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佛学问答(3)

基础佛学问答—八 海涛 辑 八、思维修则是藉由对他人养成正面、实际的态度,帮助我们控制愤怒、贪着和嫉妒,这些便是思维修或称「观察修」的范例。 九、其他思维修的范例,如仔细思考我们珍贵的人生,无常、空的法

基础佛学问答—八          海涛  辑

八、思维修则是藉由对他人养成正面、实际的态度,帮助我们控制愤怒、贪着和嫉妒,这些便是思维修或称「观察修」的范例。

九、其他思维修的范例,如仔细思考我们珍贵的人生,无常、空的法义,这样的思维修是为了得到正确的了解而练习有架构的思考,最终则必须超越这些概念性的思考。

柒、无常与痛苦

1.思维无常、死亡和不满足感的目的,并不是要令人感到沮丧,也不是要把欢乐从我们的生活中抽离,而是要摆脱我们的执着及错误的期待。

2.接受困顿和痛苦,并不表示我们变得冷淡、认命于痛苦,而是我们在某一特别时刻的感受,就是那个时刻当下的实相。

3.「苦」这个字并不是一个很正确的巴利文或梵文翻译。梵文的发音是「度卡」(dukha),有「不满足的感受」的涵义,意指在我们的生命中,所有事物都不是完全美好的。

4.虽然多数人并不觉得自己一直在受苦,但是都会同意在我们的生命中,并不是每件事都完美。

5.即使当我们很快乐的时候,也无法保证事情会持续地美好,一件小小的事件就能改变我们的体验感受,所以,「不满足的感受」、「度卡」或「苦」就是针对这个意思而言。

6.世尊只是在描述我们的现状,所以应说他很实际,而不是消极的。世尊描述这些动机,是为了帮助我们找到脱离痛苦的方法。

7.禅修时思考这些主题,会让我们的心情平和、神志清明,因为它会减少我们对生活的执着,以及由于执着而造成的困惑。

8.我们的心很容易被执着造成的错误投射所障蔽,我们以一种不切实际的方式看待人与物。

9.事情其实每一刻都在改变,但是对我们来说却是一定的、不变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事情破灭时会觉得苦恼。

基础佛学问答—九          海涛  辑

10.我们会说:「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可是这一番话和我们内心的看法并不一致。我们的心里总误以为身体和所爱的人是不会改变的。就是这种不切实际的观念令我们痛苦,因为我们对无法实现的事物有所期望。

11.我们所爱的人不能永远活着、人与人的关系不会永恒不变、离开了展览馆的新车不会一直崭新亮丽。当我们和所爱的人分开、当我们破产、当我们的身体变得苍老或变得年老力衰,我们就会不断地失望和痛苦。

12.如果我们对这些事情有比较符合事实的看法,能够接受事物的无常,不只是口头说说而是发自内心,也就不会有失望的痛苦。

13.佛教的「无常观」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如实观想自己可能在下一秒就会死,如此心就不会起执着,就能放下一切名利,当下就能自在。

14.思维无常和死亡还能消除许多不必要的担忧,这些担忧会使我们无法放松,得不到快乐。

15.借着消除恒常不变的错误观念,以及由错误观念衍生出的烦恼,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清明,更能享受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更能活在当下,欣赏事物当下的面貌,而不会对事物应该怎样或可能会怎样心存幻想。

16.一般来说,当我们遭受批评或羞辱时,会不高兴;当我们的钱被偷时,会生气;别人升迁到我们一直想要的职位时,我们会嫉妒;我们对自己的外表和体能洋洋得意;以上这些态度都是烦恼,在我们的心相续中会留下有害的印记,在来世和今生继续带给我们问题。

17.如果我们思维这些事物的短暂本性,接受生命总有结束的一天,而且我们死时没有一样东西可带走。有了这样的理解后,就会停止夸大这些事物的重要性,并且不再那么困扰我们了。

 

基础佛学问答—十          海涛  辑

18.我们对小事会比较少担忧,静坐时也比较不会分心。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也不会过于敏感。

19.贪爱与我执是禅修时最大的障碍之一,若能认清实相,便能渐渐舍离烦恼,得到正确的知见。

20.我们还在问题不断发生的循环中,当不愉快的事件发生时,由于深入思考无常和不满足的感受,我们因而较能处理并面对问题。总之,思维无常、死亡,会让我们的精神状态更为健康。

21.了解人一定会死的道理,可以激发我们深入思考生命里什么是重要的,什么要摆在优先的位置。如果我们能这样做,生活会比较光明、有活力,如此当生命大限来到时,就不会后悔。

22.很少人会在临死前想:「我以前应该多加班才对。」倒是很多人临死前才后悔自己对别人不好,或后悔没有告诉所爱的人自己爱他们,也有人临死时后悔做太少的修行。

23.由于事先思考死亡,活着的时候,就会去做我们认为重要的事,这样当死亡那一刻来临时,就能避免遗憾和后悔。

24.佛法「出离」、「舍弃世间」的意思,即我们必须要有脱离轮回、获得自在的决心。我们不需要舍弃人与物,而是要舍弃对人与物的执着。

25.世间不是本来就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烦恼。举例来说,钱本身没有问题,它只不过是纸张而已;然而我们对它的执着和渴望,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这种错误的、有害的态度,才是应该舍弃的。

26.如果我们对某事很执着时,最好还是跟那事物保持距离一段时间,让我们的执着沉淀一下。等我们培养出平衡、利他的动机,就可以实际地运用以前执着的对象去利益众生。

27.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意识,指的是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感觉,也就是对自己有信心、能在世间正常运作的自我。佛教同意这样的自我意识是实际的,也是需要的。

基础佛学问答—十一        海涛  辑

28.然而,佛教所说的自我意识其实是不实有的,这个自我意识是指一种很坚固、改变不了、独立的「我」,这样的自我从来不曾、以后也不会存在。要明白这个道理,就必须了知空性。

29.心理学上被认为自我意识薄弱的人,在佛教的说法却是被认为强烈自我执着的人。例如:一个有强烈自卑感的人,注意力可能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所感受到的不如人、没人爱、失败者,都有很强的自我独立存在的感觉。

30.从佛教观点,这种独立自我是不存在的,虽然在心理学上,一般的自我是存在的。

31.有一种禅修是观人的空性,称为四点分析法:

第一点是要辨认实有的东西不存在。做这一点的方法是:回忆一段我们处在负面情绪的时期。例如:有人冤枉我们时,会感觉有股强烈的独立自我生起。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