’我今为欲成彼语故,故作斯幻。如斯幻身,无寿、无命。识之幻师,运转机关,令其视眴、俯仰、顾眄、行步进止,或语、或笑。以此事故,深知此身真实无我。”即说偈言:
  先观彼相貌,想像起倒惑,
  横生女情起,入于欲网罥。
  深实观察者,知身都无我,
  如彼善幻师,以木为女人,
  意行于颠倒,愚谓为众生,
  于此幻伪中,妄起男女想。
  智者善观察,阴界及诸入,
  缘假成众生,分分各别异,
  和合众分故,能作于诸业。
  诸行无男女,亦无有寿命,
  色欲及细滑,威仪并处所
  如此四种欲,回转婴愚心。
  一切智亦说,幻伪欺世间,
  如彼幻网中,化作诸色像。
  生死网亦然,现五道差别。
  忧喜与嗔恚,愁恼及斗诤,
  如彼众扰乱,犹如鬼遍身,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