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寂法师:成佛必经之路 二(6)

‘布施’是为自己求佛道而行‘布施’,未来要走那一种‘布施路线’,也是由自己选择,佛道‘随缘’而度,皆大欢喜。有‘悔悟心’、有‘警惕心’、有‘向道心’的佛弟子,必然会真心诚意地选择佛道而前进。若不知从


‘布施’是为自己求佛道而行‘布施’,未来要走那一种‘布施路线’,也是由自己选择,佛道‘随缘’而度,皆大欢喜。有‘悔悟心’、有‘警惕心’、有‘向道心’的佛弟子,必然会真心诚意地选择佛道而前进。若不知从何门而入,般若经论所说的‘渡布施河到彼岸’的修学次第,便是吾人最好遵循的修行道路。现在就依其所示来说明出世间布施相的习学次第:

(2)如何区分世间施与出世间施的布施心态?ア

世间名为此岸,佛道名为彼岸。此岸有悭贪、憍慢、有无等诤辩、是非之心,由布施河渡之、破之,引渡到清净、光明的成佛彼岸。

我们看世间人行布施,内心不离贪吝、憍慢等相,虽然广行布施,但一直停留在此岸世间因缘中受生、流转……。反过来说,当我们用这种脱离世间(此岸)的悭贪、憍慢、有无……等心来行布施,看清楚彼岸的航行方向,用无比坚定的意志及智慧,经过惊涛骇浪的拍打、撞击、浮沉……,历经千辛万难的行程,终于到达清净光明的彼岸。从出发到渡布施河中间航行的心路历程,就叫做出世间布施相。

(3)为什么要发出世间布施心?

甲、为断未来障道因缘

当知任何一个布施者、受施人,如果尚未解脱,都是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的轮回范围内受报。倘若施主执意贪著布施物与受施人,来世因缘聚合时,又会与受施人见面。若受施者已学佛而心未上道,仍然贪心未除、染爱心重,或者未信佛,而嗔爱心深,不论对施主产生报恩、还债、感恩之心意与行为,都会形成一种辗转牵缠的世间情缘,中间因缘更是变化多端,不能预知!如此纠缠,岂不又成为施主的障道因缘?!

如果我们已经发心要走这条成佛的修行道路,从今生开始,便应该掌握任何一件布施机缘的‘当下’—警惕、反省、观照自己布施的心态。不要因为‘行布施’,又为自己增添无数未来的障道因缘,自掘堕落生死轮回的坟场!此亦即是为何要观‘布施者、所施物、受施者’三轮体空的重要原因之一。警之!醒之!

乙、为了结三世恩怨债主因缘

我们今生所遇、所缘的布施对象,有过去的冤、亲债主,也有今世在有意、无意间,再缠结的冤、亲债属。如果我们在布施时,心生怜愍、贪爱、吝惜受施人之心;念念不忘我是大施主,不肯忘记我所布施过的物品,经常记忆起来某某人曾经接受过我的惠施,便会使自己的知见,停留在世间尘劳的思恋之中,而使自己在世俗尘劳间,已经纠缠的过去、现在的善因缘及恶因缘,生生世世,辗转增上,恩怨情缠,难解难了,远离佛道!试问: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名符其实的运用出世智慧的灵眸,抛开怜爱、回报、吝施、投机……的世间轮回之心,在布施时以清净、不贪、不求回报的‘向道心’来扭转三世牵缠的新、旧业缘,成为佛道的善因缘,种下点滴的成佛善种呢?

丙、为断贪爱身见之心成就佛道

众生若有一分无始无明的贪爱身见之心未断,便不能成就佛道。就因凡夫众生贪爱身见之心难断,所以要用布施之法来打开、了断众生的见慢、贪爱之心。譬如大菩萨修行者发大悲愿广入六道轮回中布施身躯、头脑,或进入恶道之中用自己的身首布施同类,布施猎者,救护同道(六度集经),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在了结、启开过去无量劫以来与其有恩有怨的一切众生,在善恶业网的缠绕间,所形成无数相互影响身心而映现在无始心识中的爱影、嗔影、贪影、痴影、身影、慢影……等等障碍佛道的种种善恶业影之心!

