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无相三归依(2)

怎么说净就是僧呢?僧要清净,所以皈依净,也就是皈依僧。僧人,是众人里最尊贵、最高尚的,所以这叫众中尊,众人中的一个最尊贵的。 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

    怎么说净就是僧呢?僧要清净,所以皈依净,也就是皈依僧。僧人,是众人里最尊贵、最高尚的,所以这叫众中尊,众人中的一个最尊贵的。

    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从今日去」:从今天开始,「称觉为师」:称觉为我的师父,「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不再皈依天魔外道,又去做旁门外道的徒众。「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以自己的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现在我劝各位善知识要「归依自性三宝」:你皈依自性佛宝、自性法宝、自性僧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佛,就是觉;法,就是正;僧,就是净。

    「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你皈依觉,就不要生邪迷的心。「少欲知足」:不是说我不吃肉,这就少欲了;不是说我看多一点经,这就是少欲了。不是的!少欲,就要离去淫欲心。淫欲心不离,《楞严经》上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你不离淫欲心,要是想出三界,那是无有是处的。所以少欲就要知足;知足,就是没有贪心,穷死也不贪,饿死也不贪,无论怎么样的困难,也不要生出贪心来,要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你看!这说得清清楚楚:能离财、离色,不贪财、不贪色,也不贪名,这就是两足尊  福也足了,慧也足了。

    「自心归依正」:你自己心皈依正法,「念念无邪见」:念念不要有邪心,也不要有邪见。「以无邪见故」:因为没有邪见的缘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就没有人我,也没有贡高,没有贪,也没有爱,没有执着。「名离欲尊」:你能这样子,这就叫离欲尊。你看!离一切的欲    欲心。

    「自心归依净」:皈依清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一切所有的尘劳。尘劳,就是世界上所有的一切;这个社会上的境界,都叫尘劳。「自性皆不染着」:你自己不被流俗所转,不被社会潮流所融化,你应该教化社会,应该教化众生,不要被众生教化了。

    好像以前有一个girl(女孩子),在我们这儿学佛法,她和男朋友在电话上讲了一个多钟头,我在那儿看着。她说她想要度他信佛。我说:「他是信什么的?」她说:「他信天主教的。」我说:「妳不要被他度得你信了天主教,那已经就不错了,妳还想度他信佛啊?」我说:「妳小心一点!」果然没有好久,她就跑了。究竟是信什么?是被人家度了,是度了人了?不知道。

    「名众中尊」:你自性不染着,就叫众中尊。在众生之中,你是最尊贵的,因为众生都是染着的。你若想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想与众不同,你必须要离欲!你没有欲念,那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呢!真正一个学佛法的,自己这些毛病不去,光会讲几句佛法,有什么用啊?一点用处都没有!「若修此行」:你若能这样修行,「是自归依」:这就是真正的自皈依。

    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凡夫不会」:这一般的凡夫,不明白皈依的道理。「从日至夜」:从白天到夜里,「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假设你说皈依是皈依佛,「佛在何处」:佛在哪个地方?「若不见佛」:你若没有看见佛,「凭何所归」:你凭着什么去皈依?「言却成妄」:你若说我见了,我见到佛了!那就是你打妄语。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

    「善知识」:各位都是有知识的,「各自观察」:你自己观察,「莫错用心」:不要错用了心。「经文分明」:经上的文,说得很明白,「言自归依佛」:说要你自己皈依自己的佛,「不言归依他佛」:不是教你皈依他佛。你自己的自性佛,本来就有的,但是你没有明白,没有善知识指给你,你就不知道。现在你皈依之后,就是明白你自性的佛,所以经上不说皈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自己的佛,你若不皈,你依到什么地方去?你依靠外边,那都是向外驰求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