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为什么要修事修 ?

净界法师,对事

                        净界法师

    那么到事修的时候又相反了,就开始从空出假,开始又面对事相因缘对治了。

    理观─是从相状里面出来;事修─又回到因缘假相,然后来处理问题、面对问题、化解问题。总之,《楞严经》它的思考模式是两个:

    第一个、先离开你眼前的相状;

    第二个、又回到眼前的相状,来面对它、化解它。

    这两个思考,一个是从假入空,第二个从空出假。现在我们开始要利用人生的假相,来灭恶生善──

    事修,在这个事相的修行,本经讲到两个重点:第一个是持戒;第二个是诵咒。这都是有相状的。

    我们看阿难尊者对佛陀的陈述,他的心情跟请法: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这地方有四个小段,先看第一段─阿难尊者陈述他的心情,以及他对法门的启请:阿难尊者听完二十五圆通之后,他就在大众当中,起立合掌顶礼。这以下表示他内在的心境,他用八个字,来表达他听完二十五圆通的心境,说是:心迹圆明,悲欣交集。这八个字,道尽了阿难尊者的心情。

    心迹圆明:心指的是他整个修学的目标,就是不生灭心,正念真如,把心带回家。什么是家呢?不是在外面,是在内心深处的一念的清净心。这个心指的是清净心,我们的家。迹就是回家的方法,他整个回光返照的一个方法,就是回家的道路,叫做迹。那么:不管是目标,不管是过程,阿难尊者可以说是了了分明,没有任何疑惑,所以叫做心迹圆明,可以说他对整个修学的理论方法,完全清楚了,所以他感到悲欣交集啊!

    为什么悲伤呢?悲昔日之未闻。说,为什么我过去就没有听到这样的一个真理,白白的受生死,白白的随烦恼而转呢?这是悲。第二个欣─他欣今日之开悟,现在听到这样的法门,虽然身心世界还有很多障碍,但是对未来却充满了光明,所以可以说是悲欣交集。

    这里,可以看得出来,阿难尊者整个修学,应该没什么障碍,但是他为什么要请法呢?他讲出他的理由说:阿难尊者为了要利益未来末法的众生,所以他必须求佛。他说:大悲世尊啊,我身为一个正法时代的佛弟子,对于整个成佛之道、整个修学的目标,乃至整个过程的理观,是完全清楚没有疑惑了,但是末法众生是有问题的。

    这一段,蕅益大师注解上说:正法、像法时代,要消灭颠倒想只要理观就够了。所以这个事修是针对谁呢?就是针对我们这些末法业障凡夫;我们的烦恼特别重,外在环境的刺激也特别深,所以就必须除了理观之外,还要有一些事相的辅助,来破除障碍。这个法门它是有针对末法时代而请法;换句话说,当机众没问题,但是为了以后的众生,阿难尊者慈悲来请法。

    他为什么要请法呢?这以下说明:我为什么要为末世众生请法呢?因为我经常听闻如来的开示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说是度化众生有两种心态:

    第一个,菩萨因地的发心,菩萨自己还没有度脱圆满,但是他就先发心度化众生,这个是菩萨发心。

    第二个,是你自己觉悟圆满了,然后再来度化众生,这个如来应世。

    所以,菩萨度化众生有两种,一种是悲增上,一种是智增上;悲增上的人,是属于菩萨发心,自己还没有成就,但是他愿意跟大家一起成长,这是菩萨发心。第二种人是属于如来应世,他必须自己先走过去,自己先解脱了,他才会去帮助别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