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佛教的生死学(3)

第五个问题,自杀真的可以获得解脱吗?还是会导致更悲惨的后果? 现在的社会,自杀的人不一定是老年人,也不是贫穷,现在的青少年,甚至家世也很好,他是想不开,活得不耐烦。自杀是错误的,是弱者的表现,应该说是

    第五个问题,自杀真的可以获得解脱吗?还是会导致更悲惨的后果?
    现在的社会,自杀的人不一定是老年人,也不是贫穷,现在的青少年,甚至家世也很好,他是想不开,活得不耐烦。自杀是错误的,是弱者的表现,应该说是懦夫。有的人说厌世,讨厌这个世间,凡事看不惯、听不惯,“唉,算了,死了干净。”其实,死了不干净,为什么?因为你死了,是在逃避责任。你说我负债、情感不如意......,这应该有另外的方法可以解决,你想不开自杀,自杀,也是杀人一样,生命是自然的,你怎么可以残忍的把它结束呢?这也是犯罪。人想不开是很愚痴的,我记得还没有出家以前,大概十岁左右,就很喜欢养鸽子。有一次我的鸽子跟随别人家的鸽子一起跑了,飞到人家去了,我就非常的舍不得,就让妈妈再替我买回来,妈妈不肯,说:“随它去吧。”但是我不行,就用自杀来威胁母亲。我家附近刚好有一条河,我就跳河自杀。其实,这只是一时之气,哪里会真的自杀,因为我会游泳,从这边跳下去,从那边又出来了,只是吓吓母亲而已。不过现在的夫妻吵架,有的时候弄假成真。这个自杀,不能随便玩这一套游戏。人生,等于是一个框框,你自己把它框起来,自己束缚起来,解脱不了,就想不开。我是在想:“死你都不怕,要自杀,其它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应该面对现实来解决问题。即使是负责呀,没关系,跟债主说,我去摆地摊、做小工,慢慢的再还你的钱,比自杀好呀?你说感情上问题,他不爱我了。不爱我有什么了不起?天上的星星千万颗,地上的人儿比星多,为什么自杀只为他一个呢?这划不来的呀!”自杀的人总想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也解决不了,就选择自杀,以死了之。真的死了就了了吗?不能了!在罪业上、因果上,甚至造成家人、亲戚朋友的痛苦。你就这么残忍,不顾别人的感受吗?我们佛光山在日本富士山下本栖湖附近,建了一个本栖寺,本栖寺旁边有一个自杀森林,森林里经常有人在那里自杀,一年都有几百人进去自杀。森林里树木参天,没有阳光、暗暗的,在里面死了,没有人进去收尸,也没有人敢去。只有到十月、十一月,冬天树叶落尽了,警察才用绳子系着,慢慢的进去找死人的骨头。你为什么想不开呢?我看到树林的外面牌子上写了字:“你可以再想一想,要再往前走吗?你的家人、还有很多可爱的东西、还有许多事情未了,你仔细想一想,再等一等好吗?”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对自杀者也应该算是个警钟!自杀、一时想不开,你帮助他、救他一下,他过一会,想法就不一样了,他不会轻易的迷糊,走上绝路自杀。当今这个社会,愚昧的人士很多,我们大家要提高爱心,给这许多一时迷惑的人士,帮助一下,助他一臂之力,不要自杀,好死不如赖活。我觉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想自杀,我们大家应该提高爱心,对社会、许多的人,要给予一些爱,这是义务,也是责任。
    第六个问题,刚才讲过“隔阴之迷”,那么死亡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希望大师能为我们详细介绍,死亡之后会遇到什么?
