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三学增上 壹 何谓“三学增上” 三学是指戒、定、慧,是佛教的实践纲领,是学佛者所必修的课目。《翻译名义集》说:“防非止恶为戒,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此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漏”就是烦恼和非究竟的意思。因为戒定慧三学可以断除一切烦恼而获得究竟的妙智,所以又称为“三无漏学”。 此外,诸经论中每提及此三学,多冠以“增上”二字,称为增上戒、增上心(即定学)、增上慧,此“增上”有殊胜的意味,因为学此三法可达无上涅槃,功德殊胜,所以又称“三增上学”,或“三胜学”。 贰 三学的内容 一、戒学 (一)“戒”的意义 戒,梵语尸罗,或波罗提木叉,意指行为、习惯、道德、虔敬。《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四分律》卷三十五说:“波罗提木叉者,戒也。自摄持威仪、住处、行根、面首、集众善法,三昧成就。”这是说戒是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住处,一切定慧等功德,都由持戒而成就。 依广义而言,戒通善恶,凡是善恶习惯都可以称为戒,例如好习惯称为善戒(又作善律仪),坏习惯称为恶戒(又作恶律仪),然一般是指净戒、善戒,特别是指佛教徒的戒规,有防非止恶的功用。 据《菩提资粮论》卷一载,尸罗有习近、本性、清凉、安稳、安静、寂灭、端严、净洁、头首、赞叹等十义。其中,自“清凉”以下是净戒的再转释。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依处,也是实践佛道的基础;止恶行善,是戒的总相,守戒是实践修道的表现。 唐代道宣律师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中,以戒法、戒体、戒行及戒相四点,说明“戒”的要义: 1.戒法:是佛陀制定的法规,作为行者的规范,此禁戒的法规,如不杀、盗、淫、妄等。 2.戒体:是受戒法时,在行者身心上所发得而领纳在心中的法体,有防非止恶的功能。 3.戒行:发得戒体后,护持身、口、意三业不犯过失的如法行为。 4.戒相:戒行表现在外,其美德光显威仪,可为人轨范,让人生起敬信之心的相状。 其中,戒体最为重要,它是受戒者在三宝前发誓持戒时,心里所产生的一种转变,能在将来策励止恶修善的力量,甚至在梦中也能发挥功用,不毁禁戒。所以在领受戒法时,必须秉持一颗至诚恳切的心,将“戒体”纳入自身,才能达到受戒的效果。 经典中常以各种譬喻来说明“戒”的重要性,略举数则如下: 1.戒如良师:学校的老师教导学生世间的知识,戒律的老师则引导我们如何使三业清净,延续我们的法身慧命。因此,佛陀在《遗教经》中说:“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 2.戒如轨道:走路时,如果依街道指标,就不会走入岔路;汽车行驶,如果人人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发生车祸。戒律有防非止恶的功能,遵守戒律的轨则去做,就不会起惑造业,承受苦果。 3.戒如城池:古代国家设有城墙和护城河,以防止敌国的侵略;现代各国之间,也讲究国防的建设,以保卫人民的安全。戒就像围墙城池、国防建设一样,能巩固我们的慧命道业,不被五欲六尘的盗贼所侵犯。佛陀在临入灭时,一再告诫弟子们:“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之住处。”唯有受持净戒,才能使慧命长固久安。 4.戒如水囊:在外旅游的人,备有水囊才能解除干渴。人生旅途也会有许多烦忧热恼,唯有依靠戒的清凉甘露,才能够消除热恼,洗涤尘垢,所以“戒”含有清凉的意义。 5.戒如明灯:在黑夜大海中飘泊的船只,靠著灯塔的照射,得以安全靠岸;夜归的人,藉著路灯的照明,得以平安回家。学佛修道也必须藉著戒的明灯,照破无明烦恼,使迅速找回清净的自性,到达解脱的彼岸。 6.戒如璎珞:世俗的人以项炼首饰来装扮自己,学佛修行的人,以守持净戒来庄严自己的德行。戒行清净的人,好比戴上了道德的璎珞宝冠,人身自然庄严。 (二)“戒”的类别 从戒的各种分类,可以略知持戒的内容与方法: 1.通戒与别戒:通戒指“七佛通戒偈”,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佛出世之初,因为佛弟子清净,所以不须别制禁戒,因此以一偈涵摄诸戒。后来由于僧团庞大,龙蛇混杂,不得不在枝末上别别安立戒条,称为别戒,也就是为僧团七众所各别制定的戒律。 2.止持戒和作持戒:护持所受的戒体,停止恶业的造作,称为止持戒;策励修习善业的行为,就是作持戒。七佛通戒偈中的“诸恶莫作”属于止持戒,是消极的作为,“众善奉行”则属作持戒,是积极的行持。 3.性戒和遮戒:佛陀针对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所立的戒,称为性戒;如果本质并非是罪恶的,然而容易产生讥嫌,或诱发其他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则称为遮戒。例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无论佛教是否制戒,国家是否订法,本质上为天理所不容,是社会所公认的罪行,佛陀为之制戒,属于性戒;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饮酒容易令人失去理智,转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佛陀为之制戒,属于遮戒。从性、遮这两种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虑的层面是十分圆满的。 4.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戒律。菩萨戒的内容是三聚净戒,如《璎珞本业经》所说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断一切恶,摄善法戒积集一切善,饶益有情戒摄受一切众生。声闻戒与菩萨戒的差别在那里呢?《分别经论》卷二说:声闻戒,重视形式,动则越仪,有如膝上花,动则解散;菩萨戒,重视心行,不拘外轨,有如头插花,行止不动。 5.在家戒和出家戒:佛门里的七众弟子──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所受的戒律不同,略述如下: (1)在家戒:如优婆塞(upsaka近事男)、优婆夷(upsik近事女)等信持的五戒、八戒,称为在家戒。亲近承事三宝的在家男女,于皈依三宝后,首应受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受持五戒后的在家男女,可随分随力,进一步受持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在一昼夜间守持出家的八条净戒,因为只受持一日,所以与出家戒尽形寿受持不同。八戒是在五戒以外,加上:不著香花蔓(不香油涂身)、不观听歌舞、不坐卧高广大床三戒,及不非时食一斋,并将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改为不淫戒。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