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探究与抉择(下)——理净法师笔谈录之二(2)

答:佛教之“教”的精神方向我认为既然名之为“教”,当然是标志于方便教化众生之目的,也就是说佛教之“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引导人们从此岸到达涅槃彼岸。因此,“教”的终极意义标志在“解脱道”,只要依

  答:佛教之“教”的精神方向我认为既然名之为“教”,当然是标志于方便教化众生之目的,也就是说佛教之“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引导人们从此岸到达涅槃彼岸。因此,“教”的终极意义标志在“解脱道”,只要依佛教之“教”的精神去修学就一定能够解脱。佛教这种形式主要表现在“施设”与“方便”,此施设与方便本身就是含有体认与对照的意义。我们依据佛陀施设的方便言教认真体会和仔细研究事物的自性,然后依据新的认识和体会去对照我们过去的错误认识,而破除我们的邪见证得般若智,知诸法实相本自清净非失非得、不生不灭。这本身就是一种体认与对照的过程,既是一种精神方向也是一种理念认识,所以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实在意义。
  关于佛家的“教”与“法”的问题,教与法是一法的两个不同代名词。“教”是从佛教的教规、教义而言,指从事于佛教职业人员所要遵守的规定、戒律、制度方面而说的。而“法”是从佛教的理论、真理而言,指从事于佛学研究人员所要研究和探索的学术方面而说的。两者之间虽然有不同之处,但都是从佛陀的言教上而说的,从整体佛教而言并没有多大区别。若从体证上说,依“教”而修行就能体证到诸法不生不灭的寂灭境界:依“法”修学就能明白事物的本相,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假有无有自性。“教”在修行上如同航船能载乘人到达彼岸:而“法”在修行上如同灯塔能指导航行,使航船不会迷失方向顺利到达彼岸。所以说教与法是一法的两个不同名称,在实际运用原则上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反而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如同手与足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有手无足、有足无手皆不成为一个健康人。因此,教与法也是学佛者不可缺少的形式,既有教义又有理论才是一个完整的佛教体系。
  问:“解行相应”如何挺立,这也许是学佛徒众,或者是教内知识分子关注的问题。说解行是否“相应一?当然需要涉及睿智与工夫,你对此有何见解呢?佛教的社会实践,“解行相应”的精神与心志,无疑是有其超越及实质的意义,这方面你可否表述一下个人的体会吗?
  答:“解行相应”是学佛徒众所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可如果说能每个学佛的人都能否做到解行相应,却不是一个篙单的课题。“解”是对佛陀教义的胜解,是指思想、理念上的认识范畴,是一种思惟活动属于“见惑”;而“行”是对佛陀教规的实践,是指动作、行为上的活动,是一种行为活动属于“思惑”。一个人从思想认识上改变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要从行为活动上改是非常困难的。可是如果只思想上的认识而没有行为上的实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首先从思想认识上明白道理然后付出于行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错误认识以进入到新的境界和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解行相应是学佛的基本功,只有解行相应才能够深入体会到佛法大意和证到诸法实相。如果学佛不能解行相应那只能是画饼充饥,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是不符合一个学佛者的人。那如何才能解行相应?这不是一日两日,或者一月两月可以办到的事,甚至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只有不断的简择自己,从每一件事每一个动作都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够身心一致言行并行了。
  佛法是一门主重于“实践”的学术,也就是说不仅要心里明白道理,而且要实践于行动,这样才能够把佛法正确的运用到社会实践和精神修养的实际生活当中去。佛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净化身心、净化社会,维护世界和平和社会发展。所以“解行相应”的精神在社会实践中有其超越与实质的意义。如果只有理论上的研究而没有行动上的实践,那只能是“画饼充饥”没有真实意义。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新的社会价值,改变落后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意识型态。因此,佛法不是只有理论上的研究和精神上的鼓励,而更是有亲身体验和亲手实践的哲学理论。
  问:佛教的“世俗化”,似已成为当前教内同仁探讨的课题,而佛教的现代挑战,有学人指出,这是随顺社会世俗化的冲击而有所彰显。这个讲法,也许会直接掀引到所谓“宗教传统与社会实践”的问题,你对此有何看法呢?佛教的社会实践运动,近世太虚大师早已有所展现,你认为他的理念之可贵处何在呢?请详析一下。
  答:佛教的“世俗化”与佛教的社会实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世俗化,是指利用佛教来为谋取利益和把佛教当做发财致富之道的“退化”现象:所谓社会实践,是指把佛法运用到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当中的“进化”现象。此二者之间虽然都把佛教与平常的百姓生活联系在一起,但二者之间却有不同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弊端。如果把佛教的世俗化看成是佛教的社会实践的话,那佛教将走向衰退和灭亡的边缘。因此,要发扬佛教弘扬佛法就应当把佛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而不应当把佛教世俗化当成是人们谋生求财的门路。当今教内同仁都已很清楚的看到佛教迅速走向世俗化,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目前佛教的现象,都是以佛事经忏和修佛建庙为目的,而忽视了佛教的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理论研究。认为经忏佛事、修佛建庙就是弘扬佛法,岂不知如此会将佛教带向灭亡。如果我们读一下佛教史就会发现,历史上那一次灭佛事件不是和佛教的经济迅速澎涨、以及佛教僧侣的文化教育素质降低有很大关系。因此,我认为当前的佛教世俗化现状不是把佛教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而是相对的让更多人看到了佛教的负面现象给社会和人们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把佛教会引向灭亡。社会进步了、科学发达了,可是佛法作为一种真理、哲学思想、科学理论不应该被社会淘汰,反而应该与现代化的社会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佛教的哲学性和科学性。
  近代太虚大师推动的佛教社会实践运动,是要把佛教传统的文化与迅速发展的社会相结合,使佛教能够正法久住更加兴旺发达,而不是将佛教退化变质成为人们求取生存的招牌。太虚大师是佛教近代史上为佛教改革做出具大贡献的僧人,他的理念之最大可贵之处,乃在于佛法运用到了提高人们的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把佛教的理论变成了教育实践。诚如他说:气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佛教。乙这是多么朴实纯洁的语言,但却蕴藏了整个佛陀的教义和无尚崇高的哲理。把佛陀看成和我们一样有情有意、和蔼可亲的人格化,而不是神化了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至高无上、可敬而不可近的神。如果佛是至高无上那众生永远不能成佛,只有把佛陀人格化才能使人们更容易接近,有信心向佛陀学习也能够成佛。这就是太虚大师的佛教社会实践运动的最大可贵之处,以及对佛教发展的最大贡献。如果我们学佛的人,都能够向太虚大师一样把佛陀看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不是把佛陀看成是敬仰的神。只有不断的将佛陀“人格化”和“生活化”,才能使佛教在人间永远传播和发扬光大;只有将佛教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佛教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发挥不同社会作用。使佛教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净化身心、改造环境、维护世间的和平而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