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遇到知见不同,如何解决?

净空法师,放下

南无阿弥陀佛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九十二),编号:21-442

  问:如果中国乃至世界许多道场都采纳师父上人培养圣教人才的构思,建立摄影棚,三年扎根,十年一门深入,每天在网络上分享学习心得,而如果修学者没有在师父上人身边,是否难免在讲学当中夹杂自己的意思?这样的话,在网上不同的人讲的心得体会不相同,会不会造成知见纷纭不一,搅乱初学者的头脑?如何解决?

  答:这个事情没有法子解决,只有各人讲各人的。那听的人要有智慧去辨别,这就是佛教我们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一定是经典做依据;"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你能掌握着佛这个教训,就没有问题,最怕的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这里面就不能避免差错,所以要理智。那终极的指导原则,就是教我们放下分别执着,这是最高的总纲领。我平常劝勉同学的十六个字,这是入门,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放下,你就入门;这十六个字放不下,没有入门。没入门,学习的这些东西,到处去讲,那道听涂说。古人有这个德行,不敢随便说,现在人说的多分都落在名闻利养上。那总是还是要受报,果报。但是闻到佛法总有好处,他的罪报报尽了,佛法这个金刚种子永远不坏,以后遇到正法的缘,还是继续再修。

  实在说,我们这一生所遇到的,也是过去生生世世的底子,这一生碰到缘。遇不到缘,那就来生后世有缘就又接上,就这么回事情。这些事实真相要知道,要清楚。如果不愿意搞轮回,轮回实在是很可怕、很苦,太复杂了。我们想在今生一生当中成就,那就必须把这些舍得干干净净。要知道这些缘,对我们来说没有好处,我们一定要跟释迦牟尼佛学。他老人家一生都是劝人为善,做出榜样来给人看,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没有贪、瞋、痴慢。我们讲这十六个字,他一个字都没有,这做出好样子给我们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