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的修习】 精进,就是远离懈怠等不善行,出生无量善法并令其增长,包括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饶益有情精进三种。披甲精进,就像勇士上阵要身披铠甲,才能深入敌阵,所向披靡。《四十二章经》说: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战。我们想在内心树立佛法正念,但却需要面对无始以来的串习,面对重重无尽的诱惑,如果没有精进,很难从这些串习和诱惑中脱身而出。摄善法精进,就是在修习六度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饶益有情精进,就是坚持不懈地去做利益众生的善行。 凡夫总是在惰性中。这种惰性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堕入一种不良习性。比如有些人喜欢吃,会到处寻觅美食;有些人喜欢玩,会到处游山玩水;有些人喜欢赚钱,会想方设法地四处赚钱;有些人喜欢赌博,会不顾一切地流连赌场。虽然看起来很忙碌,甚至很辛苦,但都是属于惰性,因为他们只是在不良习性的驱使下无法脱身。这种习性就像地球引力一样,具有强大的力量。人为什么难以进入太空?就是被地球引力牢牢抓住,否则就可以在十方世界自在遨游。人为什么会被不良习性抓住?就是生命内在的惰性使然。我们要战胜惰性,一方面是需要勇猛,另一方面,则需要相应的善巧。如果没有善巧,我们想要爬到屋顶都很困难。但如果有善巧,有方法,甚至可以登上月球,漫步太空。 学佛,正是帮助我们掌握摆脱惰性的方法。然后还需要不断精进,使所学方法产生作用。精进所要做的,就是止恶和行善。一方面,对已经生起的不善行为立即制止,对尚未产生的不良串习刻意防范。另一方面,已经修习的善行需要继续努力,尚未生起的善行则应积极启动。这就是三十七道品所说的“四正勤”的内容: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由此可见,精进是有特定内涵的,不是所有努力都能称为精进。唯有对止恶修善所做的努力,才是佛教所提倡的精进。 进一步,我们还要认识到懈怠的过患。正是因为对改造生命的懈怠,才使我们流转六道。如果不能改变这种现状,生命将始终沦陷于此,如老象溺泥,不能自拔。而精进则是奋发向上的力量,能使我们摆脱惰性,走向解脱。认识到精进功德和懈怠过患,就要让心安住在精进的意乐中,在座下努力修布施、持戒、忍辱、禅定和般若。
【禅定的修习】 禅定的修行也有三品。一是关于现法乐住的禅定,通过修禅,获得身心轻安。二是通过修禅引发自身的解脱能力。三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益众生,为饶益有情的静虑。 凡夫的心,总是在散乱和掉举之间摇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躁动不安。在我们心灵舞台,各种情绪和想法在不停跳动,此起彼伏,这就使得我们根本无法看清自己的心。就像一潭浑浊的水,因为淤泥重重,根本不知道水底有些什么。而当我们希望专心思考时,又会有各种不请自来的念头在干扰,使心不能稳定,无法生起观照。 禅定的修行,是帮助我们把心安住在善所缘境,从而使其他妄念逐步平息。这样的话,我们才有能力看清自己的心。否则,那颗永不安分的心就会向外攀缘,即使独处一室,第六意识也会不断将内心的各种种子翻腾起来,制造混乱。所以说,禅定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内心的观照力,才能开显无漏智慧。就像因为沉淀而变得清澈的水,可以映照万物,纤毫毕现。 禅定的修习,首先要了解到禅定的功德及散乱的过患,然后选择善所缘作为禅修对境,通过不断修习,获得内心的专注力和稳定力,这是成就正念、开发空性智慧不可缺少的基础。
【般若的修习】 般若,是彻见一切诸法实相的究竟智慧,也包括三种。一是通达空性的智慧,为无我慧。二是通达俗谛的智慧,掌握医学、工艺等世间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三是利益众生的智慧,也就是摄受众生的方便。对于佛法修学来说,智慧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因为缺乏智慧,众生才长时处于无明状态,产生我执等迷乱感觉。 而生命本身是具有觉醒能力的。佛是觉者之意,代表生命的觉醒。般若慧的作用,一方面是帮助我们破除无明,消除心灵垃圾。一方面是引导我们正确修习菩萨行。如果没有智慧引导,我们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就会失去方向,只能成为普通的世间善行。唯有在般若智慧的引导下,五度才能得到升华,才能成为佛果资粮。 般若的修习,同样也是要了解到般若的功德及无明的过患,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然后将正见转化成观照般若的力量,最终成就实相般若。 修习六度,可以不断消除凡夫心的杂染力量,通过布施对治贪著,通过持戒对治放逸,通过忍辱对治嗔恨,通过精进对治懈怠,通过禅定对治散乱,通过智慧对治无明,使智慧和慈悲逐渐圆满。
十、菩萨行与空性见
济 群
作为凡夫,我们所修的菩萨行仍是建立在无明和我执之上,是有限而有漏的。我们希望平等利益众生,却很难真正做到,因为现有的心行就充满着爱憎,充满着不平等。唯有到初地菩萨,证得平等无别的空性后,才能平等对待众生。具备这一见地基础,所发的菩提心才是胜义菩提心,所修的菩萨行才是无漏圣贤行。 那么,我们又该通过什么样的修行来证得空性?这里主要给大家提供两点,一是关于无我的认知,二是关于无自性的认知。
1.无 我 从佛法观点来看,所谓的“我”,只是五蕴假合而成。无论现前这个色身,还是种种的观念想法,并非天生存在,而是来自生命延续过程中的积累。我们的身体,是由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后天饮食滋养而成;我们的观念,则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和个人思考积累而成。其中,哪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我”?只要看看我们的身体,从出生到现在,有哪一天不在变化中?又有哪个时刻不在新陈代谢中?再看看我们的想法,从少年到现在,又经历了多少转折,多少追寻和否定?即使能将儿时的理想坚持一生,也必然经过了充实,经过了调整。 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想法和情绪都只是客体,是我们在特定时期使用的一项工具,而非我们所以为的自我。观照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对这个客体进行检修,这也是生命本身所具备的自检能力。通常,我们总是习惯向外攀缘,总是在观察外在世界,却从不懂得将目光收回来,看看这个会说、会动、会高兴、会痛苦的究竟是什么?究竟和我们在乎的那个“自我”有什么关系?如果能将色身和起心动念当做客体来观察,就不会被所谓的“自我”干扰,陷入由此而来的种种问题。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