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认为人应有三畏 因此,佛教虽然强调信,并利用自性所具怖畏、依枯、超越三心作为入道门径与解行之基,但因强调以正见为导,故其正信与一般信仰不同。就怖畏心而言,与低级信仰怖畏魔怪鬼妖及神教怖畏主宰神、创世主不同,佛法认为其所信魔怪鬼妖乃至创世主或者根本不存在,或者虽存在亦不足畏、无须畏,更无须卑屈畏服,媚神事鬼。人应当有所怖畏,但这应当怖畏的东西,却常被众生所忽视,反而不怖不畏,却去怖畏那些不应怖畏的东西。在佛法看来,人应怖畏者主要有三。一者生老病死可畏。生老病死,为人生普遍的根本大苦,为人存在之根本悖论,为最大的自然压迫,于人关系最大,尤生死一事,能生无量无尽苦,岂可不畏!此事真实易见,每人都难以避免,不若鬼魔神灵之不可眼见,唯凭想象安立。对生老病死视为不见,见而不畏,麻木不仁,则岂能正视之,又岂能超越之?佛法正信的建立,第一须观生老病死可怖可畏,树立出离生死之志,转怖畏心为奋出生死的向上心、求道心、超越心。释尊当年出家求道,便是从对生老病死现实的深刻反省所生怖畏心出发。《大善权经》载,释尊初出家后托家仆车匿向父王表白:“但以畏彼生老病死,为除断故,来至此耳。”不仅自己怖畏生老病死,而且怖畏一切众生生老病死,虽然忧畏,却不向生老病死屈服,不向神灵祈求,不掩饰矛盾,不转移问题,而决志战胜生老病死等众苦的威胁,探求实践出离之道。这是释尊现身说法所示正信的怖畏心。 二者业因可畏。依缘起法则如理思维,发现自己所造恶业,是造成生老病死等众苦的直接原因。欲求出离生死,只有永断恶业之因。经云:“众生畏果,菩萨畏因。”只害怕生老病死之果,而不怕自己造恶业之因,有何用处。只有畏惧恶业之因,才能促使人时时警惕醒省,自觉依法修正行为,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样,怖畏心便被转化为促进道德修养的积极力量。 三者自心可畏。若再深究,则业因业果,无非是自心所起,心为业源,能造一切。自心若不觉悟,不改变自我中心的立场,不得正智,极易受声色名利的诱引,生烦恼,造恶业,自种苦果,岂不可畏!《五苦章句经》载佛言:“心是怨家,常欺误人。心取地狱,心取饿鬼。”《佛遗教经》云:“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人的烦恼妄心,由多劫业习所左右,常随境流逸,随缘驰鹜,被货利声色牵着走,具有非我性、不自主性。若不以正智为宰,自主其心,制伏烦恼妄想,则必然随业流转。只有深畏自心不由自主之恶果,才能促使人念念醒省,修心观心,把持自心,力做自心的主人,如此,怖畏心便转化为自主其心、自净其心,自见其心的动力。 三畏以正见为导向 畏生死、畏业因、畏自心三畏,其实质终在借本具怖畏心理,以正见导向,激发自主自净其心的意志力,转怖畏心为出离心、菩提心,转低弱心为向上心。若依法起信发心,勤学力行,以缘起性空的智慧观察人生宇宙,观察自心,则见生老病死、业因业果,乃至自心烦恼妄念,自性本空故,本来无生无死,无能怖所怖,不应有所怖畏。及至亲证实相,明见自心佛性,惑业净尽,则永离使人不得安乐的怖畏心,解脱对生老病死等的怖畏,自在无碍,如《心经》所云:“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才是佛法三畏的究竟义。 当人在生死苦海中飘泊流浪,自感孤弱无依,障重业深,无力自已超登涅槃彼岸时,难免产生渴仰大慈大悲大智大力者救度济助的依怙心理,这自是人之常情,只要能依靠于真实可靠的怙主,未必无益。若依正见,依怙诸佛菩萨、贤圣僧众,对之生起虔城仰慕、恭敬信顺之情,能优化自心,使之善良、谦虚、纯净,向真实依怙主开放,与依怙主慈悲救度众生的誓愿功德相应,因缘和合,易于接受依怙主所成就的不思议功德力的加持护念,激发自性功德力,自他二力结合为强大的力量,能使人快速实现出离生死等意愿。佛法从此出发,强调佛弟子应依止三宝、善知识、虔诚恭敬,信受供养,如教修行。《维摩经》云:“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不仅凡夫须依止三宝,即发心入地的菩萨,在未成佛之前,也须依止佛,不离佛的加持,指导。大乘经教中,教诫佛弟子应对佛怀如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依赖之情,生徒弟对师长的尊敬信顺之情,生病人对良医的信赖依靠之情。《华严经·离世间品》云:“于一切佛生慈父想。”该经说菩萨五十二位修行阶次,位位皆以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念善知识为要。《骂意经》云:“佛为父,法为母,随佛语,按法行,是为父母行。”《楞严经》喻以如子忆母之心念佛忆佛。经中常言:佛如良医,法如妙药,僧如看护,于自身当作病人想。密乘、净土宗更强调佛菩萨、本尊他力加持、接引的重要性,尤其净土宗,以仰仗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莲邦为宗本,视阿弥陀佛为慈父,以恭敬心、游子归家之心念佛为正行。 信仰的比较 从皈依信赖、恭敬礼拜、承事供养、顺从听受等外相看,佛教徒对佛法僧三宝及善知识的依怙心理,与神教徒对造物主的依怙心似乎并无二致,然只要深究其实,便不难发现二者有质的不同。 首先,从神教造物主冥漠难知、莫由考索不同,佛教徒所归仰的佛,以真实的历史人物释迦牟尼为本,乃由人修道而成佛,圆满自觉觉他的人格楷模。即他方世界的阿弥陀佛等,其出处来历,在佛经中也有明确记述,莫不皆由人修道而成,为圆满开发了人所具自性潜能的曲范。至于贤圣僧、善知识、更为实在。对他们的敬仰,出自对其见地、人格的了解。 其次,与神教造物主与信徒为主仆关系不同,佛与佛弟子,基本上是师徒关系,先觉与后觉的关系。即喻如父子,其地位实际上也是平等的,佛弟子视佛为慈父慈母,佛亦视众生为慈父慈母,作报恩想。《大方便佛报恩经》载佛言:“一切众生亦曾为如来父母,如来亦曾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一切众生于佛有重恩,有重恩故,如来不舍众生。”《梵网经》佛言:“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法华经》佛言:“一切众生,皆是吾子。”甚至对谤毁反对佛者,佛亦视同父母子女。实际上佛与众生关系之清净,逾于世间之父子。世间父母虽痛爱儿女,以未离我执故,或不无对子女的占有、主使之私欲,神教之天父亦有世俗严父形象之投影。而佛则永离我执,以佛眼照见众生皆有佛性,与已平等一体,为未来佛陀,绝无占有、主宰众生的欲望和希图报恩之意,唯有无缘慈悲之心。如经云:“佛无一切心,唯有悲心在。”在佛教徒心目中,佛虽福慧双圆,至尊无上,慈悲无量,却毫无神教造物主之威慑性,可亲可敬,可学可效而不可畏。佛弟子以尊师孝亲之情敬仰佛、圣贤僧、善知识,能激发起如法修行以报佛恩之心和学佛成佛之志,不致于产生崇拜具威慑性的造物主所导致的畏服、被压抑等不健康的感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