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佛学问答(2)

5.当我们慈爱他人,我们不会期望任何回报。我们接受对方,尽力帮助他们,但并不在乎从这关系中可以获得什么利益。 6.真正的爱,不是嫉妒、占有,或只限于少数几个亲近的人,而是全然无私地针对所有生命体。 7.在佛

5.当我们慈爱他人,我们不会期望任何回报。我们接受对方,尽力帮助他们,但并不在乎从这关系中可以获得什么利益。

6.真正的爱,不是嫉妒、占有,或只限于少数几个亲近的人,而是全然无私地针对所有生命体。

7.在佛教的观念中,「不执着」表示一种不粘着依附的平衡态度。当我们不执着时,不会对别人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也不会出于害怕他人不在时的痛苦而粘着他们。

8.不执着是冷静、实际、开放、接纳的态度;不是敌对的、慌张的、孤僻的。有着平衡的态度,并不表示排斥我们的家人、朋友,而是指以不同的方式维持彼此的关系。

9.在贪欲和执着的怂恿下,我们不断造作各种恶行——往往带有广泛、长远及破坏性的后果。

10.当我们不执着时,跟别人的关系是和谐的,而且事实上,我们对他们的感情会更深厚。

基础佛学问答—五          海涛  辑

伍、什么是「珍爱他人更甚于自己」?

1.爱护、照顾他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动机:

一、我们以一种很不健康的方式去关心别人,看起来像是牺牲自己,实际上却是出于害怕或执着而去做。

(一)那些执着于赞美、名誉声望、关系等等的人,当他们害怕失去这些东西时,可能看起来像是忽视自己的需要而去照顾人,但事实上,他们是以一种徒劳无功的方式在保护自己。

(二)他们的关怀不是出于真诚的爱,而是出于以自我为中心、想要快乐的企图,而那样的企图只会让他们更不快乐罢了。

二、照顾他人的动机是出于真诚的感情,这才是佛陀所鼓励的。

(一)这种对他人的情感和尊重,并不希求任何回报,这样的动机根源于「别人都和我一样想要快乐,不要痛苦」的认知。更何况别人都曾经在今生或前世,藉由在社会上从事各种工作而帮助过我们。

(二)将我们的心一直沉缅于这种想法中,自然会对别人感觉很亲切,而帮助别人的动机也会基于真诚地希望对方快乐。

(三)当一方是爱支配人、依赖的、苛求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就不会产生。这是牵涉到二至二人以上的执着、价怒、害怕,以一种不健康的方式,互相混杂在一起而产生。

(四)如果一个人能够不执着,并且依真挚的慈悲观而行,即使别人有意或无意地想要支配掌控他或她,这个有着清楚动机的人,也不会掉进不健康的互动模式中。

陆、什么是禅修?

1.禅修是一种心灵活动,能够转化我们的想法与观念,让想法与观一念更慈悲,与现实更一致。并不是双腿盘坐、背脊挺直、脸上带着神圣的表情,就是禅修。

2.禅修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即使姿势做到完美无缺,如果心思不定,想着贪着、生气的事,就不算是禅修。

基础佛学问答—六          海涛  辑

3.现今的禅修经常和其他活动混淆。

4.禅修不只在放松身心,也不是在幻想自己是个有成就的人,拥有丰厚的财产、良好的关系、受人仰慕和著名的名声,这纯粹是对所执着的事物做白日梦。

5.禅修也不纯粹是一种专心的状态,例如我们在画画、阅读或做自己有兴趣的活动时,也可以有专心的状态。

6.禅修也不单单只是在任何时刻都清楚地觉知自己在做什么。

7.藏文「禅修」叫做「功」(gom),根源于「使习惯」、「使熟练」这个动词。因此,禅修的意思是:让我们对积极的、实际的、有益的情绪与态度养成习惯。

8.禅修会养成心灵的好习惯,能够转化我们的想法与观念,使想法与观念更慈悲,与现实更一致。

9.禅修有什么好处?

一、经由禅修养成心性的好习债,会逐渐改变我们的行为,生气的频率降低了,比较能做抉择,而且变得知足,不会焦躁不安,这些禅修的结果,当下就能体验。

二、不过,我们还是应该试着以更宽广的动机来禅修,而不是只为了当下的快乐。

三、如果禅修的动机是为了未来的生命做准备,是为了脱离轮回不断地精进努力,或为了利益众生而要成佛,这样我们的心性自然地会平和,而且还能够达到这些崇高的目标。

四、似有规律的静坐修行,即使只是每天以很短的时间来做,都是非常有益的。

五、如果禅修对我们有帮助,就应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即使不想做,每天给自己一段「安静时刻」也是很重要的。

六、我们需要时间让心静下来,好好地思考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需要阅读佛书或做一些唱诵,我们想要快乐,就要学会与自己为伴的独处。

基础佛学问答—七          海涛  辑

七、在现代社会大家普遍都很忙碌的情况下,能腾出一点安静时刻尤其重要,最好能安排在早上,也就是一天的活动开始之前。

八、我们总是有时间滋养身体。我们很少会漏掉三餐,因为我们知道三餐对身体很重要。同样的,我们应该保留一些时间来滋养自己的心灵,因为心灵的健康对我们也很重要。

九、毕竟随着业力带到来生的,是我们的心灵而不是身体。

十、修行佛法,不是为了佛陀的利益,而是为了自己。佛法已经描述了如何创造快乐的因,既然我们都想要快乐,就应该尽己所能地照着佛法所说的去修。

10.如何学习禅修?

一、现在有许多人在教授禅修和心灵修养之道,我们应该好好地检验他们,而不要立刻兴奋地加入。

二、有人认为不需要跟随一位技巧熟练的老师,自己就可以发明一套禅修的方法,这是非常不智的。

三、如果想禅修,一定要先跟随一位资格纯熟的老师才行。

四、能够听闻像世尊这样可信靠的来源,是我们的优势,因为世尊的教法已经经过几世纪来学者们的研究,以及获得证果的修行人的验证。

五、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教法和禅修的传承是令人信服并值得去修的,这样的修行就不只是根据于某人的作怪或奇想了。

六、禅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止修,一种是思维修。前者是为了培养专注,后者是为了养成深刻的了解。世尊依这两种类型教授了各种禅修技巧,这些教法的传承至今仍流传着。

七、止修的其中一个范例是:集中心念于呼吸,同时看着呼吸时所发生的任何觉知,这样能使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不像平时般焦躁不安,并且能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祥和,不会有太多忧虑。观想佛陀的形相也可以让我们止住散乱的心念并练习专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