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佛教的主观与客观(3)

1.无想天:生到色界第四禅天的无想天众生,由于修习无想定力,其心心所灭,前六识都不会起活动。 2.无想定:外道修无想定,灭前六心心所,特别灭想心所,因此前六识都不起活动。 3.灭尽定:修此定的人,知道受想二

    1.无想天:生到色界第四禅天的无想天众生,由于修习无想定力,其心心所灭,前六识都不会起活动。

    2.无想定:外道修无想定,灭前六心心所,特别灭想心所,因此前六识都不起活动。

    3.灭尽定:修此定的人,知道受想二心所是一切贪著分别的起源,和一切纷争的根本,所以他们灭除受想而修定,使六识心所灭而不生起。灭尽定是九次第定中最高的定,圣者修习,藉定力压制而使第六意识寂静不起。

    4.睡眠:睡眠时,如果无梦就是无意识的活动。作梦,佛学上称为独头意识的活动。

    5.闷绝:不省人事的心理状态,或因受过分刺激,或因极高的热病、酒醉、被他损害等,都可能神经闷绝,不起意识作用。

    除了上面五种,我们的意识是恒常现起的,它是遍缘有为、无为等一切诸法,而生起思惟、了别的作用。此作用有五俱与不俱二种。

    五俱意识是与前五识并生俱起的意识,能明了所缘的境,所以又称“明了意识”,这五俱是:

    1.意识与眼识同时生起,叫做“眼俱意识”。如眼根和色尘相触,产生意识而了知色尘的形相。

    2.意识与耳识同时生起,叫“耳俱意识”。如耳根与声尘,产生意识而能辨别声音。

    3.意识与鼻识同时生起,叫“鼻俱意识”。如鼻根与香尘接触,产生意识而明白气味。

    4.意识与舌识同时生起,叫“舌俱意识”。如舌根与味尘接触,产生意识而分别味道。

    5.意识与身识同时生起,叫“身俱意识”。如身根与触尘接触,产生意识而认识滑涩。

    所谓五俱,并不是五识和意识同时并起,而是或一俱、或二俱、或五俱不定,要看俱缘、不俱缘来决定。

    不俱意识,又称独头意识,它不与前五识俱起,是孤独散起的意识,分梦中、定中、散位、狂乱四种:

    1.梦中独头意识:是睡梦中朦胧现起的意识作用。

    2.定中独头意识:是禅定中与色界、无色界等一切定心俱起的意识。

    3.散位独头意识:指脱离前五识而单独现起的意识。如追忆过去、预卜未来,或种种想像、思虑等。

    4.狂乱独头意识:类似精神病患者,常独言独语,别人不知所云,事实上他的意识是缘著他自己的境界在活动。

    第六意识的作用,有几个特点:

    1.能思,能了别外境的对象。

    2.能了别色法。

    3.不仅能了别现在的事理,还能了别过去、未来的事理。

    4.不仅是刹那了别,还能作相续不断的了别。

    5.能造作业果。

    前五识只能了知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如眼识只能缘色,耳识只能缘声,不能代替别种识发生作用。而第六意识则能与前五识的每一识同时俱起,发生了别作用。譬如眼见色只能了知是色,至于是红色或绿色,则有赖意识的作用。

    意识与前五识共同发生作用时,还要有五心与前五识的外境互相作用,才能完全了别:

    1.率尔心:眼识初对外境时,那一刹那率然任运而起心,尚无善恶的分别。

    2.寻求心:生起率尔心之后,为了了知外境,便推寻求觅而生起分别见解的心。

    3.决定心:了知外境之后,再加以印证了解,以便审察决定善恶。

    4.染净心:对外境生起好恶等情感之后,于顺境会生乐受而住于善境;于违境会生苦受而住于恶境;于非顺非违的中庸境,则住于舍受。不过这种染净心只是一念而已。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