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佛教对心理病态的疗法》(4)

我们佛教徒如果没有坚定的正信,存了信坏不信好的心理,一碰到流言蜚语,也会被染污--像我们有一位信徒常常做功德,捐钱给佛光山,忽然不出钱了,为什么?因为他在屏东,听一个女人说我要讨她做第五个姨太太,他

我们佛教徒如果没有坚定的正信,存了信坏不信好的心理,一碰到流言蜚语,也会被染污--像我们有一位信徒常常做功德,捐钱给佛光山,忽然不出钱了,为什么?因为他在屏东,听一个女人说我要讨她做第五个姨太太,他就想:“星云大师既然要讨姨太太,我何必再护持他?”有信徒跟我说:‘这件事很严重,那个女人不是外人,就是你们佛光山的人!’我不相信,说:‘真的有这回事吗?她在佛光山哪里里做过事?’信徒说:‘她说她是大慈育幼院的老师。’好!这就很好查了!育幼院一查,原来是有一个屏东来的女子,在育幼院服务过一个月,因为她神经不大正常,院方怕影响育幼院的儿童,就请她回去了。她长得什么样子,我看都没看过;姓什么名字,我听都没听过,连她的高矮胖瘦全不知道。但是她回屏东,逢人就说是星云大师要讨她做第五姨太太,她很光彩啊!我呢?我自从十三岁剃度出家,修习佛法到现在,已经做了四十六年的持戒和尚了,四十六年来四大空空,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四个姨太太?我可以告诉各位:不管什么人造谣,不管什么诬蔑,老婆怎么多,儿子怎么多,统统不要紧--我经常想:天下的长辈都是我的父母,天下的晚辈都是我的儿女,天下人都与我自家一般,我只愿普天成佛与成祖。我出家四十多年,就是为国家社会奉献,为佛教与大众舍身舍命,“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这是我一直在做的。如果说,我为国家社会建设的一面,人家不相信;我为佛教和大众舍身的努力,几本杂志,几句谣言,就能破坏、否定,这不是我个人的悲哀,这是我们中国的悲哀了!

对于这种信坏不信好的疗法,我也提出四种药方,希望今后大家能够做到:

1.往好处想:好与坏,并不是绝对的好坏,是立场不同、观念不同,所引出来的歧异。比方说:天上的月亮出来了,花前月下的情侣觉得很美,很高兴,但是小偷就觉得讨厌,嫌它太亮了,这是立场不同。这个讲台布置了这么多花,这么多衬景,大家觉得怎么样?噢!那位先生说很庄严,这位小姐说有些拥挤,你们看,大家观念不同。下雨了,坐在车里的人觉得雨景很美,路上淋雨的人却在抱怨;走进鱼市场,有人觉得腥臭扑鼻,有人却越闻越香呢?你说这个女孩不美丽,很难看,情人眼里出西施,她男朋友却觉得比林青霞还美呢!对于任何人事,往好处想和往坏处想,可以差个天与地。

过去有一宗无德禅师的公案,是说三个信徒活得痛苦,就向无德禅师求快乐法门,禅师问他们:‘你们想得到什么才会快乐呢?’

甲信徒说:‘我如果有钱,我就快乐了!’

乙信徒说:‘只有爱情才会让我快乐。’

丙信徒想了想:‘名誉!我要有名誉才快乐!’

无德禅师微笑问道:‘你们有了金钱、爱情和名誉以后,烦恼忧虑会不会随之而来呢?’

三个信徒一惊,相顾失色,答不出话来。

无德禅师哈哈一笑,开示说:‘金钱要布施才有快乐,爱情要肯奉献才能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才会觉得快乐。你们为什么不往好处去想,只往坏处想呢?’

观念一改变,“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上作云雷”,因缘果报就不同了。所以,我们看这个世界要从好处去看,你这个唯识的心,可以把大地山河变成净土!用圣人的眼光来看,满眼都是圣人;用小人的心理来想,个个都是坏人。

2.往远处看:人,往往短视近利,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见实惠,不见因果。买了一部汽车,就珍爱如宝,看得比自己还重,死了又带不去;为了升官发财,不惜日夜酒食酬酢,弄坏了身体,得到的不过是虚名与泡影,有什么价值呢?过去,唐肃宗曾经向南阳慧忠国师请求开示,说了半天,禅师看都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就诘问:‘我是堂堂的大唐皇帝,你居然不看我一眼?’

慧忠国师反问:‘皇上可曾看到虚空?’

肃宗抬手向空中一拂,说:‘这不是!’

国师颔首:‘请问皇上,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

很多事,往远处看,都是一片虚空。看穿了,看透了,好坏的分野比较正确,也不会盲目的信坏不信好了。

3.往真处察:什么是真的、假的?什么是好的、坏的?我们不要随便相信流言,要使是非止于智者。我对于人我是非,一向有个处理的方法,就是: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说是非,是是非非奈我何!我们要有自主的生活,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人家说好坏,我也说好坏,这是一种病态。

4.往同处解:遇到事情,尽可能设身处地,去想一想;推己及人,去想一想。因为道理不是一面的,是彼此的,大家互相认为对的才是有理。如果将心比心,先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着想,就可以有相同的解释:“这件事,换了是我,我会怎样?”“如果我是他,是不是也这样?”这一想,很多好坏都可以坦然接受了。

我们要努力做一个信好不信坏的人,天堂地狱的移转,都在这一念之间!

三.畏果不畏因的病态与疗法 

我们常常听人说:‘我什么都不怕!’在佛教里面,“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你可以天不怕,地不怕,但因果不能不怕。一般人畏果不畏因,一方面由于因是隐微不可见的,一方面也由于“不见棺材不掉泪”的病态心理作祟。像监狱里的犯人,十有九个在案发前肆无忌惮,想:“逍遥法外的罪犯那么多,不见得就我倒霉,正好在做案时被逮到吧!”噢,事后被捕了,才悔不当初,有什么用?

有一次,我在车站等车,看到一位老太太在嚼巧克力,听到她和小孙子的对话:

‘奶奶,不可吃太多!’

‘不怕!我有金十字胃肠药!’

‘奶奶,如果吃坏了胃,治不好呢?’

‘不会啦!才这么一盒,不会的啦!’

‘可是,奶奶,您天天都吃,已经吃了不少了。’

‘没关系啦!吃糖的人那么多,不一定就我生病啊!’

大家想一想:这种观念对不对呢?

过去,舍卫国有一个大财主,名叫提婆,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敛,而且连一件极小的公益都不肯做,家藏八万余斤黄金,日常生活却过得和穷人一样,人们对他的印象坏极了!他一死,没有子孙继承,依照法律,财产全归国有,这下子人心大乐,不免议论纷纷。舍卫国的波斯匿王觉得疑惑,就去请教佛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