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一般界说 信仰,一般主要指宗教信仰而言,这通常被理解为确信某种具终极意义、人生价值,而在不信仰者看来不能以理性证明为实在的东西;信仰者对之怀有虔诚神圣的感情。韦伯辞典解释说:“信仰意味着全面、盲目地接受某种不靠理性加以证明的事物。”这种解释未必经得起推敲。即就宗教信仰来说,世界诸大宗教,几乎无不有其理性论证的依据。美国现代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说:“宗教较之社会、科学、艺术,是对理性生活的更自觉、更直接的追求。”佛教,尤以富哲理性、智信著称。笼统地说信仰者全面、盲目地接受不靠理性证明的东西,难于被宗教徒尤其佛教徒所认可。而且,通常说信仰,并不限于宗教对于某种具人生观意义的学说、主义的信受、也常被称为、自称为信仰。其所信仰的学说、主义,即使有自以为是的理性依据,但不信者、反对者往往也有非议,指为非理性的。正如庄子所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以是否有理性证据来判别某种确信是否为信仰,似乎未抓住信仰的特质。信仰一语,按目前通用的惯例,是否可以这样解释:它指一种对具有超越性的、人生价值意义上的东西的信念。此所谓超越性,指超越现前存在。无论是期求来世的幸福,或向往某种未来的理想社会,或追求某种解脱自在的精神境界,都具超越性的特点。 宗教信仰乃至其它信仰,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依佛法观来,属因缘所生法,必依一定的条件而产生、存在。自然压迫、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固然为孽生信仰不可或缺的外在条件,但信仰的产生,尚有其根本的内因或基础,须求之于信仰主体,求这之于人心、人性。自冯特以来,近现代各家心理学,都认为宗教信仰的基础是人类心理因素,提出了各自对信仰现象的心理学解释,形成了专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宗教现象的宗教心理学。这是一个有前途的研究领域,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弄清宗教的心理根源、心理特征,对于宗教徒如实认识自己的信仰,对于人类如实认识自己,具有重要意义。 宗教的心理起源 关于宗教的心理起源,西方学者的说法,大略可归纳为三种: 一、心理错觉说。认为信仰源出某种心理错觉,为一种精神的病态现象。如留芭说宗教源于类似服用致幻药物所产生的某种神秘经验;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人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尤其性欲的转移与升华。二、下意识说。认为宗教的根源深植于人的意识层之下,如詹姆士说信仰源于潜意识中“真我”的被发现,他在研究了大量宗教经验后作结论说:“宗教是一切属于人的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它是人的本性中具有的根本事实,它的功能是我们本性的任何其它部分不能成功地履行的。”(《宗教经验之种种》)三、超越之需要说。如蒲特鲁认为宗教源于个人和社会超越自然的需要,这种需要深藏于人类的天性中。总之,认为宗教信仰源于人的心理和本性,可谓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结论。 信仰心理的层次 概观各种信仰及其发展史,信仰的心理基础或心理机制,大略有这样三层:第一、怖畏心或畏惧心理。人在强大压力和威胁之下,自感无力抗争时,必然产生恐惧的心理反应,可谓信仰的低层次心理机制,被近代以来不少学者指为宗教的第一根源。第二、依怙心或依赖心理。人在自感孤弱无力时,会有婴孩依怙父母的心理反应,产生依赖、归投、敬爱等感情,它往往与恐惧联系在一起,被认为宗教信仰之源。第三、超越心或超越的心理机制,一种超越现实的向上追求,这是人本性深处潜藏的一种意向,一种驱使人不断向前向上的力源,正如人类学家M·舍勒等所说,对较高级宗教而言,超越心理是更为本质、更为重要的心理根源。怖畏心、依怙心、超越心,乃人性中所本具,无人不备,可溯源于婴幼时期的恐怖心理,对父母的依怙及超越自然的想象。 