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为什么会如此地兴盛?这是因为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做了很好的融合。 中国过去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有不少与佛法相通之处,诸如提倡孝、悌、忠、信等美德,就与佛法的十善相通。另外,古代中国的社会非常注重祭祀,祭祀天地、祖先,甚至还祭祀一些民族英雄。祭祀就是祈求保佑,不仅保佑自己、保佑家人,还要保佑整个国家和人民,过去的帝王都很注重这些。佛教传到中国以后,讲普度众生、利乐有情,寺院里每天做功课、放蒙山,每天早斋、午斋前上供,供养诸佛菩萨,就会把这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众生,回向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等等,就像在早课里念的“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这些都是非常伟大、非常崇高的志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水乳交融,人们很容易接受。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佛教的思想跟其它宗教的思想一样,是由许许多多的观念构成的。佛教里很多观念,都是原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所没有的,诸如因缘、报应、平等、慈悲、中道、圆融……,它们传入中国后,普为众人喜好,便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且促使大家根据这样的一套佛法观念去思惟,使这些佛法观念逐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现在很多的概念、词汇都来源于佛教,如宇宙、觉悟、实际、法宝等等。 但是到了近代以后,佛教渐渐式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佛教徒出家考试制度在清朝被废除了。其实中国早在唐朝就开始设立了“试经度僧”的制度,如《佛祖统纪》记载:“唐中宗始诏天下试经度僧,是犹汉家以科举取士,最可尚也。”(卷第四十五)要出家的人首先要经过官方的考试,通过后由朝廷给牒,才可以剃度出家。历史上“试经度僧”的一些情况,如《佛祖统纪》记载:“唐中宗景龙初,诏天下试经度僧。山阴灵隐僧童大义,诵法华试中第一。肃宗勅白衣诵经五百纸,赐明经出身为僧,时僧标试中第一。代宗勅童行策试经律论三科,给牒放度。敬宗勅僧背经百五十纸,尼百纸,许剃度。宣宗勅每岁度僧,依戒定慧三学,择有道性、通法门者。梁末,帝勅天下僧尼,入京城比试经业。唐末,帝诞节度僧,立讲经、禅定、持念、文章议论为四科。周世宗勅男子十五诵经百纸、女子七十纸,郡考试,闻祠部给牒。宋太祖诏沙门殿试经律论义十条,全中者赐紫衣。太宗雍熙诏天下系帐童行并与剃度,今后读经及三百纸,方许系帐。至道(至道年间)诏两浙、福建路,每寺三百人,岁度一人,尼百人度一人,诵经百纸,读经五百纸,为合格。真宗诏释、道岁度十人,特放一人不试经业。诏天下童行,试经业剃度。仁宗诏试天下童行诵《法华经》,中选者得度,参政宋绶、夏竦监试。孝宗,上竺(地名)訥僧录乞行试经度僧。”(卷第五十一) 当然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些滥度出家的情况,但是总体上讲,因为有考试的制度,出家人的素质是很高的,进止威仪堪为人天师表,自然就能够住持正法,化导众生。如《勅修百丈清规》说:“程明道先生一日过定林寺,偶见斋堂仪,喟然叹曰:三代礼乐尽在是矣!”(卷第八) 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他们的军事、经济和文化都强有力地冲击着亚洲一些封闭的国家。清末,当中国面对这种压力的时候,开始是闭关自守,抵制、反抗,但由于朝廷腐败无能,最终都难以奏效,反而压力越来越大。最后怎么办?只好打开国门跟西方学。经过一百多年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变革,到了今天,学校里面中文程度好、古文水平高、汉字写得漂亮的学生,寥寥无几。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我们现在学的大多是西方的知识,很少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 举个例子:中医中药,过去西方人是不承认的,说这不是科学。中医说我们人生病是因为阴阳、五行不调,弄些草药来,用水煮一煮,吃下去就能治病。西方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不相信中医的这一套理论。中国人本来千百年来看病吃药都是靠中医,但中医大夫良莠不齐,一些良医妙手回春,一些庸医欺世害人。自从西医传进来以后,医药有一套明细的技术标准,很多人对中医轻视、否定,中医就渐渐地没落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慢慢地世界上许多国家才承认中医跟中药是科学的、有效的。在过去,中医在西方不能行医,现在已经得到了承认。东方的宗教也是一样,在我们的综合国力、文化力量很衰弱的时候,会被人家看不起。不仅是外国人看不起,就连我们自己也没有信心,所以都跟着西方学。现在很多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基督教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因为大家已经形成一种观念:国力强表明文化也先进,国力弱表明文化也落后,所以就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而事实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过去一些人反对佛教的理由,是说佛教拜佛、拜菩萨是偶像崇拜。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举一个例子,当我们看到父母、长辈或者一些伟人的照片时,就会肃然起敬,乃至于引发很多的回忆和思念之情,因为它有见证意义,见像如见其人。佛像也具有同样的意义和功用。其实佛教并不是所谓的偶像崇拜,在禅宗里有著名的丹霞烧佛的公案。丹霞禅师冬天把佛像劈来烤火,寺里住持呵斥他说:你怎么能把佛像拿来烤火呢?他说:烧舍利。住持说:你怎么这么荒唐,佛像里怎么会有舍利?他回答说:既然烧不出舍利,它就不是佛。所以佛教真的是不崇拜偶像的,但也不是说就可以随便毁坏佛像,就像国旗也不能随便烧毁。丹霞禅师是在示现逆行,破除一些人的著相偏执。举这个公案的目的也并不是比较哪个宗教崇不崇拜偶像,而是说虽然佛教里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因为晚近以来我们国力比较弱的原因,慢慢地很多人就误会、误解了佛教。 总的来讲,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对佛教了解极少而误会却很多的原因,在于人们所接受的佛教方面的信息大部分都是负面的、似是而非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也很简单,比如明末抗清大将袁崇焕被崇祯皇帝猜疑记恨,以“咐托不效,专恃欺隐”等罪名处死,当时京城百姓听说后,对袁崇焕恨之入骨,用钱买他的肉生吃,明朝的很多书籍骂袁崇焕是误国之臣,直到一百多年后清朝乾隆皇帝才给他平反,说:“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清高宗实录》)乾隆帝修订《明史?列传一百四十七?袁崇焕》说:“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普通人对佛法的误解也是一样,绝大多数是接受了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自己没有亲身去了解和验证,就人云亦云,所以误解就越来越深。其实佛法是有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的,我们该如何验证、判断佛法的真实性呢?如同科学是通过具体的实验来验证,佛法是通过身心的体验,让大家去感受到佛法是正确的、是真实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