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轮体空?(3)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由于布施能令众生安乐,是最容易修习的法门,有如大地一样,一切万物都依之生长,所以六度、四摄都以布施波罗蜜为上首。 这三种布施可分为有相布施与无相布施二种。有相布施,指世间上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由于布施能令众生安乐,是最容易修习的法门,有如大地一样,一切万物都依之生长,所以六度、四摄都以布施波罗蜜为上首。

   这三种布施可分为有相布施与无相布施二种。有相布施,指世间上一般人心希果报,执着人我的布施,所以又称为世间布施;此种布施,只能得到有漏的人天福报,报尽又再堕落,所以不是究竟的布施。无相布施则与有相布施相反,在布施时,能体达施者、受者、施物三者当体皆空,而无所执着,因为能超越世间的有漏烦恼,所以称为出世间布施。又因为此三者有如车轮一般,能辗断烦恼惑障,习气障、所知障,所以也称为“三轮体空”。

   三轮体空的布施,能使我们越过生死海,与众生同登涅盘彼岸,因此称为“布施波罗蜜”。        

   三轮体空的内容

   万法皆空是宇宙万象的真理。三轮体空正是空理的最高体证与实践,我们可以概略的就三方面来说明其中的妙义:  

   人我二空:众生之所以常常感到烦恼,是因为来自内心的执着妄想,以为六尘境界是实有的,因此产生我、我所具有的观念,使身心成为五欲六尘的奴役。布施行善,心存贪念,心存回报、结果因为心有所系缚,不但功德减少了,自己的心情也受到受者、施物等外境的影响。其实,五蕴和合的身心是假聚之有,刹那生灭。哪里有能施的我呢?既然能施的我了不可得,当然也就没有受施的对象,这就是“人空”。又因为诸法是五蕴和合而成,所以施物当体即空,法执也就跟着去除了,这就是“法空”。三轮体空的布施,使我们从二空里去除对人对法的执着,是自他二利的菩萨道。传统上我们称为“无我”。它所指的就是对自己不要有先入为主、固执不变的期待或希望。要看我们自己如何不断的变、变、变,转化,转化的过程,修行是最好的工具。我们的念头、我们的情绪不断在变、在转。据说禅修功夫极高的行者甚至可以看到微粒原子的改变,看见善恶交替的本质、看见布施的本质、生命的本质。
  
通过体证自我的空性,然后体证到“他人”的空性,体证到万物的空性。不执着于“我”,也不执着于“他”,更不执着于物,这就是所谓的“三体轮空”。

   体证一时的“三体轮空”并不难,比如我们不求名、不求利地帮助别人、事后自己也忘记了,这就是“三体轮空”。一心清净,不着一点痕迹。我们常住于“三体轮空”就很难。如果习惯了,念念相续如此,连常住的念头都会忘记。就无所谓念头、无所谓心境,这就是自然智慧。这就涉及到我们常说的“定力”,这才是我们修行人要修的真功夫!

    一切皆空:做到人空和法空还不够,还必须把“空”也完全空掉。因为佛教说空是要我们荡除执着,如果执着有一个“空”的存在,根本法执未除,反而病上加病,须知在分别思惟上所执的空,它的自性也是空的。三轮体空就是要我们釜底抽薪,从根本上破除一切颠倒妄想,从体性上斩断一切执着、烦恼、习气。真如金刚经所言: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真空妙有:虽然本无一法可得,但是诸相宛然,不可说无。当我们以智慧观察诸法无相无我、毕竟空寂以后,般若智慧现前,这时我们的心与外界合而为一,自然而然地就能随顺幻“有”,以善巧方便,大作佛事,布施行善,这时才可以说是真正的通达法性。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日光明照,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终日布施而不见布施相,不着空有相,这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了。《心经》一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心经》人人会背,但我们还要把《心经》融合到日常修行中去,再从日常修行中体会《心经》,体会世间万事万物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