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戒学之重要性之二(2)

阿那律证了无学果後,一个人住阿兰若,他觉得三业清净了,不想参加讲戒,佛陀却亲自去唤他。这显示著为了众生的利益,佛陀请他出来讲律。有一次他这样问佛陀:“戒与闻究竟谁为重要"?世尊即答道:“戒胜於闻者,

  阿那律证了无学果後,一个人住阿兰若,他觉得三业清净了,不想参加讲戒,佛陀却亲自去唤他。这显示著为了众生的利益,佛陀请他出来讲律。有一次他这样问佛陀:“戒与闻究竟谁为重要"?世尊即答道:“戒胜於闻者,於中何所疑"。闻法而不加以体验、思索、勤修,的确不如持戒来得稳当。“若人有信心,恒生惭愧,好学戒律者,佛法得久传,是故人欲得佛法久住,先学毗尼藏";“律藏即是父母";“佛说持律人即是功德根,因根故摄领诸法"。这些话含有持戒律护法、以律摄法的意思,重戒精神更强烈。 
  佛陀临入灭时,格外教诫弟子们以“波罗提木叉"为大师,这是别有深意的,他对弟子们早已觉到:法是重於“知"性的,律是重於“制"性的,对於知者多,对於律求制者少,不求制则僧伽难以清净,而佛法亦难以常住世间,因此临入灭之时,就特地嘱咐弟子们以戒为大师。 
  《四十二章经》云:“佛子,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1由此可见,戒律为行道成道之基本。 


四、佛灭後戒律代替了佛的地位——以戒为师

  佛陀入灭时,曾咐嘱阿难,“佛涅盘後,汝等以戒为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见,因见佛性,得成正觉。”观此可知:无佛之世,是靠戒律代替了师或佛的地位,无戒也就等於无师或无佛了。  
  如此佛陀入灭後一二百年间,诸圣弟子,对於律学之敬视,不减於佛陀在世之时。 
  目前大陆有些学者提出以法为师,而不是以戒为师,理由是法包括戒,法大於戒。所以以前所说以戒为师,显得心胸太小,现在是以法为师的时代。也许是出於对法太重视呢,还是对於戒的无知,这种想法是极其有害的。 
  即使佛在世时,佛陀未以僧团领导自居,僧团仍是依戒而住,按照戒的生活去行事,戒律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准则。正如《四十二章经》云:“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由此可见,戒为行道成道之基。“佛临入涅盘时复诫弟子们说:“汝等比丘,於我灭後,当尊重珍波罗提木叉,如 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梵纲经》云:” 
  佛临入涅盘时对阿难说,“汝勿见我入大般涅盘,便谓正法於此永绝,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制波罗提木叉及余所说种种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师,如我在世,无有异也。”此可见,戒律和佛自身同等重要。佛灭後,以戒为师。戒律在世一日,便等同佛在世一日。 
  由此可见,戒律和佛自身,是同等的地位,以後领导教团的不是佛自身,而是戒律;戒律在,便是佛在。佛涅盘之後,佛教教团最初和最重要的事业,是结集佛的遗教、遗诫。依南方所传,第一次结集就是王舍城结集所合诵的法藏,是 尼和昙摩。 尼就是毗奈耶,义译作律;昙摩就是达磨,义译作法。在这两种法藏当中,却是先结集 尼就是律,以持戒第一的优波离为上座,替代佛统率大众主持结集事业的大迦叶,就戒律的各条目,谘问优波离。优波离应问,一一诵出制时、制处、因缘、对机、制规、犯戒等等。五百大众,合诵应答的全部,决定他是佛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