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3)

佛教说一切法因缘而起,心净则国土净,心秽则国土秽。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恶即狱。一念迷即众生,一念悟即解脱。也就是说我们人类所处的国土的秽与净,个人五蕴身心的美与丑、强与弱、贤与愚、以及寿命的长与短、命

佛教说一切法因缘而起,“心净则国土净,心秽则国土秽。”“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恶即狱。”“一念迷即众生,一念悟即解脱。”也就是说我们人类所处的国土的秽与净,个人五蕴身心的美与丑、强与弱、贤与愚、以及寿命的长与短、命运的穷与通、得与失等等,这一切都不是先天决定的,都不是由某一个外在的力量加到我们身上的,都是每一个人的心在各自的业力的作用下所感现出来的、所感召出来的。因此,超越和解脱的根本就在当下,当下的一念悟就是天堂,所以一心分为十法界,十法界在什么地方,不是在一个遥远的不可捉摸的空间,就在我们方寸之中,就在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它并不是一个渺茫的彼岸世界,彼岸世界就在此岸,离开了此岸,不会有彼岸,离开了秽土,哪儿去找净土?佛教的这种积极的精神,完全是建立在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之上,因为要去把握过去的东西,可能是个妄想,未来的东西还没有来,你不可以去把握,最现实的就是当下的这一念。当下这一念,一念即永恒。一个人能够把握住每一个当下,他的修行就到家了。

第三,佛陀教导我们“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这个观念也是非常特殊的。从这一点出发,一下子就把我们的人性升华了,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创造和努力的机会和目标。因为我们每个人看到自己都是非常的渺小,没有希望,都在绝望中度过一生,佛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大的希望,就是人人皆可以成佛,每人的人格都是可以成为至高无上的人格。应该说这种思想和儒家的“人人皆可以成圣贤”、“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有相类似的地方,所以我们中国人最能够欣赏、接受佛教的这个观点。

佛教说众生和佛在本性上是平等的,这个本性就是我们每个人本有的可能性、本自具足的可能性,这就是每个人的优势。佛和众生的关系,不是救世主和被救者的关系,而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师傅和徒弟的关系。大家念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前面要加“本师”两个字,本师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老师,就是最直接地接受传承的老师。所以,佛与众生的关系是师生的关系,师生关系就是慈悲融洽的关系。众生可以拥有佛的慈悲、智慧和福德,正如《华严经》上面讲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一旦把妄想执着排除了、净化了,那么就会发现,如来的功德我们本自具足。

一切的东西都不从外来,众生愿不愿意成佛,以及能不能成佛,最终不是由别人决定,也不是由佛决定,而是众生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众生要去掉众生性,要圆满这个佛性,关键在什么地方,关键就在于每个人的发心。就象昨天讲的,我们无意之中做了某一件善事和发心做某一件善事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众生发心要成佛,就要按照佛陀所开示的目标、学习的条目去一点一点地落实。佛教所开示的最基本的修行纲要是戒定慧,这三条看起来就是三个字,这三个字讲了二千五百年,学的人学几十年也还不能真正把这三个字的内容讲清楚。几十年都讲不清楚,要想在几十年当中真正圆满地达到戒定慧三学所要求的目标,也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戒定慧之学是我们实现人生的超越,实现从众生到佛、从此岸到彼岸、从烦恼到菩提的修行的基本纲领。当然,还有六度,这些都是我们求解脱、转换人生、改变人生的最基本的修行方法。

第四,佛教给我们提供了成佛的途径。这个成佛的途径是我们修行解脱的方法。这些解脱的方法不是凭空假设,而是经过释迦牟尼在修行过程中实践过的,也是一些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大德所证实过的。它是真实不虚的,绝对不是揣摩、猜测的方法,而是被无数的实例证实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三学也好,六度也好,它的实质就是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强调以净化心灵作为枢纽,以上和观作为实现心灵净化的一种手段,以慈悲和智慧作为自利利他的最高的方便。所以,佛教的解脱方法实际上已经把人生的终极关怀和道德实践、个体的解脱和社会的完善等等圆融在一起了。在这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仅是个人的社会存在价值的圆满实现,同时也是每个人究竟解脱的必由之路。

在昨天晚上的普茶会上,有人提到一些问题,比如说不杀生,那么当外敌入侵的时候怎么办?大家一定要对佛教有个基本的认识,佛教的出发点是针对每一个众生为对象,它不是以一个族群、以一个社会集团、以一个社会阶级作为对象。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它认为不论是一个族群、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阶级,总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一个集团的状况如何,固然要有具体的约束和制度,但这个制度和具体的约束能否得到圆满的落实,还是靠该集团每一个成员的素质如何。佛教就是在这方面解决问题。它希望提高每个人的素质,若每个人有完善的、完美的素质,那么社会集团的整体素质就会提高。所以说,心净则佛土净。

心净指我们每个人的心性,我们每个人的心性净了,每个人这一块佛土清静了,那么整体的国土就能清净。现在我们有时候在环保、文明礼貌方面,往往会与外国的相比。一说起来,外国人的素质多好呀!人的素质好,固然是由于社会整体的约束,它强调每个个体素质的提高,这是重要的一环。但是你们可以看得出来,佛教的戒律首先是针对每一个人约束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然后才有团体的约束和检讨。佛教团体的约束和检讨实际上没有一个具体的规范。

在印度佛教的戒律里面,对团体的约束仅仅有一个羯摩法。羯摩法就是征求大家意见,这件事这么做大家同意吗。羯摩法、会议法就是一种民主的原则,成为约束僧团的一种非常简单的规范,没有更加详细地僧团的约束规章,不管是五戒也好,十戒也好,二百五十戒也好,菩萨戒也好,都是针对每一个个人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戒律生活,就能和合共济。如果不能够遵守这些戒律,佛教的最高处分就是开除出这个僧团,佛教的处分没有杀人。除了开除以外,就是在大众监督下忏悔,再就是自我反省。一共就这三种。我们客堂里、斋堂里挂的“共住规约”,讲除了你离开这个地方,一般重要的规矩就是离开这个地方,所以它做为寺院共住的和约。它和戒律的精神是一致的,它把戒律的精神运用到团体的管理。所以,佛教主张每个人都好了,社会自然好。

上面讲的佛教的观点,应该说构成了我们每一个人恒固的人生价值体系和终极关怀理念。它立足于现实人生,为人类确立了真正的自主性,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个人解脱的彼岸性与此岸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等等,这样的一些关系圆满地统一起来。这种统一不仅是理论上的事情,而且是实践上的事情,它具有实证性,而不是一种纯粹的形而上学的假设。这些特征就保证了佛教的人生价值理念,一方面能够跟现实社会相适应,另一方面又能够跟自然科学乃至人本主义哲学相安无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