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导论《净土篇》 (李圆净居士著)(2)

第二点,一切法门,都要仗自力断惑证真,才能了生脱死,只有这念佛法门,是自力和他力两皆具足。所以已断惑的,便可速证法身。即具足惑业的,也能带业往生。其法极其平常,虽愚夫愚妇,也能得益。却又极其玄妙,就

第二点,一切法门,都要仗自力断惑证真,才能了生脱死,只有这念佛法门,是自力和他力两皆具足。所以已断惑的,便可速证法身。即具足惑业的,也能带业往生。其法极其平常,虽愚夫愚妇,也能得益。却又极其玄妙,就使等觉菩萨,也不能出其范围。故无一人不应修,亦无一人不能修。真是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了。

抉择第三

善导祖师说:‘若欲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得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所谓契理契机之法,自然无过于求生净土。须知修持法门,有两种不同,那仗自办修戒定慧,直到断惑证真的,名为通途法门。那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极乐的,名为特别法门。倘以喻明,通途如画山水必经一笔一画,才得成就。特别如照山水,虽几十重的蓊蔚峰峦,一照俱了。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强者每日也不过百十里。特别如乘转轮圣王轮宝,一日便能遍达四大部州了。

我且再将此中分别说个分明。按通途教义,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是千圣的定理。所以教乘必要大开圆解,宗门必要直透重关,才配说见道两个字,才得再论修道。不然的话,便是盲修瞎炼,保不住撞墙磕壁,免不了堕坑落堑。这净土一门,就特别了。一切经教中,只有一部阿弥陀经,是释尊无问自说的。他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这是佛心佛眼亲知亲见的境界,哪里是二乘圣贤所能知见的。只要你死心踏地的深信佛言,依此发愿持名,即是以佛的知见为知见,更不必别求悟门。

按通途教义,依法修习的顺序,是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慧断惑,其间须有个一定的程式。所发的慧,有胜有劣,所断的惑,有深有浅,始可与论退或不退。这净土一门,就特别了。因仗他力,为阿弥陀佛大愿所摄持,故带业亦得往生。

按通途教义,见思烦恼分毫未尽,便不能出离同居国土。这净土一门,就特别了。修净业的,是横出三界,不必断除烦恼,便能从此同居生彼同居。(余门学道,名竖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横出三界,如虫钻竹,竖则历节难通,横则一时透脱,一迟一速,难相比拟。)一生彼土,那生死根株,便永远断尽。

究竟说来,这净土一门,可不求悟门,不待发慧,不断烦恼,岂非至极省要,至极直捷的么。我且和诸位老实商量。我们既没有立地成佛的资格,又没有断见惑任运不造恶业的实证。倘不专修净业,仗佛慈力,带业往生,难保尽未来际,还在三途六道中讨生活。我们要自量,当临命终时,对于生死去住,能保得自在么?无始来种种恶业重障,能保不现前么?这一报身,能保脱轮回久?如在三途恶道异类中行,能保无苦恼么?倘也了了自信得及,何善如之。如其不然,且莫以一时贡高,反累永劫沉沦。要知修行用功,原是为的了脱生死。倘用功而生死不能了,又不肯依能了的做去,岂非担麻弃金,自取其咎么?

理事第四

念佛兼能通宗通教的人,他们善根宿植,事理双融,既不执理废事也不事外见理。此等人于事一心理一心诸说,已经了然无疑,可决其上品上生,金台接引,更不须别人劝赞。但世上也不少一味喜谈理性的人,倘将事相向他解说,如未能默会妙旨,便难生起正信。故于宣说本宗旨趣之前,尚须对此一为饶舌。

古人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是说西方净土不出唯心,阿弥陀佛不出自性,那事理性相,尽在此中圆彰。却是从来有些宗家未曾真得之人,多有误会。每自矜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弥陀,不必更见弥陀,他们只执唯心自性,以为净土弥陀都非实有。这种人本不知宗,何况净土。又有一种人,未尝不信有净土,但满望著参禅悟性,便道西方不足生,弥陀不足见。他们全不理会即心即境,那来心外的境。即境即心,亦无境外的心。既然境全是心,何须定要执心斥境,拨境言心。念佛念心,原属两不相碍。如只执念心,不许念佛,那心佛岂非成二么?须知这一念心性,以空间言,是横遍十方的。以时间言,是竖穷三际的。如约横遍十方说,正当这一念念于西方阿弥陀佛时,西方依正即在我心中,而我此心亦在西方依正之内,如约竖穷三际说,当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当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更无前后。

这心性实在是生佛平等共有的,不偏属佛,也不偏属众生。如以心属弥陀,则众生是弥陀心中的众生。如以心属众生,则弥陀是众生心中的弥陀。所以当极乐弥陀相好显时,即自心显。当自心显时,即彼佛显。我心彼佛心,彼佛我心佛,是一体无二的。那么,以弥陀心中的众生,念众生心中的弥陀,岂有众生心中的弥陀,不应弥陀心中的众生之理。换句话说,将我具佛之心,来念我心具之佛,岂有我心具之佛,不应我具佛之心的道理。此理悟之实难,而信之最易。但肯直下承当,终必全身受用。可见得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两句话,并非说西方无土无佛,不须求生。也不是说在生灭缘影之中,便是唯心自性。要知求彼佛即求自心,求自心须求彼佛。可惜他们只知道吾心可以为净土,却不知猝未能为净土。他们只知道吾性可以为弥陀,又不知猝未能为弥陀。只由不解圆义,偏执一边,便同徐六担板了。

试问那西方净土,是无贪无恋,无嗔无痴的,你心能无贪无恋,无嗔无痴么?那西方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的。你思衣无衣时,就寒恼其心了,思食无食时,就饥恼其心了。更侈谈什么唯心净土呢。那阿弥陀佛,是福重山海,力挈天地,变地狱为莲华,易于反掌,观无尽世界,如在目前的。你的福力尚不能自为,何况变作莲华。隔壁的事还不能知,何况无尽世界。更侈谈什么自性弥陀呢?有以舍东取西为生灭的,却不知执东废西是断灭。那究竟无取无舍,是成佛以后的事。如未成佛,其间的断惑证真,都是取舍边事。你看三祇炼行,百劫修因,上求下化,有那一椿不是取舍的事呢。既许断惑证真之取舍,为什么不许舍东取西离垢取净的取舍呢?若言参禅,则取舍皆非。若论念佛,则取舍皆是。因为一属专究自心,一属兼仗佛力。那些不明法门之所以然的人,有妄以参禅之法来破念佛的,便是误用其意。他不知道禅的门无取舍,原是醍醐,而念佛的亦不取舍,便成毒药了。

如古德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上句说事,下句说理。能两句作一句看,事理圆融,固然最妙。但今人多是事理俱未明了,便宁可按事说,不宜按理说。与其执去则实不去之理,便不如执生则决定生之事为得。为什么呢?因其事有偕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执理废事。使不免落空之诮。执事昧理,犹不虚入品之功。愚夫愚妇虽不识理,却偏能暗合道妙,就是这个缘故。须知这一句弥陀,固然非大彻大悟,不能全提,而最愚最钝,亦无少欠。本自超情离计,故不消作意离绝。只要一心受持,何贵依稀解悟。为慎重计,修净土最好不入禅机,怨怕意见稍乖,两门俱破。参禅人不可不兼修净土,因为提防退堕,可不寒心。果能专修净土的,自不须更涉余宗。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念得这一句阿弥陀佛熟,那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那千七百向上机关,也在里许。那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也在里许。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