    星云大师:死亡以后的真相,我在想,死了以后的人,比我们活着的人要好一些。像我们现在活着,有这个身体,这也等于是一个尸体,我们每天背着这个尸体在做活动,负担也很重。假如说人死了,没有这个身体了,这个身体又成了另外的物质,那个不死的精神,比我们现在人还好。他可以穿墙入壁,没有阻碍。甚至于他现在想要到北京、到日本的东京,即刻就到了,因为他是精神的作用,就没有什么阻碍。我觉得那不是很自由吗?我记得几十年前,在《读者文摘》上有一篇文章提到:有一个地方发生了车祸,车子上的四个人全部死亡了,这时候警察、村民都围着观看,大家都觉得奇怪,这个车子怎么会出现这样的车祸呢?这个人怎么会这样死呢?大家就在讨论,警察还用科学仪器在测定、鉴定。死者当中的一个人,竟然就站在旁边说:刚才的车祸是怎么样、怎么样发生的,我们是怎么样死的。因为是他精神作用在讲话,旁边的人都不知道。讲话的死者就很生气说:“喂!我是权威,我是亲自参与的,我现在告诉你们,你们不听,你们在那妄自争论,是什么意思?”他讲话别人不知道,因为他没有肉体、没有身体。所以死亡了以后,假如是我们的亲人,他不应该说是一下子就离开了,应该他还是与我们常相左右。所以死亡后的情况,第一个是,肉体死亡后,他全身的痛苦都没有了。所以,一死,就好像解脱自在了。因此,死亡呀,他不会一下就离开,是我们看不到而已。佛教不讲灵魂,我们用通俗的话说,他的神识还会和我们同在一起的。死了以后,人到哪里去,据记载,假如是生到善道,它有一个隧道,是白色的光,通过它,可能就升到天上了,或者再来人间了;假如隧道是很黑暗的,你进去了,那就不是很好了。在经典里面记载,人死的时候,从他身上最后的热度,也可以测知他到哪个地方去了。比方说:“头顶上最后有热度,这个人一定会生天;如果说最后腹部还是热的,那就堕落了;如果人死了以后,膝盖、脚板底热度最后才没有的,那必定堕地狱、畜生”。有的大善、大恶的人,他此处死,彼处即刻就生了。如果说一般的人,不能即刻生,一个礼拜,这七天,会转世的。在佛法里面,“七”这个数字是很奇妙的,如果七天不能往生,七七四十九天,所谓的“中阴身”,他一定会找到一个归宿,就是到哪里去生了;四十九天不能往生,后面就难以预定了。“往生”就是死了以后到哪里投生,有的是凭业力--好的、不好的,很强的业力把他引导到什么地方去;有的是凭着意念,平时记住什么,对哪里的印象很深刻,比如净土宗念佛、念佛,主要的就是在往生的那一刻,哎呀!“阿弥陀佛!”能够记住一念,可能就往生净土了。大家可能会说,那我们平常就不必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到了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念一句就好了,就怕你到了那个时候没有习惯,记不得念这么一句“阿弥陀佛!” 
    第七个问题,对亲人临终时的关怀与帮助。现在社会进步,人类都会互相关怀,不一定亲友,就是不相识的人,到了人生要紧的时刻,也讲究关怀、帮助,所以问到临终的关怀,还有生前的契约。假如万一我在死下来的时候,有人帮助吗?找个地方订下生前契约,所以这样的问题,我想现在的人应该要多一些了解。临终的关怀,最重要的,我们和他接触的人,要有会善说好的语言,比方说:“你要很欢喜啊!你一生好有成就啊!你放心吧,如果世缘还没有了,你会再健康起来的;如果世缘了了,要放下,到佛国去也很好啊!你看,你的面前不是有一尊佛像吗?好庄严啊!你有看到他吗?”说一些给他安慰的、欢喜的话,虽然他自知大限已到,可能会要死了,你也要说一些安慰吉祥的话。但是有的人不会说话,人家才一点感冒住院,他就说:“哎呀!感冒很危险的,会转为肺炎呀!我的朋友前天就去世了。”除了说一些好的语言之外,一定要让他住的地方通风、冷暖适中,他喜欢的人,在他的左右旁边照顾也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一个临终的人,要让他心不贪恋、意不颠倒;他容易颠倒,胡思乱想,舍不得,对死亡痛恨,不接受,他好像觉得我不应该死。在挣扎以后,会慢慢的接受,这个时候要让他的身体感到舒服,不要让他痛苦,生嗔恨心。当然方便的话,有一些佛教梵呗、音乐、偈语、念佛的音声,在他身边慢慢地让他听惯了,熟悉这许多庄严、清净、美好的声音,现在录音机很方便。他平时欢喜的什么事、什么人、什么东西,当然不要引起他的贪心,不过偶尔在他的耳边、眼前示现一下,他会微微的感到接受、安心,这也很好。有的老人家,怕他的百年之后,子女不孝顺,不按照他需要的意思去做,他就与另外的社团或什么机构订立“生前契约”,在人间,这个契约究竟效力有多大?当然我们不否认在法律上的效力,可是在他死亡的时候,那许多契约都很有效力吗?付托的人、最信赖的人,可能比契约重要。现在有预立遗嘱,我觉得这不是很可怕的事情,可以及早预备遗嘱,世缘没了,你可以常常换嘛,所以我觉得立遗嘱还是很好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