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是菩提心),诸位受了菩萨戒也知道,你失掉了菩提心,你所有的断恶、修善、度众生,只是一个人天的善法;没有菩提心的摄受引导,你跟无上菩提就不相应。这个地方,马鸣菩萨说:菩提心有二种,一种菩提会退,一种菩提心不会退。有些人发了菩提心,他容易退;有些人发了菩提心,不容易退。原因在哪里呢?《起信论》上说:如果你的菩提心,是依止事相的因缘所发的菩提心:诶!你看到三宝的庄严发菩提心;或者遇到人,有善知识摄受你,你也发菩提心。依止外在的人事因缘,所发的菩提心,在《楞严经》说:依止「生灭心」所发的菩提心,这样的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遇到恶因缘,就产生退转。第二种菩提心,它是依止不生灭心,就是说他能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他能够经常观察我们这个明了的心识:虽然我现在的心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也缺乏很多很多福德、智慧的庄严,在整个菩萨道当中,我还有很多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事业要做。没错!但是,把这些如梦如幻的善恶功能拨开以后,我们发觉到:我们这个明了心识的体性是「如」,三世诸佛清净的本性也是「如」,一如无二如。这个时候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思想,开始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就不会退转。 什么叫不退转?就是说:所有人的菩提心都退了、都不想行菩萨道了,你还是可以行菩萨道。你不会受外在人事的变化,而退失菩提心。就是说,我们一个人会退失菩提心,这个地方,不共无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是说,一个人,你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作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来不知道有这种观念,你也可以发菩提心。是的,那你这个菩提心的中间,有一个我执──我爱、我见、我慢、我痴这四种烦恼,在加持这个菩提心。这个时候,你的菩提心是危险的菩提心。就是这个自我意识,一个人的私心,是很难跟菩提心共存的。我们行菩萨道,虽然不能够马上断恶、修善、度众生;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你刚开始不得不建立,因为这个牵涉到你的种姓──大乘圆顿的种姓。你能够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光是深信这样的思想,所有的逆境现前,不能够影响你的菩提心。就是不二法门的殊胜,在于它的一个不生灭性,它不会因为外在因缘而生灭。当然你菩提心坚固,你的成长过程当中,虽然会有逆境,跌跌撞撞的;但是总有一天,你能够不断地往上爬。那么资持你的,就不只是宗教的信心而已,而是对内心一种深观的智慧,在资持着你前进。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不要小看第七意识──这个不共无明,它是那么微细,好像它也不能造什么罪业;但是你看「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从大乘的角度,它的过失是非常严重、非常严重的。它把我们凡夫的心态跟佛的心态加以区隔。 菩萨须先了解生命的根源 在本论当中,无著菩萨以十种殊胜的法门,总摄整个大乘的境、行、果。在十种法门当中,我们这一科是讲到「所知依」。这个「所知依」,就是解释我们有情众生,在流转当中的一个根源。什么是我们有情众生生命的根源呢?主要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我们生命的根源,它的相貌简单地说,就是「恒转如瀑流」,它恒常相续,而且前后变化,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因为阿赖耶识不断地流动,也就带动我们有情众生,一次一次地在三界当中,不断地得果报、不断地相续流动下去了。所以我们对阿赖耶识的认识,会影响到我们对整个佛法修证的不同。 智者大师把佛教的修行者分成三种差别。第一种是修习有相行:这个有相行,是说这一类的众生,他对生命的观察,是观察到生命的相续,所谓因果的相续;从因果丝毫不爽当中,他开始去持戒、修福、断恶、修善。因为生命的相续,造成他对业果的思惟,产生对业果的修学;因为这样的修学,都是在有相的因缘当中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就创造了人天的安乐果报,所以叫作有相行,这一类是属于人天乘的修学法门。第二种修学法门叫作无相行:这个无相行,他能够进一步观察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从有相的变化当中,看到生命的本质是无常、无我的,所以它本性是空寂;依止这样的空寂,就趋向于偏空的涅槃,这个叫作无相行,是一种二乘的修学法门。前面二种的修学,都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一个看到生命的相续、一个是看到生命的变化。第三种的修学者是亦有相亦无相:身为一个菩萨,他在因地的时候,一方面看到生命的相续,因果丝毫不爽,同时也看到生命的变化,所谓的法性本来空寂;因为菩萨能够如实的观察生命,知道生命是如实的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带动他「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菩萨中道妙行。一方面修习我空、法空的智慧,调伏心中的爱取,趋向于无住;一方面,生起广大的菩提心,上求、下化,积集菩萨道殊胜美妙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这个就是「亦有相、亦无相」的菩萨行。所以我们对生命的观察有所不同,就带动不同的修行,最后引生不同的果证。所以在整个十种的殊胜法门当中,为什么我们必须第一个先了解到生命的根源,因为你对生命的根源有所差错,你在修行、在断除、在追求的时候,都会有所偏差。 小乘学者对生命根源错误的认知 这样子讲,我们可以作一个归纳。天台宗说:我们的止观有三种不同:第一种止观是以众生法为所缘境,就是这一类的,或者是以五蕴、或者是以烦恼、或者以邪见为所观境,所以这个众生法为所观境,多分来说都是声闻人,他的所观境是众生法界。第二个是以佛法界为所观境,比如说净土宗、密宗,他们对于我现在的五蕴是如何的苦恼、我有什么烦恼,他不在乎;他就直接观察佛菩萨的功德,直接跟弥陀的功德、跟本尊的功德感应道交,成就解脱。这种直接观佛法界,都是修本尊相应的,这也是一个观法。第三个是观心法,大乘的天台、唯识,多分是以心法为所观境,观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是即空、即假、即中,从本性上来说,它是「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但是从作用上来说,它有它不同善恶的功能,就是天台宗说的「性具十法界」。我们的内心当中,有善良的功能、也有邪恶的功能,就是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这个就是假观。 所以我们从这段论文,可以看出来:小乘的学者,他整个修行的所观境,偏重在众生法界,所以会带动他比较悲观消极的思想,对生命产生极度的厌离。这就是讲到小乘的学者,对生命根源错误的认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