由于人的心理结构和自性中有以上三层反应机制,所以,只要现实中有阻碍压仰人实现其本性中对幸福需求之不利条件时,便必然会产生信仰,这是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状所证明的事实。然而,只要对信仰的心理基础予以反思审视,便会发现怖畏心、依怙心乃至超越心,从伦理角度而言皆呈不定性,有可能产生对人生和社会有益的、积极的作用,也有可能产生对人生和社会无益的、有害的、消极的作用或副作用。信仰心之利害、善恶,关键在有无正见之导向。当缺乏正见引导,与非正见、邪见相联结时,怖畏心、依怙心至超越心,都有可能产生消极,有害的作用、副作用,或使人堕入迷信之暗井,或被宗教狂热迷乱理智。 如怖畏心,当所怖畏的对象为风雨雷电、地震旱涝等自然灾害,认为此乃神灵鬼妖之震怒惩罚,或认为人类的命运一系于主宰万物的神时,便会驱使人向鬼魔神妖卑屈服从,献媚供祭,乞哀祈祷,歪曲人本应具有的健康形象,使人丧失依自己力量战胜厄难、改变现状的信心,心灵因受到沉重压抑而被扭曲。更下劣者则崇拜魔怪、图腾、老树、蛇神、黄鼠狼等,严重损害了人的形象。即孔子所谓“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也不无压抑人理智与自由创造精神的消极作用,使人迂腐拘执,缺乏生气。 依怙心理较易产生虔诚、挚爱、崇敬等善的或较善的感情,令人身心易于调柔,但当它与神创神宰论信仰相联结时,也难免使人丧失自信,压抑积极自主的精神,片面发展对外在力量的依赖性,变得畏畏缩缩,有失心智之健全。即超越心,虽本来带有积极向上的趋向,但当它与一味厌世、渴求来世幸福的信仰相联结时,也会使人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变得消极,对社会的进步和人间的建设发生不良作用。信仰心理与迷信、低级宗教、神教相联结的负面社会效应,近代以来遭到不少进步思想家的批判,固然不无其理由。 纵观人类历史,宗教思想的发展,大略与人智的开发、理性的深化相应,经历着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理智程度越低,则信仰越低级,理智程度越高,信仰亦随之升高。原始人对魔力、鬼怪的敬畏,对图腾的崇拜,媚神献供以至以活人为牺牲的祭典,出于最低层次的怖畏心,其信仰在今天看来甚显低级、愚昧。后来对英雄神和多神的崇拜虽然进了一步,但也未超出依怙心理,迷信色彩仍甚浓。近代以来神教从崇拜人格化的神转向对人心中神性的崇拜,提倡人文宗教、伦理宗教,重超越心的开发,但仍未脱却主宰神观念的束缚,尚未成熟为真正以人自性开发为本的高级宗教。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与多数宗教一样,佛教也强调以信为首为本。佛法的修学,一般分为信、解、行、证四个次第,信为入道之门坎。大乘菩萨道五十二个阶位,以十信位为始基。《华严经·贤首品》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三慧经》云:“信为道。”《大智度论》卷五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无信不能入,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这里所说的信,与通常所谓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儒家五常中纯道德意义的信不同,指对佛法僧三宝的决定信受,名曰正信、净信。《唯识三十论》释云:“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谓正信包括信实(诸法如实不妄的事理)、信德(三宝真实清净之功德)、信能(自信自已能成就一切善法功德)三义,这种正信所信的对象是真实不妄的,能信的心是清净离垢的,它具有促使人乐于修善修道,积极向善向上的作用。正信,是一种能产生无量善净功德的善心所法,为“七圣财”之首。正信的建立,须对所信对象佛法僧三宝有正确的了解认识。正信在初生时不妨依对佛陀、僧宝、善知识的人格、威望的信赖而建立,从而信受佛言祖语,未必对佛法深彻的理解,更未必自己实修而证。如《成实论》卷七所云:“未见自法,随贤圣语心得清净,是名为信。”但只要肯亲近善知识,接受佛陀、贤圣所说正法,生起正信,以正法为指导而学解学行,便能将本具怖畏、依怙、超越之信仰心理导入正确轨道,令其朝开发自性善功德的积极方向发展,出生自利利他的清净功德,避免堕入无正见为导发展信仰心理所导致的迷信、邪见、消极厌世、宗教狂热等弊端。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