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现量观的变迁(4)

又于贪等诸自证分。 还有自证现量,陈那论师这儿举“贪等”,就是强调即使见分对相分的认识出现了错误,也不影响自证分对见分的认识是现量。关于这一个问题,还引起了外人的疑问:“若于贪等诸自证分亦是现量,何故

又于贪等诸自证分。

还有自证现量,陈那论师这儿举“贪等”,就是强调即使见分对相分的认识出现了错误,也不影响自证分对见分的认识是现量。关于这一个问题,还引起了外人的疑问:“若于贪等诸自证分亦是现量,何故此中除分别智?”就是说,如果在认识一个对象的时候已经陷入三毒之中,还不耽误是现量的话,那么你陈那给现量的定义是“除分别”又有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其实是指,既然陷入了三毒之中,那么肯定是分别,这就与“现量除分别”矛盾了呀~~陈那论师说,没事儿,“不遮此中自证现量,无分别故”,就是说,陷入三毒的只是见分认识相分,自证分对见分的认识还照样是无分别的,所以自证现量的成立是没有问题的。

诸修定者离教分别

最后是定心现量。修习禅定者,在没有得禅定时,是靠闻慧、思慧来分别教义的异同,这时所缘虑的是共相,得定之后,是靠修慧来缘虑自相,离开了闻慧、思慧对教义的分别,所以是现量。“教分别”就是对教义进行分别,就是按自己的理解把教法进行判断,说这是了义教、那是不了义,这是方便教,那是究竟教。没有这些分别,才是现量。

如果我们对自相境不能如实认识,就可能出现似现量,《正理门论》中列出的似现量有忆念、比度、悕求、疑智、惑乱智等。忆念就是以散乱心缘过去,比度是独头意识缘现在,悕求是散乱心缘未来,疑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不能决定,惑乱智是神经错乱时的认识。还有一种似现量,是“一切世俗有中,瓶等、数等、举等、有性、瓶性等智,皆似现量。”陈那论师这儿举出“瓶等、数等、举等、有性、瓶性”之类,实际上是拿胜论派的教义来说的,说胜论派的实、德、业、同、异之类都是世俗有,都不是现量,因为世俗有都是拿名词概念来作实体的。也就是说,在世俗中都是一见瓶子、衣服等东西,心识立时就现起种种差别相,概括为瓶类、衣类,并以瓶、衣这样的名言概念来表达。这就出现了似现量。

陈那论师的《因明正理门论》比较难读,其弟子商羯罗主就给编写了一个缩写本――《因明入正理论》,里边儿是这样论述现量的:

现量,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

这与陈那论师是一模一样的。“色等义”就是指色、声、香、味、触等等境界。“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的“名”就是名言,也就是名称,“种”是种类。

陈那论师、商羯罗主菩萨他们在定义“无分别”之后都跟着列举名言的分别、种类的分别等等,这是表示:现量的定义“无分别”并不违背“万法唯识”。在佛教中,心识最基本的含义就是了别,而了别的通俗说法就是分别。心识的分别有三种:随念分别、计度分别、自性分别,现量定义中的“无分别”,指的是无随念分别、计度分别,而不是自性分别,要是没有自性分别的话,心识也就不成为心识了,所以,陈那论师、商羯罗主菩萨要在定义“无分别”之后列出是无名言分别、种类分别之类。

商羯罗主对似现量的说法是,“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于义异转”的“异”是指生起的认识与“义(境界)”不一致。商羯罗主的《入论》因为是《门论》的缩写本,所以,把陈那论师对现量的分类等内容都给省略了。

到了中国的因明家这儿,比如其代表人物文轨法师,对于现量的定义,明确地说,“无分别者,无余分别,不遮自性分别也。”窥基法师的《因明大疏》中对于现量的分类,名字就叫五识身、五俱意、自证、修定者。窥基法师的《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卷七是《二量章》,对于现量的解释,在“释名”部分说:

言现量者,先离后合。离者:现谓明显,若境若心,俱悉明显。明离分别思构错乱,显离映障。量谓量度,能缘之心及所度境,俱名为量。此离释已。合释者:若境名现、心名为量,即现之量名为现量。依主释也。

陈那论师到了晚年,把自己一生对于因明的著述给进行了集中整理,编出了一部《集量论》,在这部论中,对现量的论述是这样的:

现量离分别  名种等合者(页3)

这与《门论》中的定义是一致的,“若识离诸分别,是为现量”。虽然说现量一定是离分别的,但反过来说,符合离分别这个要件的,并不都是现量。比如说,一个人的眼睛有毛病,他在认识的时候可以没有分别,但仍然不是现量认识。现量有四种:

是不共因故  彼名由根说  由多义生故  自义总行境  多性之有法  非根所了解

自了非名显  自体乃根境(页3)

这是说的根现量。根现量是五根对五境时的直觉,既然得根、境同时具备,为什么我们叫它根现量而不叫境现量呢?陈那论师说,“是不共因故”,根是不共因,为什么呢?根只能对自己的境,眼根只能对应于色境,耳根只能对应于声境……但对于色来说呢,它不是单一所对,色就既可以对应于眼,又可以对应于意;声境也是,既可以对应于耳,也可以对应于意……也就是说,境是共因,所以不能叫境现量,而要叫根现量。每一法的生起,都是“多义(诸缘)”和合的结果,而生起来之后,并不是只一根来与之发生关系,比如说一个苹果,眼看见它的色、鼻闻见它的香等。“自义总行境”就是这个意思。事物有很多种,这许多的事物不是五根能够都领纳的,五根各有各的领纳范筹,眼只能领纳色,耳只能领纳声……而且眼只能领纳色的自相、耳只能领纳声的自相。

《集量论》中对意现量的说法太简单了:

意亦义(页4)

长行解释说,“谓第六意识,亦缘色等义境,以领受行相而转,亦唯无分别,故是现量”,就是说,第六意识也缘取色等境。意识在缘取境界的时候,有时是现量,有时不是现量,这儿说的是现量的情况。

贪等  自证无分别(页4)

这是说自证现量的。这自证现量就是心法、心所法对自身的了知。

瑜伽师所教  无杂见唯义(页4)

这是说的瑜伽现量,这其实是个实践问题。长行中有解释,“谓诸修瑜伽者,不杂师长言教分别,见唯义理,亦是现量”,就是说,圣者在禅定中的认识,不把以前所学的东西搀杂进去,凭直觉认识到了事实的真相,这也是现量。从瑜伽现量的提出,以及它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陈那在论述现量时,将佛教以止观双运三摩地所得无我正见的佛学观点纳入因明,从而使因明这一探究推理形式与规则的逻辑学说染上佛教色彩,因而被后人称为‘佛教逻辑’。”有人对陈那论师的说法提出了一个问难: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