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丛林的教育法

星云法师,教育

各位法师、各位贵宾、各位护法居士

过去中国大陆的佛教寺院,像现在的大学一样,有着教育的功能,当时称为“丛林”。过去的丛林,规划很完善,无论从建筑结构、人事组织,甚至于寺院供奉的佛菩萨圣像,处处都表现着完美的教育。比方说:像过去丛林寺院的建筑,比起现在台湾寺院的建筑就有很大的不同。台湾的寺院常常是一字排开,好像只要你朝寺院门口一站,整座寺院便可以一目了然;而丛林的建筑不同,它是一进一进、一层一层、重重迭叠的,就好像阿罗汉的四果位,或菩萨的五十二阶位,都是由浅至深,步步高升。

由丛林里的一些建筑名称,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意义。像“云水堂”,说明了出家人“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自在无忧的修行生活;“上客堂”,意味着丛林里所接待的都是上宾,各种名称都有佛教的含意。

丛林里职事的称呼,也各有它的教育意义:藏经楼管理藏经的称为“藏主”,管理寺地田产的叫“庄主”,管理库房的叫“库头”,煮饭的叫“饭头”,烧水的叫“水头”,烧菜的是“菜头”,管理园圃的是“园头”,打扫厕所的是“净头”。各位听到这里,有没有发现:丛林里的职称非“主”即“头”,对僧众人格的尊重可以说是到了极点。

我记得三十年前刚到台湾时,一些富贵家庭所雇用的女工叫做“下女”,由于我自幼受丛林教育薰染,习惯尊重别人,对于这种称呼很感到不以为然,为什么要把一个人叫做“下女”呢?假如叫做“管家”,不是很好吗?

除了建筑、职事名称以外,我们从供奉的佛菩萨圣像上,也可以看出丛林给予我们的教育意义。比方说:才到山门口,迎面就有一位胖胖的、笑咪咪的弥勒佛,用慈悲的笑容接受你;弥勒佛身后,常可看到一位威武凛然,手执金刚降魔杵的将军,就是韦陀天将。这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可以说:佛教是用大慈悲摄受你,尽量给你欢喜,给你满足;但是,如果依然冥顽不化,只得用力量来度化你。这就等于我们在一个家庭里面,儿女需要父亲严格的教育,也需要母亲慈爱的照顾;严的折服,慈的摄受,同样地重要。所以《禅林宝训》有一句话:“姁之妪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就是说:春风夏雨,可以使万物生育;秋天的霜,冬天的雪,也可以助长万物成熟。世间一切,从自然界乃至家庭的教育,它都是有一个爱的摄受,力的折服。

从山门直入,进了大雄宝殿,殿内供奉本尊,各个丛林所供奉的本尊各有差别,但都有它特殊的意义。比方说:大雄宝殿中间供的本尊是释迦牟尼佛,左边年长的是大迦叶尊者,是修头陀苦行的罗汉;右边年轻的是阿难尊者,是智能多闻第一的罗汉。这意思是什么呢?因为佛陀是一个能说能行的圣者,大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各代表行与解,把多闻、理解和修行合起来,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圆满果行了。

也有些大雄宝殿中间供奉毘卢遮那佛,那是佛的法身,左边供奉的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右边是大行普贤菩萨,这表示具足大行、大智,才能成就佛的法身。

这些都是启示我们:在佛教里,不要只重视知见,不重视实践;也不要只重视修行,而不重视知解。古德把行与解喻为“知目行足”--知见如眼睛,修行如双足,有眼睛,脚才能走;有脚,眼睛才能发挥作用。眼睛和脚相辅相成,才能行的安稳。可见,佛教非常重视“行解并重”、“知行合一”。

各位常常礼拜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及它左右的胁侍菩萨--观音和势至,我们称为“西方三圣”,这是因为有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和大势至菩萨的大喜大舍,才能成就“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也就是无量寿阿弥陀佛的功德了。

今天讲的“丛林的教育法”,我分四点向大家介绍:

一.搬柴运水的生活教育

在丛林里,生活教育比思想教育还重要。

比方说:一进寺院,就先叫你把眼睛闭起来,把口收起来,要你心念凝注,不要乱看,不要乱讲。只要你随便看一下,马上就可以给你一个耳光:‘看什么?这里那一样东西是你的’你讲一句话,也可以赏你耳光:‘你!佛殿礼堂上,有你讲话的资格吗?’这不是严苛的体罚,这是告诉你:丛林的生活教育是不能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向外攀缘的,要把六根收摄回来,从内心观照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印证佛法。

在丛林里面,行止间特别注重威仪,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你上殿要排班,吃饭要过堂,举止进退皆有规矩,在在都要学习。大家心里会想:“我们几十岁的人了,还不会走路吗?吃了几十年饭了,还不会吃饭吗?”,这是因为不了解寺院的规律。寺院不同于俗家,在寺院中,一举一动都是修行,走路吃饭睡觉都可以参禅,这其中是有很深妙的解脱境界的。所以,到了丛林里,你就会感到自己确实是不会走路,不会吃饭。身心千般束缚,积年累月成了习惯,确实需要一一用心摆脱。吃饭端碗,要如“龙吞珠”;持箸捡菜,要如“凤点头”;行进走路,要像雁阵一字排开,上身不能动,像头顶着一盆油,四平八稳的走,在丛林里真是事事修行,处处法门啊!有一首偈语,很能说明这些律仪: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丛林里的生活教育,也非常重视作务,作务就是工作的意思。进了丛林,不管你过去何等高官厚爵,也不管你是何方名媛显贵,一切世俗名利都要坦然放下,叫你煮饭就煮饭,叫你担水就担水,一切随缘随喜,信受奉行。

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初创丛林,他的徒弟百丈怀海制订了丛林清规,就是现在很有名的“百丈清规”,这位百丈禅师提倡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的修行生活,他本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建树了僧团修行的榜样。

禅宗里,有一则“老僧晒香菇”的公案,很能表达丛林生活教育的一面:

道元禅师的寺院里,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和尚,日正当中还在忙着舖晒香菇,道元禅师见了不忍心,劝他说:

‘老和尚啊,太阳那么大,何必辛苦,自己晒香菇呢?’

老和尚朝他望了望:‘我不晒香菇,谁来晒?’

‘哎!年纪大了嘛,就不要晒啦!’道元禅师一番好意的说。

‘哦?那么到底多大年纪才能晒香菇呢?’老和尚毫不领情。

‘太阳这么热,何必这个时候晒呢?’道元禅师依然好意劝说。

‘不这个时候晒,难道等太阳下了山再来晒吗?’老和尚暗藏机锋的说。

这是丛林里典型的禅和子(参禅修行的人),凡事绝不假手他人,对自己生命也是一刻千金的珍惜,既不在成败得失的妄见上徘徊,也不在声色货利的迷境上打转,身与命,具修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