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佛释迦牟尼,舍金轮王位,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悟明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众生,即动物之总名称。十法界除佛法界,其余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上为四圣。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此类比天则劣,比人则胜,居须弥山,人不能见,斗争心极重)、畜生法界、饿鬼法界、地狱法界,此为六凡。从菩萨起,九界皆可称众生。所云本来是佛者,因各各具有本觉佛性,虽然现今迷而不觉,而本觉佛性,仍各不失,所以我佛当时腊月八夕,观见明星出现,忽然悟道成佛,三叹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即佛之通号)智慧德相,祗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智慧德相者,即众生本具佛性之灵知妙用也。妄想执著者,即众生我执、法执,二种心病也。心病若除,则灵知妙用任运现前。譬如铜镜,本具光明照用,因一向未磨,尘垢障蔽,所以光明不能透露,不可谓无光明。众生亦复如是,本来是佛,具有灵知妙用,因一向未修,妄想日积日厚,我法二执不离,所以佛果不能证得。佛因觉悟此理,成佛后欲以自觉之道,普觉众生,所以即说华严大乘教法,以转无上根本*轮,无奈众生根机大小不一。 大根者,久植德本,根机胜利,能见舍那佛身,能闻自顿大教。小根者,虽在法会,根机愚钝,不见舍那佛身,不闻圆顿大教。如来观察大教,不契小机,悲怀不置,由是不得已隐大施小,而说阿含小教,即小乘教,令众生破除我执,转凡成圣;然后再说大乘教,令得转小成大。乘者,车乘,有运载义,此从喻立名,小乘能除我执之病,能运众生,从凡夫地,而至二乘地,如果大乘能除我法二病,能运众生,从凡小地而至如来地。 何谓我执?众生妄执此身为我,不了色心假合,本非真实,一期幻报,有生必灭。因众生迷无我之真理,妄执实我,即是心病,此病一起,即能生贪嗔痴等种种诸病。现今世人,皆认此身为我,皆存爱我之心,于是百计营求,贪财为我受用,贪色供我娱乐,贪名图我荣耀,贪食养我肢体,贪睡求我安逸,一一皆是为我,若有拂我所贪之财色名食睡五者,即起嗔怒之心。不知财色名食睡,为地狱五条根,即因贪嗔而造种种恶业,随业堕落。请世人一一观察,无不是因我而起贪嗔等病,而造诸业,而受种种之报。 何谓法执?众生妄执世间一切诸法,出世间二乘涅槃,菩萨所有修证,不了随业妄现,皆如梦幻,迷法空理,妄执诸法,心外实有,亦是心病。界内众生,心起法执,必定造业,界外众生,心起法执,不能究竟。大凡世人身躯有病,无论内科外枓,可请中西医,用中外药品,而能疗治。而众生我法二执心病,虽中西医最著名之医士,与最良好之药品,悉皆罔效,惟有如来法药,方克有功。法药即大小两乘之教,能治众生我法二执之病,是为法药。 佛说两乘之教,不出教理行果四种阶级。如表: ┌教——声名句文——能诠之教 │理——即是教中——所诠之理 四种者┤ │行——依理所起——进修之行 └果——由行所证——诸乘之果 ┌起信 │生解 众生依此而┤ │造修 └得证 今对贵校,但讲大乘之教理行果,即如教育家,对小学程度则授以小学教科书,对大学程度必授以大学教科书,若对大学诸君,而谈小乘学说,恐反生疑,故独讲大乘之教理行果。 一、教者:如来开示众生之言教,具有声名句文四法,能诠如来道理,令人起信,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大乘之教,说万法唯心,四圣六凡,十法界依正因果种种诸法,皆唯心所现,心为诸法之体,诸法是心之用,此心非是肉团心,乃是人人本具之如来藏心。藏心有二义:一不变随缘义:真体不变,能随染净诸缘。二、随缘不变义,虽随染净诸缘,其体依然不变,藏心如水,染净诸缘如冷暖之气,水随冷气之缘,则结成冰,虽结成冰,全体是水。若随暖气之缘,复融为水,切勿离冰,更觅乎水。信此者,为信大乘教。 二、理者:即教中所诠唯心之理,万法唯是一心,心外本来无法。譬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外更无实器可得,心外无有实法可得,亦复如是。令人解此大乘之理,不起法执,即能对治众生法执之病,于界内诸法不起贪著,于界外涅槃不生法爱。解此者,为解大乘理。 三、行者:即依理所修圆顿之行,不同凡夫著有之行,亦不同外道小乘著空之行。凡外小乘所著空有二边之行,皆非成佛真因。大乘菩萨所修称理观行,先悟理非空有,故不著空有二边,而修自他两利之行。自利行,虽知上无佛道可成,任运圆修三观,圆断二执,求成佛道。利他行,虽知下无众生可度,任运圆修六度,圆具万行,普度众生。正所谓修习空华万行,晏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此中四喻,皆喻非空非有,亦空亦有,虽修万行,普度众生,修即无修,不著度生之相;虽坐道场,而成佛道,得无所得,不著成佛之相;虽是降魔,浑如镜像;虽是说法,即大作佛事,不异梦境:修此者,为修大乘行。 四果者:即依因行所感之果,有分证满证之别。分证者,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法身,证菩萨果。满证者,烦恼惑尽,菩提智满,证入佛果,名得无上正等正觉。 无上——佛居十界之尊,无有何人更加其上。 正等——佛得真正平等,了知万法惟是一心。 正觉——佛得至正满觉,圆证一心具足众德。 此即究竟极果,证此果已,二执(我执法执)永尽,二死永亡(三界内分段生死、三界外变易生死),福慧两足,名得涅槃(此是梵语,译云不生不灭)。证此者,为证大乘圆极之果。 诸公身列大学界,今日之学者,即他日之博士,一切学说,皆应研究。况佛学可以解释哲学之疑点,又与德智二育有密切之关系,请闲尝研味,自可获益。圆瑛讲演不充分处,统希原谅! 题扇(提楞严全经要旨) 梵语首楞严,华文译为一切事究竟坚固,事依理起,法自心生,一切事法,究到根本源头,即是不生灭不动摇之真心。此心名为如来藏性,亦即首楞严定,人人本有,个个不无,为诸佛之心宗,是众生之慧命,乃万法之本体,实禅门之要关。十方如来,依而修之,得成无上菩提;一切众生,迷而背之,备受无边生死。佛以阿难请修佛定,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三定别名),最初方便,故问阿难,最初发心,破其无处非心无体。三番破识,破其全体是妄,欲令舍之;十番显见,显其彻底是真,欲令用之;此舍识用根四字,以为楞严要旨。迨阿难既领本具真心,更为普融万法,会四科即性常住,融七大即性周遍,归极于三如来藏性,令开圆解,照了如来密因,以答奢摩他之问。次则阿难既开圆解,欲请圆修,求登华屋之门,希入三摩之地。如来示以二决定义:一者以因同果,若以生灭心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二者从根解结,但向同一门深入,自可解六结,而破五阴,令起圆修,即是了义修证,以答三摩之问。后则阿难欲知禅那,修证圣位。佛为示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诸菩萨广修万行,带果修因,定慧双融,自他两利,中中流入,萨婆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以答禅那之问。请答相应,正说首楞严经已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