我们不想学佛、成佛则已,既已在佛前发誓做一个佛弟子,不妨请你留给自己一点反省的时间,仔细阅读以上所述三点—培养、激发、重视‘出世间布施的发心’,就是为你自己今生开辟出一条真正走向与佛道相应的学佛之路。警之!醒之!

(4)布施是进入涅槃道的初步因缘

甲、广行布施不如自己发心修行

为何说布施是进入涅槃道的最初因缘?这一点可以从增一阿含经卷十九第(三)经及长阿含经卷十五第(二三)经中得到证实。依经文说,释迦牟尼佛曾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阿那邠邸长者开示广行布施不如自己发心修行的道理。

佛说,过去久远劫以前,有一位梵志,名叫昆罗摩,具有万贯家财,一生享用不尽。这位梵志生平乐善好施,经常用无量的金银七宝和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房舍,布施城中无数的民众。梵志虽然广行布施,未来必然获得无量福德善报,但是佛说,他所获得的福德果报,却不如建造一幢精舍布施给十方清净僧众,令其静修、弘法、办道的功德大。如果有人进一步发心,不但广做前述两项功德,并且发心皈依三宝,又不如自己发心受持五戒的功德大。

再进一步说,如果有人不但广做布施,以房舍供养僧宝,自己又受持三皈五戒,但却不如在极短暂的时间里自己发出慈愍心,平等对待众生的功德大。

再深一层说,虽然有人乐善好施、建寺安僧、发心爱持三皈五戒,又发慈悲心平等、关怀众生,但是却不如于须臾之间对这个世间生起无常之念,警惕自己不可贪著、享乐这个无常世间的‘发心’之功德大。

这是为我们明示,凡夫众生学布施的发心次第,一定是由外而内,由外布施而导入内布施的修学领域。两凡夫行外布施时,必然是以‘贪著心’布施,不论做再多的布施功德,都会无常灭尽,不如自己反观自照,受持三皈五戒,进而发‘出离生死心’修行的力量,导入获证涅槃的功德大。这是以自我修行解脱为出发点,由内布施—内在精神生命的开发、完成,而导向外布施—开发佛道慧命的深广布施领域,另一层令众生依循的修持方向。

乙、布施与八正道

我们必须了解,布施是不离八正道的修行次第的。怎么说呢?因为当施者深信布施的发心,是为施舍悭贪之心、是非等心趣向佛道的无上解脱为目的而行布施,未来必能获得无上的成佛之果;有此觉悟,就具备了八正道中的正见。当施者有了追求无上佛道的涅槃正见做引导,进一步在平素布施时,学习念念以导向无上佛果的‘发心’做为布施的发心与省思,此即具备了八正道中的正思惟。当施者有了佛道正见、正思惟做为布施的引导,为众生宣说布施之法时,所思、所行,也一定会以学布施的最后目的,获证无上佛道为演讲的法义,引导众生步入布施法门的修学领域,此即具备八正道中的正语。因为施者念念学习用正直心布施、清净心布施、寂定心布施、大悲心布施为目标,自然身心会日渐散发出端庄、正直、高雅的气度,此即具备八正道中的正业。一个一心以求证佛道大涅乐为目标的布施者,在尽心施舍自己的烦恼、习气时,绝对不会有奢求广大布施果报的贪念!此即具备八正道中的正命。就在一个施者念念不忘施舍贪心、烦恼心的布施修持精进间(此即具备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其身心必然与禅修的清净解脱正念相应(此即具备八正道中的正念)。而在净念相继的显现中,定然与佛果的一分无上解脱正定相应,终至获得大寂灭海的成佛之果(此即具备八正道中的正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