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51问~200问

151.《阿弥陀经》经中有‘广长舌相遍覆大千’的话,为什么舌相能够覆盖大千世界呢? 声相所能到的地方就是舌相所能到的地方。 152.《佛法导论》一书中说,念佛名号,十六个字概括了这个法门的

  151.《阿弥陀经》经中有‘广长舌相遍覆大千’的话,为什么舌相能够覆盖大千世界呢?

  声相所能到的地方就是舌相所能到的地方。

  152.《佛法导论》一书中说,念佛名号,十六个字概括了这个法门的纲宗。请问是哪十六个字?

  查《佛法导论》最后一页最后一行括弧内记载得最清楚,即‘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153.请问西方三圣、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的根源,再请示三菩萨没有成佛之前,他们在俗家的姓名和出生的朝代。

  这都是无量劫前的事了,现在的历史只讲到五千年,怎么还谈得上朝代。只有阅读佛经,我们才知道一个大概。西方三圣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总称。《无量寿经》说过,阿弥陀佛过去是一位国王,出家后名叫法藏比丘,然后修成佛果。《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过,无量劫以前,有一位正法明如来,为度众生,倒驾慈航,降低身分,到西方世界作菩萨,辅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他就是观世音菩萨。《地藏本愿经》说过,无量劫以前,有一位国王,发愿永远救度罪苦众生,他就是地藏王菩萨。再说佛菩萨在无量劫岁月精进修行,他们的身体哪里只有一个呢?经上记载的都是与佛说法有关系的事,琐碎细节,哪里说得尽呢?所以就略去了。例如中国历史中的盘古氏、有巢氏等等,与佛经所说多劫以前的人相比,那是最近的了,而这些人已经没有姓名,何况最远的呢?

  154.念佛念六字念四字或快或慢有什么关系吗?

  六字恭敬,四字方便,太快太慢,都不适宜。必须不快不慢,心平气和,心安理得,才能得力。

  155.印光祖师回答信众的书信中说‘念佛要字字分明,绵绵不断,念万声佛,须念五千观音菩萨,念佛多少类推。’我在未皈依三宝以前,没有供奉观音菩萨。所以现在每天早晚礼佛后,先念佛五千,再念观音菩萨两千。这样对吗?已经受了五戒,供奉了三圣像,可不可以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呢?

  印光祖师这一段告诫,另有用意。如果读完全信,前后联系起来,你就明白主旨了。当时正是患难世道,劝人念观音,即能逢凶化吉,又观音信仰,民间最为浓厚,劝念观音,自然发起往生之愿。其目的全在于度人往生极乐,苦口婆心,不能不理会。请仔细读《一函遍复》。皈依以后,打算专念阿弥陀佛,这个想法很好。但念佛以后,观音势至大海众菩萨等礼诵常规不能不遵守。

  156.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

  天台宗五时教即是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净土三经属于大乘,自然就要列入方等时,但净土教法,就不受此限制。因为最早讲华严时,就已经说了极乐,最后讲法华时,又说了极乐。真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三经是净法的专门书籍,净法是佛教的通论。

  157.《歧路指归》上‘不论行坐睡眠以至大便小解的时候都可以念佛’一节,是否对佛不够礼貌?

  念佛注重佛号的连续,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使佛号不断。具体实行时,有‘口念’和‘心念’的分别。入厕所时,心念没有关系,口里不要出声。

  158.我念佛时,开始是心里念,忽然念头到了头上,头脑感觉昏胀,我认为是不好的预兆,就用心去念,经过一个多月,还有余感。我看了《宇宙万有本体论》,上面说‘头上安头,将心觉心。’是不是指我这种现象?

  你学佛由什么人传授,应该向他详细问明念佛的方法。或者先看净宗的小册子,把道理弄清楚。否则就会因疑惑而走入歧途,引来魔事。《宇宙万有本体论》不是初机阅读的书籍,你读了也不会懂。一切学问都有次序,急躁冒进,有损无益啊!

  159.念佛时,念在虚空,念在身体,有时念在虚空,有时念在身体,不知是好是坏?

  念佛不在身体,也不在虚空,奉劝你赶快把这些疑神疑鬼,虚幻不实的念头统统打消。念佛是求往生极乐世界,这才是本旨。念从心起,声从口出,再用耳细听。不紧不慢,调匀气息,除了一句佛号以外,其他一切妄念都要放下。此外还要严戒杀盗淫妄,多做慈善公益事业(并不是专指金钱,不要误会),以求消灭魔障。小册子可以先看《歧路指归》、《初机净业指南》、《暗路明灯》、《佛法导论》等等,这些看懂后,再去看经。

  160.(1)在家修行的居士,不管他怎样精进修持,临终时都逃脱不了病吗?(2)在家精进修持的大居士和出家高僧到临终时,他们的神色有没有差别?(3)在家修行的居士,应该修哪种法门,要花多少时间,临终才会出现不同寻常的瑞相?

  先说第一个问题。谛闲大师和太虚大师都是出家高僧,圆寂以前,也示现了病苦。而宋朝王龙舒是在家居士,站著念佛就走了。如此看来,有病无病和出家在家有什么关系呢?第二个问题是谈功夫怎么样,在家和出家都没有区别。第三个问题说在家的修法问题。佛法平等,无有高下。佛弟子虽然有在家和出家的分别,但修持的方法却没有分别。只是根据不同的根器,选择不同的方法。并不限定出家修哪种法门,在家修哪种法门。至于说时间和瑞相,哪里有定期,全靠平时勤惰来决定。谁快谁慢,就像一颗树,哪里先开花,哪里先果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时间。

  161.家兄卓智立居士吃素念佛有三十多年历史,在三十多年修行期中,历尽多少辛苦!他曾经唱道:‘茹苦含辛扬净土,卧薪尝胆念弥陀。’又说:‘夜寝夙兴依大士,朝参暮礼念弥陀。’希望用多年来至诚念佛的泪水,滋润西方莲池的莲心。请问他一生这样精勤念佛,始终不懈,临终能够带业往生佛国吗?

  令兄是否往生,临终时候,鄙人并未在场。没有搜集根据,不敢轻易断言。但按佛陀的教导来说,诚心十念,都能蒙佛接引。令兄果然能够有信心和愿力,念兹在兹,哪里有不往生的道理?既然往生了,自然就带业。带业往生是净土的殊胜方便,也是净土法门为什么是易行道的主要原因。既然往生,自然就是依靠弥陀慈力加持,到西方极乐净化后,再返回娑婆,普度众生。

  162.净土法门主要敬重西方三圣,《阿弥陀经》是净土宗必要的经典,而且定为每天念诵的功课,为什么经中没有提到观世音、大势至二位菩萨呢?

  净土三经,讲的道理都一样,但具体实行时就各有重心。《无量寿经》重六度万行,所以详细陈述功过,列举五受、五痛、五烧等等。《观无量寿佛经》重在观想,所以详细陈述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列举观音、势至以及九品莲花等等情况。《阿弥陀经》重在念一句佛号,所以只提阿弥陀佛,而不说其他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