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以下六种特点来断定那是否禅相: 一、它只出现於第五个禅定阶段之後,即在禅修者观著美妙呼吸已有一段长时间之後; 二、它出现於呼吸消失时; 三、它只出现於色、声、香、味、触等的外五境完全隐却之时; 四、它只在静默的心中展现,其时描述性的思维运作 (内部讲话) 完全停止; 五、它很奇特但极之吸引; 六、它是个简单得美妙的对象。 我提及这些特点,可让你可分辨到甚么是真禅相、甚么是幻想出来的禅相。 因此,第六阶段便名为「体验美妙禅相」。当我们把身体、思想和五感官 (包括对呼吸的觉知) 都完全放下,只剩下美妙的禅相时,这便可成就。 有些时候,当禅相首次生起,可能会很「暗淡」,在此情况下,你应立刻返回前一个阶段,即对美妙呼吸的持续默然觉知阶段,你转去禅相转得太快了。又有些时候,禅相很明亮但不稳定,如灯塔的灯光般亮下熄下,然後更消失掉。同样,这显示出你是太早离开了美妙的呼吸。禅相远比呼吸微细很多,你必须能轻易地将注意力保持在美妙的呼吸上一段很长的时间,然後心才能把清晰的注意力保持在禅相上。所以,先在美妙的呼吸上好好地把心修练好,耐心勤奋地修练,然後,当是时候转移至禅相上时,禅相便会明亮、稳定和容易保持。 禅相暗淡的主要原因,是你的满足程度太浅的缘故,你仍然「想要」些甚么。通常的情况是,你想要有明亮的禅相,或你想要禅那。记住,这是很重要的,禅那是放下的状态、是十分深层的满足状态。因此,送走那饥饿的心,於美妙呼吸上发展出满足吧,然後禅相和禅那便会自然出现。 禅相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作者」就是不断在干预著。「作者」便是那个操控者,那个指指点点的後座司机,总想介入不属於他的事情,并把所有事情都弄到一团糟。此初阶禅法乃是一种静止下来的自然过程,它需要「你」完全走开让路,当你能真真正正放下时,深层禅定才会出现,这意思是说,要真真正正放下,以至在过程当中「作者」全不能介入。 有一种可达成此种深厚放下态度的巧妙方法,那便是刻意地给予禅相信任。你极之轻柔地打断静默一下,只一下,把它当作在你心内般向它轻轻低语,说你把十足的信任交给禅相,以便「作者」可放弃所有操控,就此消失掉。心在此处等於出现在你面前的禅相,在你看著这一切时,它便会接管整个过程。 你此时甚么事都不需做,因为禅相的美妙程度,强烈得已超过把你的注意力吸住所需的力度,根本不用你帮助。此时要小心,不要去做判断。「这是甚么?」「这是禅那吗?」「我接著应怎样做?」诸如此类的疑问,都是「作者」想再次介入的杰作,是在过程中的骚扰。你可在旅程完毕後才为每一样东西作判断。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只会在实验完毕後,当所有资料都具备时,才作判断。因此,现在不要作判断或尝试辨清所有东西,不需要理会禅相的边缘,「它是圆还是椭圆的呢?」、「边缘清晰或是模糊?」所有这些都是不需要的,只会引致更多的杂乱、更多的「内」和「外」等的二元分化、更多的打扰。 让心趣向於它想要之处,那通常是禅相的中心,中心是最美丽的部份,那里的光是最明亮最纯净的。当注意力被吸引至中心去,并掉进里面,或当光向所有方向扩展,把你完全包著时,你应放手并只是享受当乘客的乐趣。事实上,这都是同一个体验,只是有著不同角度的观感。让心融入妙乐中,让此禅定之路的第七阶段——初禅——出现。 在踏进禅那之门之前有两种常见的障碍:兴奋和恐惧。兴奋是变得振奋紧张,假如此时心在想:「哗,这就是啦!」那样,这便变成为禅那最不可能出现的时刻。