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虽然不一定是指老态龙钟,但是到了年老体衰时,当然一定是非常苦的。很多人经常都会安慰我:「师父,您看起来好象只有五十多岁,看不出实际年龄来。」我说:「阿弥陀佛!不要这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偏偏有很多人喜欢欺骗自己,觉得自己的身体还满好的,不像已经七十岁了,其实这只是自我安慰罢了。七十岁就是七十岁,和五、六十岁是不一样的,之所以自欺欺人,就是因为怕老,这也是一种苦。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警惕自己随时随地都处在老化的过程中,并且要好好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如此一来,虽然还是在生死大海里不断地老化,但至少能在短暂的生命中,粹炼出更深刻的意义,活得更有价值。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身残心不残 身残心不残 身体障碍有不同的等级、类别,造成障碍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例如有些小孩一出生就得了蒙古症,有的一出生就少了一条腿,或是聋哑、眼盲、畸形。有些身体障碍则是后天造成的,例如因为小儿麻痹症,或是意外事件、战争、灾难等,而造成的颜面或肢体伤残。 因为后天因素而导致身体障碍的人,由于从身体健全到障碍的落差,最容易被自己的外表所困扰而灰心丧志。但如果心理辅导得宜,也能是一个心理健全的人,虽然他在身体上有所缺憾,在体能上也比正常人差一点,但他的心智和正常人完全相同,只要工作职业选择得当,还是能有优异的表现。 我曾经遇过很多身体障碍的朋友,例如画家洪圣焜先生,无论在美国或台湾都相当有名,他画透视图的技术在台湾可说无人可出其右。另外有一位为我看病的耳鼻喉科医师,他的医术特别高明,可见身体障碍并无损他们的专业能力。 身体障碍的朋友如果要克服外相残疾所带来的困扰,重拾内在信心,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辅导。无论是家属或是亲戚朋友,都要试着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让他们明白,自己除了外表的缺陷,其他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仍然能够拥有健全的人生观,并不需要自卑。 不过,当人们身体的某部分有了残缺时,产生自卑感是很自然的反应,心里总是会有一点遗憾,觉得自己不如普通人。所以,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身体外表和个人价值是不相关的,更何况你的心智、才能与贡献,都不输给一般人,所以不需要自卑。」 除了从观念上帮助他们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从宗教信仰上帮助他们,因为透过宗教信仰,可以从根本上减轻身体障碍所造成的压力和压迫感,让他们能够调整观念、转变自我。 佛教讲因缘,其中一种是「增上缘」,也就是一般讲的助缘。但不同的是,佛教认为助缘不仅是好的、有利的,有时逆境也是,这就是「逆增上缘」。因此,从佛教的立场来看,生命所遭遇的一切横逆都是逆增上缘,所以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接受它、面对它,并转过来运用它,让自己更成长。而藉由拜忏、念佛、布施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内心的矛盾情结,将自卑的想法转变过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当心态逐渐变得健康、开朗之后,就可以完全发挥自己的潜力,做到真正的「身残心不残」。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死亡并不可怕 死亡并不可怕 佛教认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一般人很容易误解这是在散播悲观主义。事实上,在佛教的观念中,身体上生老病死的变化,只不过是假相而已,学习并实践超越这些假相的方法,才是佛教教义的重心所在。 释迦牟尼之所以能够成佛,是因为他观察、体会到,所有人都无法超越生老病死。有生必定有死,生与死是一体的两个段落,开始的时候是生,结束的时候是死。而且只要有生命,就一定会老,生命的过程就是一连串老化的现象。老化的同时,还会产生许多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直到最后死亡,谁都不能够避免。 众生在人间是受苦受难的,并非享福享乐。即使有时候感到快乐,也是苦多乐少,而且很短暂,不可能永远维持。例如,为了吃一餐饭,我们必须先花上很长的时间来做准备工作,才能吃到丰盛的菜肴,但是享受美食的时间却一眨眼就过了,所以快乐是很短暂的。 而且,苦与乐就像双胞胎,不可能分开,乐的本身就是苦的结果,也是另一个苦的开始。两头苦的中间包含着乐,这就好象前后都是火,中间地带虽然还没有被火烧到,可是被两面夹攻,仍然受到威胁。所以,乐的邻居就是苦,俗话说「乐极生悲」,正在享乐的同时,就已经朝着苦的方向走了。 如果我们想要超越生命的痛苦,就要学着不被生死的问题所困扰或束缚。生死皆有因,生并不可喜可贺,死也并不无奈悲哀。贪生怕死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都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每个人都要面临死亡,生命的过程就是如此,这是自然现象。所以毋须贪爱生、害怕死,贪生怕死只会造成痛苦,自寻烦恼。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