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笑着问:‘昨天你注意到什么了吗?’ ‘鼻子不痛了。’(意思是悟道了) 看他们师徒间的相处似乎不够威仪,不合情理,但因为是禅,所以需要用特殊的方式,用不近情理的真义来对待有情有理的表相。 丛林里,另外一则不能以常理衡量的公案,是有名的“一指禅”: 有人问俱胝禅师“什么是佛法”,俱胝禅师从来不开口,只是竖起一根指头,对方就明白、开悟了。 有一次,俱胝禅师出门去,又有人来问佛法,只有徒弟小沙弥在家,小徒弟心想:人家来问佛法,师父都是这样把手指一竖,这很简单嘛,师父不在,我就学他竖指说法看看! 小沙弥就依样画葫芦地把手指头朝对方一竖:‘喏!’,那人就开悟,顶礼拜谢而去。俱胝禅师回来后,问他: ‘有没有人来问佛法啊?’ ‘有啊!’ ‘你怎么应对呢?’ ‘很简单啊,我就照师父平常手指一竖,那人就走了。’ 俱胝禅师听了,不动声色的说:‘你倒很灵巧呵!你再做一次我看看好不好?我问你:“什么是佛法?”’ 小沙弥得意地把手指一竖:‘喏!’俱胝禅师迅速拿起一把剪刀“喀嚓!”一声把手指剪断,小沙弥痛得眼泪直流,跳嚷着往外逃: ‘痛死哪里!痛死哪里……’ 俱胝禅师大喝一声:‘站住!回来!我问你:“什么是佛法?”’ 小沙弥受了大喝,下意识又竖起那根指头,一看,手指已被剪掉,没有了。小沙弥一怔,无相可指,当下立刻觉悟了。 从“有”上可以悟道,从“无”也可以悟道。丛林的禅宗教育,无情无理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但是都具有“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的深刻教育内涵。 四.福慧双修的力行教育 什么叫做福慧双修?就是行解并重。行持是修福,理解是修慧。 在佛经里有一则警句:“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如果你只有福报,没有智能,就像美国的宠物,猫啊、狗啊,都很享福,可是没有智能,如“大象披缨络”;如果只有智能没有福报,又像学者名流,虽然声名地位崇高,实际上生活却是清苦艰难,如同“罗汉应供薄”。 所以,在丛林里,对于福慧双修是很重视的,比方说,吃饭时要作“五观想”: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想想这些供养的意义,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心念离三种过失,对于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尤其贪念是最容易犯的,要特别注意防患。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是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藉假”能“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导致各种营养过剩的并发症,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吃一顿饭,要把它跟佛法结合在一起。 在丛林教育中,不仅要珍惜供养,思念“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对于常住的一草一木,更要能“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这是为了养成大众惜福的习惯,而不是执着悭吝。 唐代石霜庆诸禅师,有一次筛米煮饭,师父沩山禅师走了过来,对他说: ‘一粒米来处不易,你不能随意糟蹋施主的粮食噢!’ 石霜回答:‘我没有糟蹋啊!’ 沩山禅师俯身拾起地上的一米说: ‘你看!这不是一粒米吗?你要知道,千万粒米都是从这一粒米来的啊!’ 石霜禅师立刻抓住机锋,反问: ‘千万粒米都从一粒米来,那么,这一粒米又从什么地方来?’ 沩山把手上的一粒米放回米槽中:‘千万粒从一粒来,一粒也从千万粒来!这就是一多不二的道理啊!’ 这个公案阐释了丛林福慧双修的特色。 有一个大户长者生性吝啬,寺院里的老和尚怎么跟他劝募化缘,都不肯布施。老和尚看到他家水沟里常常流出剩饭米粒,就淘起来晒干贮存,留作余粮,几年过去,竟也存了好几篓米。有一天,一场大火烧掉了富翁所有的家当,大富翁一下子就变得赤贫了,偏偏又遇到荒年,大家都穷苦,富翁连一碗饭都讨不着,乞啊讨的,讨到了寺院,老和尚见了他,立刻盛出一大碗香喷喷的白米饭给他吃。富翁接过饭后,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临走时,富翁再三表示内心的感激。老和尚说:‘你不必谢我,这又不是我的,本来就是你的。’当下老和尚就带他到库房,看那一篓篓的白米,道出前因后果,这个富翁听了惭悔交加,当场痛哭流涕起来。 “有”的时候,要常常想到“没有”的时候;积福的人,就等于银行有存款,可以慢慢用。我们学佛的人常常念经、做功德,事后都要回向,这回向就好比将钱存入银行,慢慢的用,也可以做不时之需,丛林里的力行教育都是有深意的。 今天的雨很大,你们各位冒着大雨来听经,这种信心,这种功德,比起平时,不知大了多少。讲座前几天,很多人抢着要票,有票的人不一定来,拿不到票的人反而站得满满的,来听佛法是慧解,发无畏心不畏风雨障碍来闻法的人则福慧双修。今天“丛林的教育法”,就是希望大家能照这样身体力行,福慧双修。 佛门有无情无理的棒喝教育,也有注重因材施教的启示教育,希望大家在各个寺院多多发心,修福修慧,体会搬柴运水的生活教育,时时契机,早日得证自己的般若妙性。谢谢各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