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法师文库 > 上人 >

上人讲演集一 《小经》三段文两重因果(8)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第一、成就了我们要去的极乐世界;第二、成就了我们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和资粮;第三、成就了阿弥陀佛这尊佛。因为祂首先若没有成就我们要去的极乐世界,也没有将我们要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第一、成就了我们要去的极乐世界;第二、成就了我们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和资粮;第三、成就了阿弥陀佛这尊佛。因为祂首先若没有成就我们要去的极乐世界,也没有将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和资粮成就,就是四十八大愿还没完成,这样怎能成佛?所以祂必须先成就我们往生的极乐世界及往生的功德资粮,完成这两种功德,阿弥陀佛才能成佛,也才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所得的善根福德等于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因此说「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也」,就是说我们念佛,阿弥陀佛的功德有多少,我们的功德就有多少,阿弥陀佛的善根有多少,我们的善根就有多少,善根福德同佛,当然是「悉具多善根福德也」。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世间,经过六年苦行,最后祂夜睹明星,大悟彻底,成为天上天下最尊第一的佛,是证悟了什么呢?就是证悟了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所得的、所证悟的三藐三菩提法的正等正觉,可说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说「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现在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果地上所证悟的功德,完完全全的、无保留、无缺漏、白白的、无任何条件的送给我们这五浊恶世的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这种境界,这种功德,只有佛跟佛之间才能彻底了解的;除了佛以外,其他九界中的众生,靠自力都无法信解。宇宙中有十种众生,第一种是佛,第二种是菩萨,第三种是缘觉,第四种是声闻,这四种是「四圣」,四种超凡入圣的圣人境界,这四种的圣人境界也称为众生;再来六种凡夫众生,就是天人、人间的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及地狱的众生;前三种叫作三善道,后三种叫作三恶道。四圣和六道的众生加起来叫十法界,这当中只有佛是彻底觉悟的,其他还没有彻底,尤其是六道的众生还在生死轮回的境界。所以说「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不是佛以外的其他九界众生的智慧能力所能相信了解。

一句弥陀,开往生门;是多福德,非少善根

24.《大经》说: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第廿四段的经文也是在说同样的道理。

25.莲池大师言:
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故知: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故当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

26.彻悟大师言:
一句弥陀,开往生门;是多福德,非少善根。

27.法然上人言:
唯思『本愿不虚,称念必生』之外,心无所系也。

        上述法语,大多一样在解释《阿弥陀经》这三段经文的第一、二段。就是只要以我们这种凡夫位的凡夫心,去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我们凡夫的心是什么心?是贪瞋痴的烦恼心,是妄想杂念的心,就是以这个烦恼心、妄想心、杂念心去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之中,心还是有烦恼、妄想、杂念,边念依然边妄想杂念,就是以这种心去念佛。

        并不是说,念佛要念到心很清净,没妄想杂念,才是「一心不乱」,并不是!而是以我们这贪瞋痴、凡夫妄想杂念的心,在一生之中专门去念佛,不管你念佛当中心是否清净、有杂念无杂念,那些都不管,这样就叫作「一心不乱」,这样就叫作「多善根多福德」,这样就能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三段经文,两重因果

        以上说明《阿弥陀经》中有关往生正因的三段经文中的第一、二段。接下来谈第三段经文的意义,以及这三段经文所显示有关往生正因的「两重因果」关系。

        现在看第三段经文: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就是说,「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众生,当他在临命终时──「临命终」就是快要断气而还没断气时,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清净大海的诸菩萨(圣众),就会显现在他的面前,来安慰他、保护他,让他心安稳、无障碍,当下接引他到极乐世界去,所以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而临命终时有佛现前也要有一个因,那个因就是他平生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有这个因才会有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前,所以有这个因就有这个果,这是第一重因果。

        经文又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就是说,「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前,自然「命终时」就能心不颠倒,而得正念往生极乐世界,有这个因就有这个果,这是第二重因果。

        但是很多人都错误的解释此处的「心不颠倒」,认为临命终时,你要保持心不颠倒,阿弥陀佛才会现前,这是一个错误,经文并没有这样讲啊!经文是说「佛现前,然后才心不颠倒」,如果佛已现前,我们的心怎会颠倒呢?所以这个因果关系是佛先现前,然后才有我们的心不颠倒;而不是我们先要心不颠倒,佛才现前。因为这样的误解,所以很多人就认为念佛时不能打妄想,就在拼「功夫」,拼临终时没有问题、不颠倒,佛才会现前,这是错误的!如果需要靠我们自己临终心不颠倒,佛才现前,才能往生,那就不用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之所以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就是因为完全了解我们的根性,知道我们都是生死凡夫,贪瞋痴具足,念佛时不想打妄想但还是会打妄想,没有半点定力丁以自己的力量脱离生死轮回和往生极乐世界,这些阿弥陀佛都知道,所以阿弥陀佛发愿把我们能够往生的功德通通完成起来,然后赐给我们,就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里面,并且叫我们专念这句名号,并且预先约定「临终之时」现前安慰、保护、迎接,使我们「命终之时」心不颠倒、正念分明。所以这几段经文是有其次第性的,亦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