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诫观法(2)

自知我慢多 谛观十八界 方得无人解 吾我病即瘥 若当逐讲论 反益三途债 计我常求胜 名利自杻械 自知乱想多 常数出入息 觉观渐得成 加我戒定力 若当逐讲论 喧尘未能息 递互相是非 何时灭事识 此是毗昙中七方便法,五

  自知我慢多  谛观十八界  方得无人解  吾我病即瘥

  若当逐讲论  反益三途债  计我常求胜  名利自杻械

  自知乱想多  常数出入息  觉观渐得成  加我戒定力

  若当逐讲论  喧尘未能息  递互相是非  何时灭事识

  此是毗昙中七方便法,五停观成,名第一方便。自余别相念处、总相念处、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名七方便,观行成就,得须陀洹果。若初入道,大小乘人通修此观。偈曰:

  何因说五停  复不逐讲经  抱疾说药方  只欲取声名

  凡夫贪利养  无心治忘情  若修五停观  决定修道成

何故令修五停观法,止逐讲论?有二要法:一者,佛教次第入道,对治粗重烦恼;二者,见解法义人,知而故犯。不畏佛戒,不修威仪,五篇净戒,悉皆破尽。见他持戒,复起憎谤,唯贪财色,嗔恼斗诤,悭嫉骄慢,无惭无愧,身坏命终,必堕地狱畜生饿鬼,经历多劫。当观此事,现前验知,故修五停,止过起道。顺佛教故,名为净心。

偈曰:

  贪如豺狼性  嗔如恶龙心  坏法故毁禁  污戒犯奸淫

  识法望除毒  反更作罪深  造业心无悔  命过就刀林

  堕大无间狱  佛性历劫沉  如职除名罚  失势不堪任

  云何破戒口  啖人食骄恣  云何破戒手  受人财物施

  云何破戒身  坐卧好床褥  云何破戒业  受他礼己足

  云何破戒行  默受称扬赞  若犯此五事  诸天共悲叹

佛教新受戒者,五年学律,然后学经。律有五部:一、四分,二、五分,三、十诵,四、僧祇,五、解脱。此五部律,同一毗尼大藏,文相广博,卒难悉识。今欲知者,财色为宗。能断财色,即名奉律禁戒清净,发生定慧,成就圣道。知律纲要,故名净心。

偈曰:

  五部戒律中  宗要断财色  修禅观不净  对治自忍抑

  林野叹死尸  内心怀悲恻  我身会当然  贪热即时息

  三毒甚强盛  摧之用智力  衣求破弊衣  食即一坐食

  常行平等心  净意恒质直  若不能如此  袈裟覆荆棘

圣教万差,为根性不同,病药众多。愚者致惑,虽用功力,非正对治,妄贪名利,更增尘垢。是以先修五停,后学讲论,知道次第,名为净心。

偈曰:

  世人习多闻  未曾行一分  妄情取妄法  诤竞起纷纭

  入道依次第  戒定自资熏  净命如迦叶  勿得同六群

 

诫观末法中校量心行法第四

凡夫解义,皆因听学。为知法人,身犯四重,畜八不净财,食啖俗馔,无羞无耻。知而故犯,不畏后世。是故令汝校量心行,先净禁戒,后方听经。汝用五诫,得名净心。古者大德讲《华严经》,唯一卷疏,于后法师,作三卷疏。今时讲者,十地一品,出十卷疏。各逞功能,竞显华词,文字浩博,寄心无所。然文者当体即义,何须人语?今时愚人,竟求于名,不求于法。法尚不可着,何况着文字?法离文字,言语断故。《大集经》曰:经文是一,讲者异说,各恃己见,坏乱正法。天神嗔故,三灾俱起。以是因缘,佛法淡薄。如一斛水,解一升酪,看似酪色,食即无味。谛思讲论,人情测佛。佛智境界,岂人能测?如是审察,名为净心。

偈曰:

  敷演说法师  二种升高座  一者福无量  二者离罪过

  慈心成就人  法施胜财货  嗔垢是非他  棘刺上坐卧

  有漏为基堵  无明作根本  解经不除毒  法师自伤损

  贼心求名利  匆匆未思忖  婴孩欲登梯  先须戒足稳

  学士聪明者  举动多轻躁  或有错解义  邪见复颠倒

  是故定治动  七觉中法要  定慧平等修  种智得微妙

  世尊在世时  唯教修出离  习善莫生足  少恶即远避

  念念观无常  勤修真对治  寂虑学禅那  何须着文字

何因世尊在世时,悉得圣道,及生天中?依次而学,不越毗尼,入道有方。五年习戒,夜则修定,摄心守境。安处林野,不畜余食。少欲惭愧,一心谛观无常不净。离诸调戏,意不散乱。举动进止,恒令净洁。无恶姿容,先意问讯。以是善缘,悉得道迹。汝能一心依此学者,名为净心。

偈曰:

  正法证道时  净法调众生  随事秉羯磨  除垢获三明

  像法尽至末  羯磨废不行  虽复似和合  集则起斗诤

  凡是诸经律  甘露亦毒药  解服百疹瘳  不消病发作

  知法不向心  解经行转薄  弃舍戒定业  文字处起着

  所以韵句撰  读时心欢乐  静坐好思量  观察自忖度

  何缘重颂偈  文少义广博  依戒益汝身  信受勿疑恶

  或见他毁骂  轻贱心漠漠  此约大乘教  与理不违错

 

诫观六难自庆修道法第五

一者,万类之中,人身难得。如《提谓经》说:今得人身,难于龟木。

二者,虽得人身,中国难生。此土即当边地之中,具足大乘正法经律。

三者,虽有正法,信乐复难。今随力信,不敢疑谤。

四者,人身难具,今受男形,根无残缺,相貌成就。

五者,虽具男形,六根无缺。五欲缠染,出家甚难。今得割爱出家修道,披着佛衣,受佛净戒。

六者,虽受禁戒,随戒甚难。汝可于戒律中,尊重爱乐,惭愧慎护。

于此六事,若不观察,即便放逸,深障圣道。既超六难,常应喜庆。难得已得,得已莫失。如是思量,名为净心。

偈曰:

  世有六种难  难得已得具  勤修戒定慧  善解名味句

  是故学大乘  问即须知处  受他檀越食  饱腹无智虑

  无智长贪嗔  不能如法住  犯禁毁戒足  命终生四趣

  

诫观世相如梦  修出世善根法第六

云何方便,能令众生离苦出世?但愚人贪爱,我即不贪。何者是名世愚贪爱?所谓官荣封赏,车马库藏,台观园林,彩女音乐,上服美馔,游戏射猎,宴会倡伎,嫁娶宾席,恃怙族姓,追朋逐势,三军列阵,前锋精锐,谋策将略,果毅伤杀,平殄除荡,快意适情,攻城破栅,收缚簿敛,刀笔豪侠,意志建立,俗艺医方,工巧居积,摄敛奠祭。以要言之,如此众多世务,无量杀害,饮酒啖肉,斗诤胜负,怨仇热恼,悲喜安危,吉凶祸福,能于此中悉舍离者,名真修道出世人也。众生迷倒,于此世事,谓是真法。不知无数劫来,生死大苦,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恒河沙劫,受大烧煮。虽遭此苦,仍于生死贪着无厌,迭相承习,迷惑尘境。皆由未值善导,未闻正法。汝今既闻,如闻修学,名为净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