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6)

答:一个人想把自己管理好,必须管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例如:自己的思想、心念、威仪、语言等等的管理,尤其自己的情绪更要管理好!情绪管理不好,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无谓的灾殃,所以,现代人很重视「EQ」情绪的管

答:一个人想把自己管理好,必须管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例如:自己的思想、心念、威仪、语言等等的管理,尤其自己的情绪更要管理好!情绪管理不好,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无谓的灾殃,所以,现代人很重视「EQ」情绪的管理。

有的人情绪变化很大,如天气般「晴时多云偶阵雨」,让人捉摸不定。我曾将人分成四种:「一是很能干,也没有脾气;二是很能干,但脾气很大;三是不能干,也没有脾气;四是不能干,但脾气很大。」

一个人无论多能干,绝不能情绪用事;用情绪做事不容易让人信任,当然也就不容易成功立业。过份情绪化是性格上的缺陷,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情绪化的人大都是非不分、事理不明。历代暴虐无道的帝王将领,大都是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结果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克曼,是一位情绪解析专家。他认为我们的脸部表情,是情绪的直接窗口。为了侦测情绪,他用电流刺激脸部肌肉,研究肌肉运动与情绪的对应关系,结果发现我们脸部肌肉,有大约七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可变化出七千张不同的脸孔,有着七千种不同的情绪。艾克曼以科学方式提出基本情绪有十大类:愤怒、恐惧、悲伤、嫌恶、轻视、惊讶、愉悦、尴尬、罪恶、羞惭;而每一项都代表一大类相关的情绪。

这些基本情绪和佛教的分类颇为相似,早在两千多年前,佛教即已建构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陀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唯识学也将人的心理反应,分析成五十一种,其中属于负面情绪的,就有贪、瞋、痴、慢、疑、恶见六种「根本烦恼」,以及随根本烦恼而生起二十种大、中、小「随烦恼」,如忿怒、嫉妒、骄慢、悭吝、谄曲、昏沉、散乱、懈怠、无惭、无愧……这些情绪表现在外的,便是粗暴、蛮横、乖张、无理、喜怒无常的言行。

当一个人长期处在阴晴不定、激动忧惧的心理状态中,久而久之,会影响生理变化,造成不易治愈的疾病。例如:消化性溃疡、精神疾病等。医学研究报告中提到:「当一个人不快乐、发怒或紧张受压力时,脑内会分泌具有毒性的『去甲肾上腺素』。」具有毒性的激素,不只伤害自己的身体,更会妨碍人际之间的相处,让自己陷入忧郁、躁郁、自闭的困境里。

情绪之害如此大,我们要如何做好情绪管理呢?佛陀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为对治我们八万四千个烦恼。除了前面提到的「五停心观」,可用来对治贪瞋痴等根本烦恼,在情绪管理上,还有几个方法,如藉由禅坐可以调身、调息、调心,置心于一处,不散乱惛沉,在行住坐卧间,就能将粗犷的身心调柔,将浮躁的情绪稳定;从礼佛拜忏中,可以消除我慢、我执,减轻身体的业障,洗净内心的尘垢;念佛持咒,也可以止息妄想,拋开烦恼,而使心志清醒,保持心情的平静。

再如以喜舍对治贪心、以慈悲对治愤恨、以明理对治愚痴、以乐观对治沮丧、以知足对治嫉妒、以信心对治猜疑、以真心对治虚妄、以谦卑对治骄慢、以感动对治不满、以发心对治懒惰、以反省对治不平、以惭愧对治蛮横、以包容对治狭隘,都是很好的情绪管理妙方。

现在有一些年轻人常说:「我的压力太重了!」父母师长教训,是压力;课业太多,是压力;工作负荷重,是压力;赚钱养家,是压力……这些承受不了压力,不堪一击的人,被称为「草莓族」。其实从古到今,历代的人物,不管圣贤或普通人,哪一个不需要经过这许多压力来成长呢?就是青菜萝卜,也要经过风雨日晒的孕育,才能成熟;山谷岩壁隙缝间的小草,也是突破艰难的环境,才能绽放成长。我童年时,也都是在老师打、骂、冤枉的教育中,慢慢成长。回顾我的一生,正如陈诚所言:「为做事,必须忍耐;为求全,必须委屈。」在忍耐、委屈中,不也成就了许多佛教事业吗?

我认为现代人之所以得忧郁症、躁郁症,大都是太过清闲、胡思乱想,没有压力,才会造成这许多疾病。有人做过试验,把黄豆、绿豆摆到水盆子里,上面没有压力,长出来的豆芽,都是瘦瘦的。相反的,如果上面覆盖一层棉花或纸网,施以一些压力,长出来的豆芽,不但肥胖,而且甜美、营养。

另外,日本人欢喜吃生鱼片,当日本本土的生鱼不够吃的时候,就从苏联进口。但是,将活鱼从苏联运送到日本,因为路程遥远,常常到了日本,鱼已经死去一半以上。后来有人想了一个办法,在鱼箱里放进几只螃蟹,螃蟹会咬鱼,是鱼的天敌,只要螃蟹稍微动一下,这些鱼就紧张的动起来;它们时时承受这些螃蟹的攻击压力,反而增强生命的动力。结果后来运送到日本的鱼,有百分之八、九十存活,可见经由压力更能生存。

有压力才会激发潜力,有压力才会成长,才有前途,好比篮球,打他一下,它就跳得很高。我们要培养乐观、开朗的心态,凡事随来随遣,如果尽是把事情摆在心里,会像水沟阻塞不通般的发臭;唯有懂得疏通排解和调适,生活才会过得欢喜自在。

在《杂阿含经》卷十七里记载,有一次佛陀问弟子,凡夫和圣贤,对于苦、乐的感受有何不同?佛陀告诉他们,凡夫身体受苦,忧恼狂乱,连带内心也跟着痛苦;贤圣之人身体受苦时,不会忧愁烦恼,所以只有身受,没有心受。二者的差别即在于凡夫为五欲所染着,而产生贪瞋痴三毒,圣贤则无。

因此,我们平时要凭着正念、正勤、正道来做人处事;透过般若观照,培养自己的耐心、虚心、诚心、赤子心、清净心、慈悲心、宽恕心、欢喜心、平等心、忍辱心、惭愧心、感恩心……就不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唯有把情绪管理好,我们才能找回心灵的主宰,也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

九、每个人一生的岁月有限,如何运用有限的时间,让生命发挥更大的意义,做到如大师的「人生三百岁」,这就需要时间管理的智慧。请问大师,您平时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呢?

答:我们在世间上生活,与我们最有关系的,第一个就是「时间」。我们这一生的寿命,分分秒秒在减少,可以说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再来就是「空间」的问题,从小我们就知道要争取一个座位、一个床铺,长大进入社会,要争土地、争房屋、争车位。为了争取空间,有时候还和人吵架、打架,甚至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也常为了领土空间而战争。

常听到有人说:「我时间不够用!」读书的人时间不够用,要赶夜车;上班的人时间不够用,要加班。很多人到了中年、老年,更是苦恼自己「岁月无多、去日不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