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农历12月26日恭逢宋永明延寿禅师纪念日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永明延寿禅师像

五乘者。一持五戒。得人乘。二行十善。得天乘。三修四谛。得声闻乘。四悟十二因缘法。得缘觉乘。五具六度行。得菩萨乘。此五乘法。皆从一念善心熏炼而出。(《》宋.延寿述)

佛教在线消息  2006年2月13日(农历12月26日)恭逢永明延寿禅师圆寂纪念日,禅师俗姓王,字冲元,浙江余杭人。自幼信佛,戒杀放生。曾任余杭库吏、华亭镇将,30岁从龙册寺翠岩禅师出家。先在天台山国清寺结坛修《法华忏》,又到金华天柱峰诵《妙法莲华经》三年。旋从法眼宗创始人文益(法眼禅师)的弟子德韶得法,传承法眼宗。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及《净慈寺志》卷八记载,延寿于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住持奉化雪窦寺,因有在此写成《宗镜录》初稿之说。北宋建隆元年(960),吴越国忠懿王钱俶请延寿主持重修杭州灵隐寺,重建殿堂1300余间,灵隐寺因而中兴。次年又接住永明寺(即净慈寺),忠懿王赐智觉禅师号,从学者多达2000余人。《宗镜录》在此寺演法堂定稿。开宝三年(970)奉诏于钱塘江边的月轮峰建造六和塔。他认为唐末以来流弊,多有胸无点墨邪正不分者,因而发愤撰集《宗镜录》,意在扶衰救弊。书共100卷,约80余万言,分为标宗章、问答章、引证章三部分。所谓“标宗”,即“举一心为宗”。此一心宗,“照万法如镜”,《宗镜录》的立名,即从此义而来。引证章引证了大乘经120种,诸祖语录120种,贤圣集60种,共300种。其中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文献。除《宗镜录》外,还著有《万善同归集》3卷`《唯心诀》1卷、《神栖安养赋》1卷、《定慧相资歌》1卷、《惊世》1卷,均存。永明延寿禅师于开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示疾,越二日晨起焚香趺坐而逝,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二。在永明延寿禅师的圆寂纪念日,谨介绍禅师的传记和著作,以便善友学习和纪念。

永明延寿大师主要著作:

〖 宋 延寿集〗
〖 宋 延寿述〗
〖 宋 延寿撰〗
,(一卷),宋.延寿撰
,(一卷),宋.延寿撰
,(四卷),宋.延寿述
,(卷一),宋.延寿撰

永明延寿禅师(904—975)

  延寿,字冲元,王姓,本贯江苏丹阳,后迁馀杭。年十六,曾献《齐天赋》于吴越王钱镠。后曾为馀杭库吏,又迁华亭镇将,督纳军需。他因为自幼信佛,戒杀放生,擅自动用库钱买鱼虾等物放生,事发被判死刑,押赴市曹而面无戚容。典刑者怪而问之,他回答说,动用库钱是为了放生,自己没有私用一文,于心无愧。因此被无罪释放,并听其从龙册寺翠岩禅师出家,时年三十。

当时法眼宗文益的弟子德韶在天台山弘化,延寿前往参学,得到印可。由于文祖洞悉当时禅宗学人空疏不通教理的弊病,提倡研究教理,延寿深受影响,在国清寺结坛修《法华忏》,又到金华天柱峰诵《法华经》三年。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及《净慈寺志》卷八所说,延寿于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住持奉化雪窦寺,从他参学的人很多,其中当不乏深明教理,宗眼明澈的学者,因此《雪窦寺志》有在雪窦寺写成《宗镜录》初稿的说法。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吴越国忠懿王弘懿见灵隐寺颓废倾圯,请延寿到杭州主持复兴工作,重建殿宇,前后共计一千三百余间,加以四面围廊,自山门绕至方丈,左右相通,灵隐因而中兴。次年又接住永明寺(即净慈寺),忠懿王赐智觉禅师号,从学的多至二千余人。《宗镜录》一百卷在此寺的演法堂定稿,因此改名为宗镜堂。开宝三年(970)奉诏于钱塘江边的月轮峰创建六和塔,高九级,五十余丈,作为镇潮之用。当时高丽国王抄读了《宗镜录》,深受启发,遣使航海来宋赍书叙弟子礼,并奉金线织成袈裟、水晶数珠、金澡罐等。延寿为随同使者前来问道的学僧三十六人印可记莂,法眼宗旨因而弘传高丽。

开宝七年(974),又入天台山传菩萨戒,求受者约万余人。开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示疾,越二日晨起焚香趺坐而逝,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二。太平兴国元年(976)建塔于大慈山,宋太宗赐额曰寿宁禅院。延寿著作,除《宗镜录》外,又有《万善同归集》三卷、《唯心诀》一卷、《神栖安养赋》一卷、《定慧相资歌》一卷、《警世》一卷,而以《宗镜录》对于后世的影响为最大。

《宗镜录》全书约共八十余万言,分为三章,第一卷前半为标宗章,自第一卷后半至第九十三卷为问答章,第九十四卷至第一百卷为引证章。所谓“标宗”,即“举一心为宗”。此一心宗,“照万法如镜”,《宗镜录》的立名,即自此义而来。据卷三十四所说,教是《华严》,宗是达摩,因《华严》示一心广大之文,达摩标众生心性之旨,其实是发扬了法眼的宗旨。因为法眼有《三界唯心颂》和《华严六相义颂》。《宗镜录》全书在诠释“一心”处,引用《华严经》及贤首宗的理论最多。这是由于贤首宗兴起在天台宗和慈恩宗之后,法藏、澄观博涉教诲而极意谈“圆”,重重无尽,圆融无碍的说教,与禅宗门下经常提举的“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互相呼应。有时禅家宗旨得到《华严》义理的引证而愈益显豁,所以禅宗五家宗派最后一宗的开山祖师法眼及其法孙延寿重视华严,乃是佛教发展史上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由于法眼宗重视华严,所以《宗镜录》卷二十四说:“此宗镜内,无有一法而非佛事。”又卷六十六说:“生老病死之中尽能发觉,行住坐卧之内俱可证真”这与六祖慧能所说的:“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马祖道一所说的:“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沩山灵祐所说的:“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并无二致。这“情不附物”的一念心行,可以说是禅宗的特色,也是历代禅师们行持的心髓,所以他们之中,有的风标超逸,行谊可风,有的自在解脱,坐亡立化,都是从这种涵养而来的。《宗镜录》全书,虽然问答联绵,引证繁富,而千回百转也是着眼于此,所以《宗镜录》毕竟是借教明宗的著作,而不是混宗于教的书集。因此在九十几卷的问答章里虽然罗列了天台、贤首、慈恩的教义,而只是一味会通,借以证明心宗的深妙,并没有料揀异同,解决教理上的问题,这又是《宗镜录》的一大特色。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