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证得大涅槃故,虽然随顺世俗惯例,自称为我(这叫“随世流布我”)、如来,甚至自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然并非如众生之执假为真、执真为无。《华严经·随好光明品》佛言:“如我说我而不着我,不着我所,一切诸佛亦复如是,自说是佛,不着于我,不着我所。”所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我,既是随顺世俗说而不着的“随世流布我”,又可理解为佛所证得的涅槃大我,此我超出世间,绝待不二,故曰独尊。 为了更详悉地解释轮回、涅槃,大乘法相唯识学从心识分析及认识论的角度,进一步深入论证诸法无我。法相唯识学将人我执分为分别、俱生两个层次。分别人我执唯起于第六意识的比量,因不正确的思维及接受不正确的见解而生。俱生人我执与生俱来、与六识的分别同时生起,起于第六意识的现量(直觉)及第七末那识。第七末那识在意识层下“恒审思量”,思量有一内自我,为产生我见、我爱、我执、我慢的源泉。末那识所思量的内自我,即其底层阿赖耶识的见分。末那识以阿赖耶见分为内自我的思量,恒审不断,即使人熟睡、住胎等无意识之时,也不曾停止。如果一定要设立一个轮回主体的话,那么这末那识恒审思量内自我,可谓贯通三世而不改其故态的补特伽罗。这样一来,末那、阿赖耶岂非有了灵魂、实我之嫌,与犊子部等所立轮回主体归于一流?回答是否定的:末那内向的恒审思量,不过是一种不如实的“非量”(错误考虑),是一种虚妄的主观意想。其所执为内在实我的阿赖耶识,只是一种心灵电脑的延续作用,也是一因缘和合生灭变异的过程,“恒转如瀑流”,并非常一自宰之实我。至于能思量的末那识,既然有所思量的对象,便已将自己置于能、所二元对立的钩锁关系中,成为因缘生法,称不起常一自宰的实我。末那、阿赖耶与神我及部派所立一味蕴等,自有颇大差别。法相唯识学设立末那、阿赖耶解析轮回涅槃,正是为更有力地论证诸法无我。《成唯识论》卷八总结无我有三义:“一无相无我,我相无故;二异相无我,与妄所执我相异故;三自性无我,无我所显为自相故。”说无我理所显示的,是诸法本有的自性。 大乘性宗从佛所证的净妙果德着眼,进一步统一生死与涅槃、无我与我、阿赖耶与如来藏,认为佛所证涅槃等功德非造作修为而致(造作修为则有堕于因缘生法及二元论之嫌),而是本来现成,潜藏于一切众生,谓之“如来藏”。从其为众生成佛之依据及可能性的角度,称为“佛性”;从能证的主体心的角度,称为“如来藏心”、“心真如”、“心实相”、“心性”、“真心”、“真性”、“本心”、“佛心”、“本觉”、“净菩提心”、“阿摩罗识”等。天台宗之一心三观、华严宗之法界缘起、禅宗之即心即佛、唐密之六大缘起及藏密无上瑜伽的哲学体系,互相之间虽然不无差异,但大体上皆以一绝对真心(即众生心之本性)统摄一切,作万有本体,说生死、涅槃一切现象,皆是此绝待真心之显现。众生唯迷昧此心而生死轮回,诸佛唯觉悟此心而解脱自在。迷悟虽殊,而此真心本寂本净本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悟之不增,迷之不减,此心也被称作真我、大我。《涅槃经·如来性品》云:“佛性真我,譬如金刚,不可毁坏。”该经还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世间之人虽说有我,无有佛性,是则名为于无我中而生我想,是名颠倒。佛法有我,即是佛性。”慧能大师称此真心、自心佛性为“自性”。这样一来,以肯定有如来藏、佛性、真心为着眼点的“真常唯心论”,从表面看来便成为有我论,接近了婆罗门教神我、梵我一如的理路,因而被一些学者判为不正之说。实际上,真心与神我,“心之实相即是真如”与“梵我一如”,还是有着可以诸法无我印鉴别的本质区别。