为要配合绝对被动的要求,这种「哗」的反应须被压止,你可在从禅那出来後才「哗」,那才是你「哗」的时候。然而,较有可能出现的障碍还是恐惧,恐惧生起於心认知到禅那的惊人力量和妙乐,或认知到要完全进入禅那,某样东西便必须要丢下——「你」!在入禅那之前,「作者」是静默的,但仍在那儿;在处於禅那中时,「作者」则完全消失掉,「知者」仍起作用,你完全有觉知,但所有操控此时都遥不可及,你甚至不能使一个思念形成,更莫说要下一个决定。意志已被冻结,这会令初手生起恐惧。在你一生中,你从未经验过这般厉害地被解除掉所有的操控能力,却仍完全清醒。这种恐惧便是由於害怕要交出如做事的意志般本质上甚个人的东西而生起的恐惧。 这种恐惧可藉著对佛陀的教导的信心,和相信将会出现并可看作是回报的那种难以抗拒的妙乐两者一起来克服。佛陀经常说,对这种禅那妙乐「不应害怕,反而应该经常仿效、发展,和修习之」《中部‧(66) 鹑喻经》(MN 66, LaÊukikopama Sutta)。因此,在恐惧生起之前,要对那种妙乐充满十足的信心,并保持对佛陀的教导和对圣弟子榜样的信念。为了一尝那种全不费力、超脱身体、我执消失和充满妙乐的体验,请信赖法,让禅那热烈地拥抱你吧,那将会是你生命中最深湛的体验。拿出勇气来彻底抛弃操控一会,并亲自去体验吧。 如果是禅那,便会持续一段长时间,若只持续数分钟,便不配被称为禅那了。通常,较高层的禅那会维持很多小时。一旦进入了禅那,便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当心一切就绪可随时离开,即当所有你在之前积聚起的抛弃力量之「燃料」都耗尽时,你才会从禅那退出来。这都是些十分静止和满足的心识状态,其性质就是要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禅那的另一种特性是只会於当禅相如前所述般被清楚观注之後才出现。此外,你还要明白,当处於任何层次的禅那中,是不可能经验到身体的感觉的 (如肉体疼痛),不可能听到外面的声音,或产生任何思想,即使是「善」念也不可能出现,只有清明而单一的感知,一种持久不变的非二元妙乐的体验,这不是一种恍惚的出神状态,而是一种提升了的觉知状态。在此说出这些,都是为了让你懂得自己分辨出你所认为的禅那到底是真的还是想像出来的。 还有很多禅修的话题,这里只是说出这种分七个阶段最高达至初禅的基本方法,还有很多可以说,如五盖及其克服方法、念住的意思和运用方法、四念处和四神足乃至五根,当然还有更高层次的禅那,所有这些都跟这种初阶禅修方法有关,只有留待以後有机会时再说。 那些被误导以为所有这些都是「纯定禅法」而没有内观 (毗婆奢那) 的人,我想请他们明白,这并非毗婆奢那亦非奢摩他,这叫做「巴瓦拿」(BhŒvanŒ),乃是佛陀所教导的方法,并在泰国东北部的森林传统里延续著,而我的老师阿姜查尊者就是其中的一员。阿姜查经常说,奢摩他 (止) 与毗婆奢那 (观) 是不能分割的,两者也不可离开正见、正思惟、正确道德行为等等而独立发展。真的,要於上述七个阶段上有所进步,禅修者必须明白并接受佛陀的教导,而且戒行亦必须清净。要成就以上的每一个阶段,智慧是必须的,那就是领悟「放下」的意思的智慧。这些阶段发展得愈深入,智慧便会愈深睿,还有,若你达至禅那,你整个见解亦会有所改变。可以说,禅那与智慧两者互相辉映、相辅相成。这便是通往涅槃之道,因为佛陀说过:「一个常住於禅那的人,有四种可想像得到的结果:入流果、一来果、不还果,或阿罗汉果」《长部‧(29) 宜人经》(DN 29, PŒsŒdika Sutta)。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