《大乘止观》对此曾有论析:外道认万物为实有,所说神我,是遍在万物中而非万物的一种精神实体,不离二元论立场;佛法所说真心则不于自心、万物外建立实事,说宇宙万有皆以一真心为体,乃一真心变现,超越二元论、一元论。神我论、梵我一如论终属有我论,如来藏缘起论、真心现起论等终属无我论。所谓如来藏、真心等,虽有真我、大我之称,从其根本的内涵来讲,其实是诸法无我之真实从证知者角度的别称。如来藏、佛性,终归指人心所具无我的本性及对此本性的证知,《楞伽经》虽说如来藏清净不变,又强调“当依无我如来之藏”。《佛性论》说得明白:“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显真如。”佛性、本心等,终归指人心与本来无我之真实相应的境界,此境界是“智与真如平等平等”,无能所、主客之分,一法不立,一法不舍,绝无众生所执的假我、神我之相,也无真我大我乃至无我之相,可谓真正的无我一无我之真理在清净心中的原样呈现(“现观”、“现证”),不过假名为真我、大我而已。宗喀巴大师强调无我之正见为佛法第一义,说阿赖耶、如来藏绝对是空,是颇有深意的。 我执不断,生死不已 佛法力说无我,乃对症下药,痛加针砭,针治众生、社会的百病之根我见我执。佛陀以其慧眼觑透人生社会,发现一切丑恶行为、社会弊病、生死苦果、劫难灾患,皆从众生心起的烦恼垢染而生,一切烦恼垢染,皆以我见我爱我执我慢为本。《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载,佛陀在深观众生生死流转诸苦后指出:“若有众生起微我想,还复更受如是之苦。贪欲瞋恚及以愚痴,皆悉缘我根本而生。”《本事经》云:“诸所有结(烦恼)粗、中、细品,一切皆以我慢为根。”佛法四圣谛中集谛所摄三毒烦恼中的痴,十二因缘所示生死苦果之第一因无明,即主要指不知诸法无我的真实而持我见、我执。 我见我执为万病之根,不难从心理分析、社会问题研究中发现。人们因何杀盗抢掠、贪淫欺诈、无恶不作?还不是为的维护自己利益、满足私我欲望?维护自己利益、满足私我欲望,终归以认定有个自我(假我)为基点。认定自我,以俱生我执为本,天生有维护自我的意欲;在社会生活中又接受习染,形成固执的分别我见,多执五蕴为我,将自己与世界、他人、社会割裂为二,一切思想言行,皆围绕自我的轴心旋转。从自我的轴心,向外扩张占有欲,执着我所有的东西,小则从平民百姓之给衣物、钱财、妻子儿女、头衔地位等贴上“我”的标签,大到帝王霸主之以天下国家乃至星球为孤家寡人私有。为护惜扩大我、我所,便贪占悭吝;当别人妨碍我之贪占欲实现时,便生妒忌仇恨,由此不惜斗讼残杀、劫掠偷盗、阴谋暗算、尔虞我诈,乃至酿成世界大战,举世遭劫,人类毁灭。佛经中讲:众生最初从光音天下降时,身有光明,飞行自在,享受自然香美饮食,人皆率行十善,没有杀盗淫妄等事。后来我执渐重,身亦随重,丧失光明,享用日劣,私有观念孳生,才有分疆立界、斗讼刀杖等事。社会历史科学证明:原始共产社会,尚无私有观念,人们道德高尚,世风淳朴,道家老庄赞美的羲皇之世,盖即指此而言。后来私有制出现,进入阶级社会,物质愈富,我执愈深,一幕幕欺凌争斗、剑影刀光、浸透血泪的历史活剧,莫不以私我之执为其幕后导演者。当今社会进步,文明腾飞,但私有制尚未根除,由其产生的个人主义弥漫全球,孕育着人类的种种危机。时当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价值观念混乱,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孳生着贪赃枉法、腐化堕落、损公肥私、挥霍浪费等社会毒瘤,严重破坏着华夏之振兴、文明之建设,损害着中华民族的形象。究其本源,莫不从我见我执的毒根出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